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北极地图,理解特朗普的海权复兴计划和中美俄大国地缘政治
(1)北冰洋新航线改变全球海上航运格局,改善中国对外海上交通
为何最近特朗普老是威胁加拿大和格陵兰,说要兼并他们。如果北极融冰形势继续发展下去,美国再来拼命封堵马六甲海峡、巴拿马运河等咽喉要道,作用和过去相比已经大大下降,于是也想下功夫把北冰洋航线控制起来。
首先,在过去,从从上海出发的货轮经过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再到欧洲重要港口鹿特丹,途径距离为10381海里,而现在北极冰盖大幅度融化,从上海出发经白令海峡进入北冰洋,沿着俄罗斯北海岸,走到西欧最大港口鹿特丹,只有7454海里,减少了四分之一。
其次,从上海港出发,穿越太平洋,经巴拿马运河进入大西洋,到北美重要港口纽约港,路程有10567海里,而从上海出发经过白令海峡,进入北冰洋,从北美大陆的上方到纽约港,路程只有8832海里,可以减少超过十分之一。
航程的减少意味着燃料和成本的节约,也就意味着海运成本的利润和效率更高。
当然,问题也在于北极航线目前还不够稳定,因为北极冰盖尚未完全融化,速度虽然很快,但还需要很长时间,相反由于不断发生融化,海面上也会出现很多冰山和浮冰,尤其是在冬季,很多航线路段会变得很难走,需要好的大型破冰船,我国已拥有了大功率的破冰船雪龙号,2万多吨级,于是北极航道就能更顺畅的使用。美国特朗普近来也曾经威胁加拿大说如果加拿大不变成美国的一个州,美国不会把他的破冰船给加拿大用,由此也可以看出北极航线和破冰船的重要性,已经是大国关系中的重要的博弈筹码。
(2)美国北向北冰洋,争取更好的战略格局
从图上可以看出,格陵兰和阿拉斯加互为犄角,一左一右的堵住了加拿大两边的两个北冰洋进出口。面对着北冰洋对岸的俄罗斯北方海岸线,北美大陆的形状就像一个硕大的牛头伸了上去,加拿大是牛头,而格陵兰和阿拉斯加就像是两个长长的牛角。
所以,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美国吞并格陵兰,美国就有了足够好的两个地理位置来封控北冰洋的东西两海口,并且可以从左右同时打出勾拳,封锁来自东半球北方的海上力量,阻遏俄罗斯。
不管是中国还是俄罗斯,向北美发射导弹的话,捷径是经过北冰洋上空,而不是经过太平洋或是大西洋,当然俄罗斯和中国的情况还不一样,因为西伯利亚和北美大陆包括美国本土的阿拉斯加州之间距离很近,只不过是白令海峡一水之隔。其实反之亦然,对美国来说也是一样。中国在北极还有科考站,算是近北极国家。
从格陵兰和阿拉斯加,如果再能把加拿大算上,很有助于在北美大陆的北方拉起一条防御线,美国可以在这里部署导弹防御系统,包括在北冰洋部署宙斯盾驱逐舰来防御,部署核潜艇来威胁、威慑、围堵中国和俄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