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一五口之家火了,12㎡,布置得满满当当,那叫一个壮观,晒晒
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想必是每个国人心中的梦想;
可实现起来谈何容易,尤其在香港这样寸土寸金的大城市,两代人辛苦攒了半辈子,才好不容易换来一套仅仅 12平方米的小屋。
但即便身处如此逼仄的环境,仍有人凭借着对生活的热爱,让这光阴的美,盛开在片刻,安闲于细微,将平凡日常经营得有滋有味。
例如,本期要分享的案例,是香港一五口之家火了,12㎡,布置得满满当当,那叫一个壮观,晒晒,下面一起看看吧。
实话实说,这个房子的面积确实不大,却住下了一对夫妻、一个孩子和爷爷奶奶;
因此,必须划分出三室两厅,才能满足一家人基本的生活需求,尽管空间有限,但每个人都拥有各自的生活区域,布局虽然紧凑,住起来倒也舒适。
房间正中间是客厅,为了不影响通行,屋主直接取消了茶几,这样中间的过道能让人自由行走。
可能有读者会好奇,取消了茶几,东西该放在哪儿呢?
往右看,靠近沙发左侧放了一张折叠桌板,它既是茶几,也是一家人平时就餐的地方。桌板左右两侧都能打开,往外一拉空间就拓展了,直接变成一张长方形小餐桌。
虽然空间有点挤,但这已是屋主一家能想到的最佳解决办法。就餐结束后,把桌板折叠回收,立刻就能省出空间,看上去整洁又大方。
靠墙摆放着一张黑色皮质沙发,这张沙发往外一拉,就能变成一张简易小床,家里来客人时可在此临时休息 。
沙发对面是电视柜,电视柜底部直接悬空,不会留下卫生死角,屋主还利用电视柜打造了一整面墙的玻璃收纳柜,上面摆满了各种玩偶摆件,密密麻麻的。
摆满摆件,多写色彩,在这一时光节点上,写上光,写上暖,在平凡的日子中,增添爱和绵长,生活不就是应该如此吗?
为了最大限度利用空间,屋主在入门位置定制了一组四分段柜子。
①柜子底部留空,进门后的鞋子都能收纳在里面;
②中部同样留空,上面密密麻麻地摆放洗手液、微波炉、茶杯、摆件、雨伞等等物品。
③中部与顶部的吊柜全是带柜门的封闭式格子,用来收纳一些不常用的物品。
整个玄关,乍一看可能有点杂乱,实际上乱中有序,或许这也是一种烟火气吧。
一家三口的生活用品还是比较多的,这在卫生间体现得最为明显,各种物品摆放得密密麻麻。
门背面安装了一组挂钩,上面挂满了毛巾和浴巾,靠墙定制了一组一字型洗手柜,还特意往外延伸出置物格,用来收纳卷纸等杂物。
靠墙处也安装了置物架,牙刷、牙膏、吹风筒等全都壁挂在上面,拿取和放置都很方便。
旁边还做了一个侧柜,主要用来收纳女主人的化妆品;
正对面安装了一层玻璃推拉门,将淋浴区与如厕区彻底隔开,实现了干湿分离,避免洗澡时水溅得到处都是。
相对来说,厨房的布置较为简单,原因很简单,一家人做饭较少。
日常基本是把从外面买来的食物稍微加热一下,再蒸个米饭就能完成一餐,正因如此,即便入住多年,厨房至今都还很干净,这里就不过多介绍了。
主卧对面有一扇门,打开后就能看到次卧。
房间内有一张大床,直接靠墙摆放,它就是老人睡觉的地方,旁边就是一张上下铺的组合床,小孩都是在上铺睡觉的,将空间利用到了极致。
平时孩子睡觉,得先经过老人的床,然后爬上楼梯,才能到上面的小床,好在小床四周设有护栏,即便孩子睡觉来回翻身,也不用担心会摔下来。
上铺用来睡觉,下铺被当作储藏室使用,床铺左右两侧设置了开放格,不同物品被整整齐齐地摆放在里面,一目了然。
架子旁边有衣柜,一家人的衣服都放在其中,虽然塞得满满当当,但只要拉上柜门和拉链,也不会觉得杂乱。
最里面便是主卧,它紧挨着客厅。
为了最大化利用空间,屋主定制了一组榻榻米地台,地台底部可以打开,用来收纳杂物,在地台台面铺上床垫,一张简易小床就布置好了。
纵向空间也没被浪费,安装了一组超大衣柜,用来存放夫妻俩的衣物。
最角落还有一组小地台,可当作床头柜使用,上面摆放着风扇、台灯、玩偶等物品,平时还能在这个位置充电。
主卧的隐私性也很好,主卧与客厅之间安装了一组玻璃推拉门,内部还装有超厚的窗帘,拉上之后,隔音、遮光效果俱佳。
对面是窗户,拉开窗帘,阳光便会充盈整个小屋,屋里暖烘烘、亮堂堂的,十分明媚。
疲惫时,还能靠在床头,看看窗外的风景,还心间一抹素静,许一朵时光,在岁月的眉间心上,花飞花扬。
结语:小屋无需太大,只需容纳一家人即可,粗麻布衣,闲坐转角,无人事来叨扰,只有阳光微风,伴着一屋烟火,这,或许就是家的魅力。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演绎作品,仅供娱乐,喜欢请点赞、关注、留言、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