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推动工业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

推荐 03-08 阅读:2 评论:0

2月17日上午,我非常荣幸参加民营企业座谈会,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3月5日上午,我聆听了李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内涵丰富、亮点频频、催人奋进,是一份暖人心、聚民心、强信心、接地气的好报告。报告指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挥科技领军企业龙头作用,从制度上保障企业参与国家科技创新决策、承担重大科技项目”等,极大地鼓舞民营企业家聚焦实业、创新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为民营企业昂首阔步新征程鼓足了干劲。

广东省委、省政府持续营造有利于企业创新的良好环境,始终坚持制造业当家。广东有厚实的制造业“家底”,电子信息制造业是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顶梁柱”,工业人工智能是广东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攻赛道。广东省人工智能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八年居全国第一,产业综合竞争力列国内第一梯队,人工智能发明专利授权数量排全国第一;工业机器人产量连续四年居全国第一,全国每三台工业机器人就有一台是“广东造”;在广东省的人工智能应用典型案例中,涉及“AI+制造”的占一半。

从广东企业的应用实践来看,先进制造业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应用场景落地面临一定挑战:大模型与工业的融合应用进展相对缓慢、尚未形成标准化的工业大模型案例等。要围绕把广东建设成为全球领先的先进制造业中心的目标,进一步推动工业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

将“工业人工智能”作为广东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主攻赛道。重点发展与工业应用相结合的人工智能,对其在大模型、人工智能等数字化领域的硬件改造、软件应用、产业合作等给予贷款贴息、建设补贴、首试首用奖励、税收返还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着力提升人工智能的产业能级和应用能力。发挥“头雁”效应,鼓励和支持行业高科技制造业领军企业牵头,整合产、学、研、政、资的优质资源并促其深度融合,大力开展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技术的攻关研究,加大对边缘算力能力提升、机器视觉智能检测应用等的支持力度,完成从研发到产业化“最后一公里”的跨越。

加大人工智能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应用。大力支持和鼓励本行业领域龙头企业搭建工业人工智能产品、方案综合性体验中心,展示前沿工业人工智能成果,引导制造业企业运用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的技术创新,加速迈向国内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高地和场景创新高地,建设全球领先的先进制造业中心。(陈志列)

(作者系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工商联主席、研祥高科技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