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台当局积极“避战”,解放军围岛仅一天,岛内传来两大坏消息

推荐 04-10 阅读:3807 评论:2

三天不管就上房揭瓦,平常忙得不可开交,真等到事情紧急的时候才知道痛苦,早干嘛去了?以山东舰为首的多架舰机逼近台湾,直接到达离台湾本岛仅24海里的地方,也就是台当局说的“应变区”。

接着,东部战区调动了海陆空三军,还有火箭军和海警等力量,在台海地区搞了一场联合演练。

在岛内,大家正在猜测解放军何时会有所行动,结果意外发现自己暴露了个大问题。那就是导弹位置的信息泄露了。

上回“联合利剑-2024B”演习时,那神秘的海锋大队出场,想用雄风导弹来对解放军施加压力。不过,奇葩的是,这些导弹的具体位置被直接曝光了。这下好了,发射车不仅没能达到威慑效果,反而在冲突一旦爆发时,有可能成了解放军的首个打击目标。

除此之外,还有导弹部队和情报机构等。这些信息一泄露,台军的战斗力立马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他们所谓的“用武力来拒绝统一”的能力。

那么,这回泄密事件究竟是啥原因呢?分析人士觉得,这可能和台军内部管理不善、保密措施不严有关。

近几年来,台军在升级装备和培训人员上花了不少钱和精力,不外在内部管理方面却有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不但给了敌人可趁之机,也让台军自己处于一个很被动的境地。

解放军的情报、监视和侦察能力真的是远超台湾。除了那些“遥感”和“高分”卫星,还有预警机、电子侦察机以及无人机的支援。对于台湾的反舰导弹部队来说,要实现从洞库到公路,再进入发射阵地并锁定目标发射导弹的整个流程,给解放军留下的打击机会实在不少。

这也显示了一个现实:解放军与“台独”武装之间的实力差距真是显而易见。

这次演习是由山东舰航母编队带队,解放军的各个军种齐心协力,气势真是非同一般,直接逼近台湾本岛,最近距离已经缩短到24海里,已经进入台当局所说的“应变区”。东部战区紧接着调动了海、陆、空三军,还有火箭军和海警等力量,在台湾海峡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联合演习。

4月2日,东部战区正式发起了一场名为“海峡雷霆2025A”的军演,意在对台湾岛实现战略包围。这次演习声势浩大,重点清晰,目标直指岛内的“台独”势力。

更引人注意的是,这次演习突然启动,毫无预警,搞得赖清德等台当局的领导人一个个愣住了,毕竟解放军的军舰距离他们实在是太近了。

这一举动凸显出解放军的快速反应能力,显示出他们对“台独”势力的强烈震慑意图。演习不仅全面检验了解放军的联合行动能力和实战水平,还对分裂势力发出了强有力的警告。央视新闻也对东部战区远程火箭炮的实弹射击进行了现场直播。

画面中,解放军部队发布消息称“我旅永安天然气接收站射击完毕”,确认目标已成功摧毁。台湾媒体提到,解放军在这次演习中使用了远程火箭炮,模拟打击了位于高雄的永安液化天然气接收站,明显具有针对性。这次演练彰显了解放军精准打击关键基础设施的能力。

对台湾来说,这消息简直就像晴天霹雳。永安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对台湾的能源安全来说,真的是举足轻重,是供应链上的一个关键环节。要是这个接收站被摧毁,台湾的能源供应肯定会遭遇重创,甚至可能会陷入瘫痪的窘境。

这直接关系到台湾的电力供应和人民的日常生活。说实话,台湾的能源储备状况确实让人捏把汗,有点像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官方的数据也不假,台湾的天然气储备寥寥无几,顶多支撑个七到八天,而且大部分还是用来发电的。

煤炭储备也不容乐观,最多支撑四十五天,而石油虽然储量稍微丰厚一些,但还是得靠进口,长期来看这也是个隐忧,实际上埋下了能源安全的隐患。解放军这回的演习,毫无疑问让台湾的能源短板更为明显,突显了它在能源供应上的脆弱。

台湾真是祸不单行啊!解放军军演那天,恰巧碰上一个麻烦:一艘本来要驶向高雄港的天然气运输船,结果因为军演不得不改变航线。这艘巨轮上载着11万吨的LNG天然气,现在在台海附近徘徊,最后只能无奈掉头返回。

这可不是简单的船舶问题,而是关乎台湾的能源安全,真让人发现一旦被封锁,台湾会有多脆弱。这船一旦离开,意味着台湾的能源供应可能面临断档,进一步让台当局心里火烧火燎的。

去年环台军演的时候,高雄永安液化天然气接收站那个尴尬场面连续三天没法卸货,真是让人捏一把汗。而现在,这种情况又再一次出现,着实让人担忧,台湾的能源供应安全正遭遇不小的挑战。

这种情况频频出现,更加凸显了台湾在能源保障上的脆弱,让人不得不担心未来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可以说,一旦突发事件来袭,台湾的能源供给简直就会受到不小的冲击。而且,台湾不仅在能源方面需要依赖外部,其他重要物资方面也是同样的情况。

说到吃的,台湾自己种的粮食大概只够三成左右。虽然大米的产量还行,但蔬菜和肉类几乎都是依赖进口的,情况不太乐观。

要是被封锁,那边的东西可就不够吃了。台湾的电力供应大部分是靠天然气,差不多占了四成。天然气储备不多,万一被封,可能两天就得停电了。可见,台湾对外部供应的依赖还真是挺高的,面对可能的封锁,得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得好好重视这风险。

台湾的制造业很大程度上依赖从外面进口医疗设备和工业原材料,要是一旦被封锁,那可就麻烦大了。这些关键物资的供应会断档,导致产业链出现断裂,工厂也没法正常运转,最终对经济发展造成沉重打击,还可能影响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真是担心啊!

可以说,封锁对台湾的经济和生活影响可真是不小,几乎所有行业都会受到牵连。从之前的叫嚣到如今的沉默,解放军的军事实力越来越强,之前喊着“要对抗到底”的台湾防务部门头头顾立雄,现在说话都小心翼翼,生怕说错了话,把事情搞得更糟。

现在台湾当局的重点就是想“避开战争”,他们希望通过低调行事、少说话来防止局势恶化。而国民党则呼吁赖清德赶快跟大陆开展谈判,主张用避免战争来取代引发冲突、用对话来替代对抗,期待通过沟通来找到解决之道。

“免战牌”和求和这一策略,台军的反应也凸显了台湾当局的无奈。对着解放军的军事举动,台军基本上是采取守势,不想主动出击。他们心里明白,如果跟解放军硬碰,很难有胜算,后果真是不堪设想。这也恰好反映出两边在军事实力上的差距。

这种克制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确实降低了冲突升级的风险。台军所强调的“不升级冲突、不引发争端”,某种程度上显示出他们想避免对抗的心态。这也可以看作是,台军对与解放军正面交锋的能力和意愿其实持有怀疑态度。

一些观察者觉得,这原则其实隐含了一种放弃抵抗的意思,显示出在潜在冲突中有种示弱的态度。他们认为,这可能意味着台军对与解放军直接对抗缺乏自信。这样的战略选择让人们开始质疑台军的防卫决心,大家也担心这会让台湾在面临威胁时变得更加脆弱。

台湾的未来?

这次解放军在台湾周围的军演,虽然没明说要封锁台湾,但那些模拟封锁的演练,确实让台湾感觉到了一种压力。像是LNG船改变了航行路线,永安液化天然气接收站还遭到了模拟攻击,这些都在提醒大家,如果真被封锁,台湾的生活会变得相当艰难。

如果真到了那种情况,台湾的能源供给、粮食储备、电力系统、工业生产等可能会遭受重大打击,社会秩序也有可能陷入混乱,经济运转恐怕会岌岌可危。面对当前的困境,台湾该如何选择呢?要是继续对抗,执着于“台独”,恐怕就会走入死胡同。相较之下,接受“一个中国”的框架,通过与大陆和平对话,共同发展,这两条路都得好好考虑一下。

是继续仰赖外力,把自己的未来交给他人来决定,还是奋起努力发展自己,增强自主能力?这正是台湾需要深思熟虑的核心问题。台湾的未来,掌握在人民手中,他们的抉择至关重要。

历史告诉我们,单靠对抗没法解决问题,合作才能实现大家的共同利益。台湾和大陆都是中华民族的成员,血脉相连,理应携手共进,而不是通过战争来解决纷争。

希望台湾的领导者能认清当下的形势,做出明智的选择,别再固执于错误的观念,免得让台湾人民处于困境。台湾的未来发展,值得深思熟虑。

网友评论

精彩评论
  • 2025-04-10 20:14:53

    先封锁半个月看看,要让他们感觉到痛。

  • 2025-04-11 14:59:39

    什么泄不泄密?巴掌大的地方卫星天天悬在头顶,还想躲哪去?除非全沉入海底!而且也别选太深处沉,那里可能躺着大陆人民海军的大鲨鱼![呲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