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船对接空间站,俄联盟号仅需3小时,为何神舟二十号要6.5小时?
文| 凭栏望史
编辑| 凭栏望史
前言
4月24日17时17分,中国载人飞船神舟二十号,将会迎来发射。
此次任务,神舟二十号预计花费6.5小时的时间和中国空间站对接,为何我国航天部不使用更快的2小时对接技术?
神州二十
昨天,神舟二十载人飞船任务发布会,在酒泉发射中心召开,发布会上,航天办公室首次公布,此次参与神舟二十号太空任务的宇航员名单。
陈冬、陈中瑞和王杰三位宇航员,成功被选拔上,执行此次太空任务。
陈冬是老熟人了,此前执行过神舟十一号和神舟十四号任务,其中神舟十四号任务,陈东担任指令长。
这一次神舟二十号也不例外,陈冬凭借优秀的表现,再次担任指令长。
另外两名宇航员陈中瑞和王杰,都是首次执行太空飞行任务,不过他们能被选拔出来,实力和能力都是经受过检验的,值得信任。
中国空间站当下轮值的神舟十九号乘务组,也已经做好准备,迎接新同事的到来,等到神舟二十号抵达,很快,他们就能乘坐神舟十九号返回了。
神舟二十号进入中国空间站,中间必然要经历的一步,就是载人飞船和空间站对接,只有成功对接上,之后任务才能顺利展开。
很多人觉得对接应该不难,就像拧螺丝,把螺丝拧到螺母上就可以了,其实不然,拧螺丝最起码是静态的,眼睛和手搭配好就行,可飞船和空间站,同时都处于高速飞行中。
两者飞行速度都很快,飞行高度还不一致,整个对接过程就是不断调整速度和角度的过程,期间还要保证不能发生意外。
在飞行器对接上,中国航天已经熟练掌握了2小时对接技术,但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不求快,继续使用6.5小时对接技术进行对接,这是为何?
飞船对接技术
载人航天领域,很多技术还都在持续的迭代更新中,航天器之间进行对接,时间越短当然意味着,某些方面技术更加先进成熟。
据了解,俄罗斯载人飞船“联盟号”,与国际空间站进行对接,时间大约为3小时,这个时间可以说是相当快,比我们神舟二十号耗时缩短一半。
毕竟是航天领域最先发展起来的佼佼者,能取得如此先进技术,是他们多年来积攒的实力。
可同样航天大国美国,比较先进的龙飞船,和空间站对接大约需要20到30个小时,将近一天的时间,有些过于耗时。
相对一快一慢两个极端,中国6.5小时对接技术刚刚好,不快也不慢,多年来,载人飞船对接空间站,我们一直使用这一技术,并未进行提速。
不过,我国天舟飞船在跟中国空间站对接时,对接速度完全提上来了,已经缩短到最快2小时,就能对接好,大大提高对接效率。
同样都是航天器对接,送物资的2小时抵达,上去执行空间站轮值任务的航天员,却需要6.5小时。
不是我们技术差,做不到,而是我们有更快的技术,没有选择使用罢了。
背后原因不外乎两点,一个是安全,天舟飞船是在安全上追求效率,而神舟载人飞船讲究的是,安全基础上要求万无一失。
航天员的生命安全保证是第一位的,没有什么比他们的平安顺利更加重要。
美国去年两位宇航员滞留在太空,大家还记得吧?一个技术安全没保证的飞船飞上天,会带来怎样的负面影响,大家也都看到了。
6.5小时虽然慢了许多,但只要能大大增加宇航员们的成功顺利对接的可能性,一切就是值得的。
还有一个是,2小时对接技术,或许只有在某些特殊状况下才会使用,和成熟稳定的6.5小时对接技术相比,它不具备更高使用度。
我们有更快的技术,但综合考虑下,选择6.5小时,这不是技不如人,相反我们的载人航天技术已经进入成熟发展阶段,正在以更快的速度向前进步。
这一次,神舟二十号前去空间站轮值,他们三人将会执行什么全新的任务?
全新出发
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中国计划在2030年进行载人登月计划,为了载人登月,我们已经准备了很多年,这期间要攻克无数技术难题。
空间站存在的意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帮助科学家在太空进行各种实验,这些宝贵的实验数据,都是科研人员们前进的有力支撑。
自从有了中国空间站,中国探索宇宙的能力又往前迈进一大步,宇航员们每半年替换轮值,每批来到太空的宇航员,都是背负着不同的任务上来的。
有人进行了太空首次漫步,有人展开首次太空维修,还有各种物理化学实验等,他们的每一次尝试都是一次伟大进步。
这次神舟二十号乘组,也将会在空间站驻扎6个月,这期间他们必定也是有任务在身,但具体是探索未知,外部维修还是什么其它的,目前还没有相关报道。
可能这些任务也都是保密的,就像宇航员们今天执行任务,昨天才第一次公布宇航员名单,都是出于安全考虑。
希望此次发射圆满完成,也期待4月29日,神舟十九号能顺利归来。
参考信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