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找上中方,希望行个方便,中方开出谈判条件,美方会答应吗
前言
2025年春天,人称“钢铁侠”的埃隆·马斯克遇到了大麻烦。
他旗下的特斯拉公司公布的季度财报让人震惊,净收入大幅减少71%,在全球的汽车销量也下降了。
曾经非常成功的特斯拉,现在却好像突然遭遇了危机,情况非常不好。
真正让马斯克难以承受的,是特朗普发起的对中国商品的关税战,这项政策对特斯拉的打击非常严重,让情况雪上加霜。
贸易摩擦让特斯拉从中国进口零件的花费猛增,供应链受到严重影响,直接导致特斯拉的盈利状况大不如前。
更糟糕的是,关税战还导致特斯拉的“擎天柱”人形机器人项目面临原材料不足的困境,项目进展受到阻碍。
这一系列问题给特斯拉的未来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亟需找到解决方案。
打造“擎天柱”机器人需要大量的钕铁硼永磁材料,而这种关键材料的供应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中国的稀土资源。
美国的数据表明,每个“擎天柱”大约需要3.5公斤高性能钕铁硼,这是一种重要的稀土应用。
然而,中国掌握着全球近九成的稀土精炼加工能力,因此马斯克可能需要与中国合作,以确保稀土出口许可,满足“擎天柱”的生产需求。稀土资源的重要性凸显。
一、特斯拉的至暗时刻
特斯拉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让人失望,净利润只有4.0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大幅下降了71%。
全球汽车交付量也下滑了12%,表明特斯拉销售额面临挑战。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市场销量下降了21.8%,而欧洲市场更是遭遇严重下滑,跌幅超过50%。
这意味着,特斯拉之前迅猛的发展势头现在已经大大减弱,陷入了困难局面。
关税战让特斯拉的各个环节都受到影响。
零部件进口要交更多关税,这直接推高了特斯拉的生产成本,公司的赚钱空间也变小了。
由于关税原因,特斯拉不得不减少从中国购买汽车零件,生产变得更加困难,效率降低。
更严重的是,关税问题可能拖慢甚至影响特斯拉自动驾驶出租车Cybercab和Semi电动卡车的推出计划。
这些新型车辆的生产进度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
“擎天柱”机器人项目面临着新的困难,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的供应不足,严重阻碍了研发和生产的进度。
马斯克在财报电话会议中表示,“擎天柱”机器人的生产制造难度非常大,因为它需要大约一万个特殊的零部件,而这些零部件大部分都没有稳定的供应商。
这意味着,该项目的推进不仅受到材料本身的制约,还面临着供应链体系的巨大挑战。
更让他感到棘手的是,中国机器人公司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这些公司提供的产品价格更低,性价比更高。
这意味着他面临着失去市场份额的风险,因为客户可能会选择更经济实惠的中国机器人替代品。
他需要找到新的方法来保持竞争力,否则公司可能难以维持原有的盈利水平。
这确实让他倍感头疼,如何应对这场来自中国同行的价格战,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从盟友到求助者
埃隆·马斯克一度是特朗普的忠实拥趸,充当其非正式顾问。
据说,他投入巨额资金支持特朗普的竞选活动,还得到了部门负责人的职位。
然而,特朗普实施的关税政策对马斯克旗下的商业公司产生了不利影响,让他的商业利益受到了损害。
这可能是两人关系转变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坚定支持到利益受损,这段经历也反映了政治与商业之间复杂的联系。
政治场上,利益才是硬道理,盟友关系并不牢靠。
马斯克逐渐明白,继续力挺特朗普对他自身并没有好处,反而会造成损失。
为了特斯拉更好地发展,他不得不调整策略,主动与中国改善关系,寻求合作机会。
这样的转变,完全是从商业利益的角度出发,反映了现实的复杂性。
他之前的政治倾向,现在看来已经成了前进的阻碍,不得不抛弃。
马斯克正与中国协商,争取稀土出口许可。他承诺,获得的稀土只会用于制造机器人,绝不涉及军事用途。
马斯克多次赞扬中国产业链的高效率和供应商的可靠性。
他还公开表明,在台湾问题上支持中国的立场。
这些言论显示出马斯克对中国市场和供应链的重视,以及他对地缘政治问题的关注。
这些行为显示出,马斯克正在主动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希望能够争取中国在稀土出口方面的支持。
他清楚地认识到,特斯拉的发展离不开稀土这种关键资源,而中国是重要的稀土供应国。
一旦失去中国的稀土供应,特斯拉的未来发展可能会遇到很大的麻烦。
因此,马斯克不得不积极寻求与中国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以保障特斯拉的长期发展。
三、强硬背后的妥协
特朗普为了减少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同时保护美国本土产业,选择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挑起了贸易战。
但是,这种做法是有代价的。关税提高了商品的价格,让企业不得不承担更高的成本,老百姓买东西也觉得更贵了。
总的来说,关税战实际上损害了美国自身的经济利益,得不偿失。
这就像想通过伤害自己来打击别人,最终受伤的还是自己。
一些美国媒体认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算的账根本不对,让特斯拉、波音等很多美国大牌都跟着遭殃。
面对来自国内和国外的各种压力,特朗普的态度似乎开始有点松动了。
之前强硬的贸易立场,现在看起来不像一开始那么坚定了。
特朗普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告诉记者,关于关税的谈判,他不会对中国施加过多压力。
他相信能和中国较快达成协议。
特朗普似乎想要稍微放松与中国的紧张关系,从而结束造成损失的关税对抗。
但这并不表示特朗普放弃了他之前对中国强硬的态度,而是他想选择一个更好的机会和方法,去达成他想实现的目标。
换句话说,特朗普可能只是在策略上有所调整,而不是真正改变了他对中国的根本看法。
四、稀土牌的威力
由于美国施加关税,中国也采取了相应的反击手段。
其中,中国限制稀土出口是一个具有长远考虑的重要举措。
这意味着中国试图利用其在稀土供应上的优势地位,来应对美国在贸易上的压力,希望以此来增加与美国谈判的筹码,从而更好地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
中国是世界稀土资源的主要产地,也是最大的稀土产品供应国,这意味着全球大部分的稀土都产自中国。
中国拥有从开采到加工的完整稀土工业体系,提炼技术也十分先进。
稀土对于制造电动汽车、机器人以及尖端科技产品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它对航空航天技术和国防军事工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作用。
简单来说,没有稀土,许多高科技产品就无法制造。
稀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各国都在积极寻求稀土来源,中国在全球稀土市场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中国开始限制部分中重稀土的出口,这对美国及其盟友在高科技产业方面造成了阻碍。
尤其是对高性能钕铁硼这种关键材料的出口限制,使得美国的高科技公司,如特斯拉、通用电气、波音和苹果等,面临着显著的挑战。
这种稀土限制政策让它们在高科技产品的制造上感到了很大的压力。
这些公司非常依赖钕铁硼这种材料,因此中国的政策调整对其生产和发展带来了直接影响。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强调,中国一直认为关税战、贸易战对谁都没好处。
中国不想主动挑起争端,但如果对方非要打,中国也做好了充分准备。
如果美国真的希望通过沟通解决问题,就应该放弃施压和威胁那一套。
美国应该在平等、相互尊重和互利的基础上,与中国展开对话。
这种沟通需要建立在双方都能接受的基础上,而不是单方面强加条件。
中国希望美方能展现出解决问题的诚意,回到谈判桌前。
中国在稀土出口上,不是一刀切的完全禁止,而是采取了更有针对性的管理办法。
对于普通老百姓能用到的产品,稀土的出口还是有的,保持了一定的数量。
但是,如果这些稀土可能会被用在军事武器等方面,中国就会严格把关,控制出口。
这场竞争没有明确的胜利者,只有谁更能占据优势地位。
未来,能否准确判断局势,将直接决定谁能在竞争中赢得更有利的地位,从而占据上风。
在全球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每个国家都需要考虑如何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这确实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