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以前多次帮我,如今借钱被母亲二百块钱打发走,我发火了
前几天家里发生的一件事,让我心里很是感慨。
那天我下班回到家,一进门就瞧见老妈惬意地坐在沙发上追着剧,正是她喜欢的《六姐妹》。老妈刚进城时,面对家电那是手忙脚乱,电饭煲、洗衣机玩不转,还总抱怨燃气灶不好打火。好在经过我和老婆一番 “调教”,现在她操作家电得心应手,追剧都有节制,还学会了用 “回放”,遥控器在她手里运用自如。
我换鞋准备去厨房,一眼看到冰箱旁多了个熟悉的 “猪头篮”,里面整整齐齐码着几把挂面。我心里明白,准是老家来人了。一问老妈,果真是小姑来过,吃了午饭,一点多就走了。
我当时就有点急了,埋怨道:“妈,您咋不留小姑多住几天?老家现在又不忙,咋不等我回来见个面呢。” 老妈神秘一笑:“我跟你小姑讲你出差了,估摸得一个礼拜才回。” 我瞪大了眼睛,又惊又疑:“妈,您咋还撒谎呢?这是闹哪出?”
老妈收起笑容,略带无奈地说:“你小姑肯定是有事才来,她家小辉找了个女朋友,彩礼要得高,还不算首饰,娶进门得花一大笔钱。咱家之前借她的钱,这都多久了也没还。我这是防着她开口借钱,省得你为难,走的时候我还是给了她 200 块,她推脱了半天呢。”
我一听,心里的火 “噌” 就冒起来了:“妈,您这做得不妥当!小姑啥情况我清楚,她是真没钱还,小辉都老大不小了,好容易有个对象,咱们就算帮不上大忙,多少出点力啊,咋能就给 200 块打发了,这像什么话!” 我越说越激动,把老妈说得眼眶泛红,直说我不懂她的苦心。
其实我哪能不明白,老妈是为我着想,可小姑对咱家有恩呐。想当年,爸妈结婚时,大伯、二伯分家另过,大姑、小姑也出嫁了,爷爷分给爸妈两间房、几亩地,让他们单过。开春买了种子,买肥料的钱却没了着落,那时人要脸,不好意思赊账借钱,老爸只能辛苦挑大粪肥田。
小姑回娘家知道后,拉着老妈就回她家,小姑父给了不少肥料,小姑还塞给老妈几十块钱。老妈常念叨,多亏小姑两口子,那年庄稼才有收成,熬过了难关。
后来我出生,爷爷奶奶顾不上,外婆家也帮不了,老妈下地干活就挑个担子,一头放我,一头放农资。我被晒得满身是伤,小姑知道后,赶忙跑来跟爸妈说:“农忙把孩子送我家吧,我婆婆能帮带,别让孩子遭罪。” 打那以后,农忙时我就常去小姑家,和表兄妹玩得开心,小姑婆婆也疼我。
再后来,小姑父帮咱家盖房,出了大力,工钱都没要。小姑家虽说不富裕,可几个孩子懂事,出去打工挣了钱都往家寄。靠着他们努力,小姑家日子也慢慢好起来。
如今小姑为了小辉彩礼四处筹钱,来找我却被老妈拦住了。我把老妈说得委屈巴巴,老妈辩解:“咱对她家情分也够了,她孩子出嫁、家里建房,咱都帮衬过,你自己还还着房贷呢,之前借出去的钱没个信儿,咱也难啊。”
我没等老妈说完,赶紧打断:“妈,亲人之间哪能算得清账?有困难就得伸手,小辉好不容易有个对象,现在娶媳妇不容易,可不能因为彩礼黄了婚事。” 老妈瞅了瞅我,轻声说:“那你看着办吧,我怕你总往外借钱,媳妇有意见。”
我笑着安抚老妈:“妈,您放心,我和媳妇工作稳,孩子小,没啥大开销。我等会儿给小姑打电话问问,要是缺口不大,我兜底了,多的话,找妹妹凑凑。” 老妈点了点头。
我拨通小姑电话,说在外地出差,听老妈讲她来过。小姑在那头无奈地说:“婚期定了,彩礼还差不少,今年收成不好,粮食没卖上价。你放心,等卖了粮,一定还钱,借我 2 万行不?” 我立刻答应:“没问题,让小辉把卡号发给我,我马上转,您别着急还,先把媳妇娶回家要紧!”
挂了电话,我长舒一口气,心里默念:做人不能忘本,希望小姑家日子越过越好,小姑能早日过上舒心日子。亲情无价,关键时刻,可不能让钱寒了亲人的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