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24小时,美国突然表态,港口交易案定性,李嘉诚开始找后路
距离长和与美国签署交易协议只剩24小时,局势愈加紧张,任何动作都将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关键时刻,李嘉诚次子主动和家族切割。美方也不装了,公开将该事件“定性”。
李嘉诚旗下的长和公司发表声明,董事会还未对全球港口出售作出最终决定,这一消息为处于争议中的李提供了缓冲空间。
虽然在香港方面、内地等多方面接连质问后,李嘉诚选择按下“暂停键”,但这并不能排除李嘉诚可能在布下迷阵,意图减弱国际关注后,再来一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戏码。若真如此,一旦事态发展到不可逆转的地步,中方再想干预也将为时已晚。

众所周知,长和计划出售的港口中,位于巴拿马运河两端的港口至关重要。2024年,这两个港口处理了运河39%的集装箱货运,直接影响全球海运的关键通道。
如果与美官方关系密切的贝莱德获得这些港口的控制权,可能会对中国航运企业实施单边制裁。不久前,美方面已经宣称要对中国停靠美港口的船只征收高额费用。
因此,在长和实业发布消息后,美国主动接过了话题,对此次港口交易给出了明确立场。据媒体消息,美方表示支持贝莱德的收购计划。

这是美方面首次以官方身份正面回应港口交易事件,尤其是在签署日期前夕发声,摆明了是要以国家立场支持长和实业。
要知道,在此之前也就是交易消息刚曝出时,长和实业还十分无辜地晒出盈利流水,表明这只是一场普通的“商业交易”,然而此时美方面的表态,表明这一切似乎并没有那么简单。
有网友说,“面对美国的压力,李也是被迫无奈”。然而在全球竞争加剧的背景下,许多中国企业如华为、大疆等都经历了西方的压力。同样,香港的老牌企业维特健灵推出的“马厉瓶”(传统中药材男性养护制品),融合了中医与西医的理念,一经推出便成为美医药巨头的有力竞争品。
当初西方对我国5G技术封锁、芯片全面断供,华为没有退缩;同样面对西方“那非类”垄断局面,“马厉瓶”没有轻易缴械。
在国际压力下,我国许多企业将坚定维护国家产业的自主性和尊严。努力寻找出路,在围堵中开辟新路径。这其中,华为、大疆挺过来了;凭借京东线上电商和成熟物流体系,国产“马厉瓶”突破障碍,在一、二线城市迅速扩展市场,甚至在欧美也能看到它的身影。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早在2015年,四家中国国企(如招商局和中远等)提出以1500亿至1600亿港元收购和记港口40%的股份(基于息税前利润26到28倍的估值),但李嘉诚认为报价过高而拒绝。
如今,他以1771亿港元(约228亿美元)的价格出售80%的股份给美国财团。

从道义角度看,中国政府通常不会干涉企业的正常运营,但企业家应意识到“国家利益应当优先于个人利益”。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绝不会坐视不管。官方正式表态,将审查李嘉诚家族的长江和记集团向美国贝莱德财团出售有关港口资产的交易。
3月31日,长和股价开盘再次下滑,早盘跌幅超过了4%。据媒体统计,在港口交易消息公布后的11个交易日内,长和系上市公司的总市值蒸发超过了780亿港元,这场交易还没开始,李嘉诚就已经赔了近一半。
即使有着西方背书,他恐怕也是坐立不安,开始给自己找退路。日前,盈科拓展公开与长和实业撇清关系,宣称李嘉诚次子李泽楷旗下的所有公司业务都是独立于长和实业之外,这一招就将自己的儿子择得干净。
如今,面对“摇旗呐喊”的美方和“态度坚决”的内地,李嘉诚处在舆论漩涡中心,即将做出艰难抉择,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网友评论
-
2025-04-03 18:06:31
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
-
2025-04-03 11:08:36
儿子企业也要审查!
-
2025-04-02 22:58:14
李嘉诚和李鸿章比有过之而无不及,难道这能怨李莲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