没能让中国妥协,36万亿美债填不上,特朗普决定搞掉大债主!
36万亿美债高悬,特朗普本想用关税将全球国家拉下水,没想到中国强有力的反制将他的计划打乱,眼看中国决定奉陪到底,美国只能退而求其次,决定先搞掉自己的“大债主”。
是谁这么幸运被特朗普抢先发难?美国的“除债”计划又能否成功?
七年之痒,未竟之功
2018年,美国特朗普政府信心满满地发起了对华贸易战,方法和当下的“对等关税”如出一辙,主要通过加征关税的方式,试图让中国在贸易逆差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让步。
最初美国对价值5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征收关税,随后金额不断攀升至2500亿美元,贸易摩擦日益激烈,然而在第一个任期内,特朗普的对华贸易战并没能成功。
七年过去了,虽然拜登也想要在经济方面对中国进行制约,然而这场旷日持久的贸易摩擦并没有像先后两任美国政府预期的那样发展,然而有种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感觉。
虽然中美在2020年初达成了“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中国承诺购买更多美国商品,美国也相应调整了一些关税,但关键问题上,中国坚持自身的发展权利,没有做出根本性的让步。
美国商务部2024年的数据显示,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仍然高达3000亿美元,这与特朗普政府当初希望“彻底消除贸易逆差”的目标相差甚远。
更令人担心的是,这场长时间的贸易争端已经打乱了全球的供货链条,美国公司为此增加了开支,消费者也承担了更高的物价,美元出现贬值,美国经济被严重拖累。
原本由于贸易战的影响,美国经济增长速度就已经放缓,再加上疫情的到来,导致经济再受打击,而疫情结束后的快速恢复未能持续,2024年增长率大约为2%。
除了贸易战的困境,美国还面临着另一个严峻的挑战:高达36万亿美元的庞大国债。这应该那也是特朗普在重返白宫之后,为何再次急着发动贸易战的重要原因之一。
36万亿美债,压垮骆驼的稻草?
这笔巨额债务是如何产生的呢?原因在于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美国政府为了提振经济,实施了一系列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方案,直接导致了政府开支超过收入,财政赤字迅速扩大。
简单来说,就是花钱太多,借的钱也越来越多,特朗普第一个任期内推行的减税措施,使得政府收到的钱变少了,与此同时,军费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却在逐年增加。
这种“入不敷出”的状况导致美国欠的债越来越多,就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债务规模迅速膨胀,更令人担忧的是,除了本金之外,美国政府需要支付的巨额利息再次让财政压力倍增。
明年,美国预计要支付超过1万亿美元的债务利息,相当于政府总支出的五分之一,这意味着政府辛辛苦苦赚来的钱,能够用于教育、医疗、基建等民生领域的资金就变少了。
更令人忧心的是,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预测,到2034年,美国欠下的总债务可能超过50万亿美元,债务总额甚至会超过美国一年创造的经济总量的两倍。
这就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发严重的金融危机,结果金融市场也开始担心起美国的债务问题,像标普和穆迪这样的信用评级公司都在说,美国的信用等级可能会被降低。
而且为了控制物价上涨,美联储不得不维持较高的利率,大约在4%到5%之间,这让美国政府偿还债务的压力不断增大,债务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像一个摆脱不了的漩涡。
特朗普的“大债主”计划
面对贸易战的难题和不断逼近的债务危机,特朗普政府把责任归咎于美联储,声称它是美国最大的债权人,也是导致债务问题的主要原因。
在特朗普看来,美联储一直购买国债并保持低利率并不是好的解决办法,反而像饮鸩止渴,会增加金融风险,因此他表示计划采取行动来阻止美联储的这种做法。
2025年4月,特朗普在白宫记者会上公开指责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搞政治,还扬言要撤掉他的职位,这番话一出,市场立即感到不安,股票价格随之下滑。
而为了影响美联储的决策,特朗普政府采取了一些引人注目的举措,政府试图通过某种方式控制金融系统,从而向美联储施加压力。
其中一项措施是,特朗普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旨在将证券交易委员会和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等金融监管机构置于白宫的直接管辖之下。
此外,政府还任命特斯拉的首席执行官马斯克成立了一个专门小组,负责调查美国债务的具体情况,并暗示可能需要对部分债务进行重新评估。
无论怎么看,特朗普似乎想把债务问题归咎于美联储,然后以此为理由调整政策,他的目标可能是迫使美联储降低利率,甚至免除它持有的国债,以此来减轻国家的财政压力。
更进一步,特朗普还提议审查美联储,并将其置于政府的直接控制之下,这个举动无疑会对美国的金融系统产生重大影响。
市场反应与国际反响
特朗普政府采取的强硬措施,引起了市场和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4月22日,美国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道琼斯指数大幅下跌,科技股和银行股的跌幅最大。
投资者担心政府插手金融市场,影响美联储的独立性,并且损害美元的信誉,因此纷纷抛售股票;黄金价格因此上涨,美元的价值下降,市场普遍出现了恐慌情绪,都想购买更安全的资产来规避风险。
国际社会也对美国的这些行为表示担忧,认为这可能会给全球经济带来不稳定因素,因此持有大量美国国债的国家,开始减少购买甚至抛售美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发出警告,美国的债务问题可能会引发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呼吁美国政府谨慎处理,就连美国国内也有反对意见出现。
经济学家担心,如果政府干预美联储的决策,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失控,损害美元的国际地位;共和党内部也存在分歧,一部分人认为前总统特朗普的政策过于激进,可能导致经济崩溃。
民主党则强烈批评特朗普,认为他的经济政策缺乏常识,在种种反对的声音中,特朗普试图让美国依靠大量借债来发展的计划宣告失败,美联储的独立性得到了维护。
美国背负着高达36万亿美元的国债,经济情况持续走低,GDP增长速度减慢到1.5%,失业率也上升到5%以上,这些问题导致特朗普的支持率下降。
另一方面,中国在贸易战后加速了经济转型,供应链变得更牢固,在全球经济里的地位日益重要,甚至又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倾向于和中国达成合作。
这场较量结果很有意思:美国想用强硬的方法来处理经济难题,最后却事与愿违,中国却在逆境中发现了机遇,经济稳步发展。
结语
关税战打到现在,中国没妥协,36万亿美债的窟窿没填上,美联储也没“弄死”,怎么看特朗普都是靠一己之力让美国经济搞得更为混乱。
无法站到一个平等的角度,只会鼓吹“让美国再次伟大”,过于急功近利最终却将自己给坑了,更重要的,是特朗普没有看到中国奉陪到底的决心,也忽略了中国的强大,不是吗?
信息来源:
羊城派2025-04-26《美联储不会是特朗普最后的目标|一周热点》
华尔街见闻2025-04-25《特朗普与美联储“开战”,已经永久损害了美债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