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P图闹出大乌龙,美国应该向中国道歉!

科技 04-28 阅读:157 评论:0

就在这几天,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发布三张“太平洋垃圾带”图片,配文“太平洋上的中国礼物”,试图将全球海洋污染问题甩锅中国。

然而短短48小时内,这一指控便被全球媒体和科技工具拆穿——所谓“证据”不仅是旧图拼凑,更存在地理错位、人工合成的硬伤,堪称一场国际级的“打脸”乌龙。

第一张“漂浮塑料垃圾”照片摄于2017年,真实拍摄地点位于太平洋与印度洋交界的印度尼西亚四王群岛,美国自然摄影师伊桑·丹尼尔斯原图说明明确标注,这片垃圾源自当地社区污染,与中国毫无关联。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第二张图片拍摄地竟是洪都拉斯罗阿坦岛附近的大西洋海域——2017年法新社调查显示,该区域垃圾主要由中美洲国家河流排污导致,洪都拉斯副市长莱昂纳多·塞拉诺曾公开指责邻国危地马拉。

最离谱的是第三张图,经图像鉴定工具Fotoforensics分析,实为美国加州垃圾清理装置与洪都拉斯海域的合成产物,右半部分水体亮度异常,暴露明显拼接痕迹。

这场闹剧背后,是西方政客对科学事实的选择性忽视,荷兰非营利组织“海洋清理”2018年研究显示,北太平洋垃圾带约75%-86%的垃圾来自远洋渔业活动。

中国长江等10条主要河流2019年微塑料年入海量仅126-167吨,远低于国际模型估算值。华东师范大学李道季教授指出,发达国家上世纪累计排放的数十亿吨塑料垃圾,才是海洋污染的“历史欠账”。

就连《科学》网站数据也表明,中国人均海洋塑料排放量全球排名第64位,远低于美国第88位。

中国的环保行动从未停歇,2020年起实施的“最严限塑令”,使全国塑料污染治理成效显著,世界银行报告显示中国垃圾分类覆盖率五年内提升至82%。

2025年启动的“蓝海2025”计划,更将海洋生态修复纳入卫星遥感监测体系。这些务实举措获得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肯定,却被选择性“无视”。

当太平洋垃圾带因洋流汇聚全球污染物时,某些政客却热衷于制造“责任幻觉”。从加州合成图到洪都拉斯旧照,这场漏洞百出的指控恰恰证明:将复杂环境问题政治化,不仅无助于海洋保护,更会消耗国际社会合作治理的诚意。

正如《自然》杂志所言:“清洁海洋需要的不是甩锅,而是每个国家挽起袖子的实际行动。”对于这场损害中国国际形象的乌龙闹剧,美方欠中国人民一个郑重道歉。

而特朗普之所以这么做,大概率就是为了在国际上刷存在感,近期美国在国际上可谓频繁吃瘪,对等关税实施后,所有的盟友开始“反水”,这让美国根本就无法维护“科技霸权”,特朗普已经是背书一战了。

显然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美国无论采取什么手段,都不可能赢得这场战争,对此你们是怎么看的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