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少吃水果、少喝牛奶,就能少生很多病,这是真的吗?
在健康的认知中,很多人都认为多喝牛奶、多吃水果有利于身体健康,如牛奶中含有较多的钙,有预防骨质疏松、降低骨折的概率,水果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是维持机体正常生理活动不可缺少的食物。
但对于这两种健康食材,为什么有人却说多“少吃水果、少喝牛奶,就能少生很多病”,这是真的吗?
其实,在传统的中医养生领域中,认为牛奶和水果都是寒性的物质,所以这也有了多吃水果后,大量寒性食物入体,容易损伤脾胃和阳气,造成后天之本薄弱。
况且人的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当它们受到影响后,身体健康也会受到牵连。但这种理论并不是所有人都适用,确实,对于脾胃虚寒的人,可能吃一点寒性的食物,就可能出现腹泻、消化不良等情况,理应减少寒性物质的摄入。
但从现代营养学的理论来看,针对牛奶,若无乳糖不耐受的情况,是可以每天都饮用的。按照最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所推荐的成年人每日饮用牛奶等奶制品的量,应满足300~400mg的需求。
再来看水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钾、镁、磷、类黄酮、花青素等多种营养物质。如维生素C,有清除体内有害自由基,减少机体的应激作用,延缓细胞衰老,对皮肤健康也有益处。
相反,若长期不吃水果,身体缺乏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容易导致机体营养不均衡,继而出现皮肤干燥、口腔溃疡、便秘、消化不良等诸多亚健康的问题。
对于本身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也应适量吃水果。有大量科学研究证明,糖尿病患者饮用低血糖生成指数的水果,如樱桃、车厘子、桃子、梨、苹果等等,反而有助于延缓血糖上升水平,起到稳定病情的目的。
并且,按照我国人的身体健康来看,《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成年人每天食用200~350g。
由此来看,并不是说“少吃水果、少喝牛奶,就能少生病”,而是看大家怎么吃。水果和牛奶中都有其他食物不可替代的营养价值,在适量进食下不会影响人的身体。
只要不过量进食,做到食物多样化,饮食均衡,才能达到预防疾病和维护身体健康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