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士兵如何解决生理需求?方法“简单粗暴”,古书却不敢细写
古时候打仗,一打就是好几个月的时间,军营里大都是二十来岁的小伙子,年轻火力旺,根本待不住。
虽说有“军营里不见女子身影”的老话,但士兵们天天都在玩命,活得跟走在刀尖上似的,压力山大。要是没地儿缓缓,很容易出问题。
在军营里,要是将士们身体出了啥状况,主将都是咋应对的呢?搁到现在,碰到这种情况,又会有啥解决办法?
“军中艺伎”的起源
越王勾践是春秋时期的一位大佬,他的经历特别传奇,尤其是“卧薪尝胆”这事儿,几乎无人不知。他简直就是能屈能伸的代名词。
勾践被吴国抓走的那阵子,可真是吃了不少苦头,受尽了侮辱。他瞅准机会从吴国溜走的时候,越国的军队也正处于最虚弱的状态。
碰到军力强盛的吴国,勾践心里头那些受过的屈辱,就跟昨天发生的一样。他琢磨着,要是按老一套办法,领着越国那不算多厉害的军队去跟吴国干一架,这其中的不容易,想想都知道有多难。
为了让战士们更加死心塌地地跟随自己,勾践打算给他们送上一份大礼,那就是每个男人都渴望拥有、必不可少的——女人。
春秋时期,那些打仗的小伙子们,大都是十五到二十五岁的精壮青年,血气方刚。他们天天在军营里头练这个练那个,时不时还得上战场跟敌人干一架,出出汗。可就算这样,他们身上那股子劲儿,还是多得没处使。
战场上,战士们时刻都在生死边缘徘徊,压力山大。每当攻下一座城池,就有人按捺不住,进城去抢掠民女,搞得老百姓满腹牢骚,抱怨连连,这样一来,连勾践的名声都给搞臭了。
再加上士兵们没人管着,就放飞自我了,经常玩得太过头,导致第二天的军事行动被耽误,对战局产生了很坏的影响。
勾践心里头明白这事儿挺严重。所以,他琢磨出一个招来,打算解决士兵们的私生活难题。这招儿一使出来,士兵们都夸好,结果一用就是上千年。
勾践做出决定,让国内的寡妇都去参军。这些女子到了军营,就得负责后勤的活儿,比如给士兵们洗洗衣服、做做饭菜,还得缝补那些破了的军装。
战士们打赢仗回家后,按照勾践立下的规矩,不少人就会去找那些寡妇寻求消遣。
按勾践的看法,不论是男的还是女的,都得解决那些基本的生活需求。挑寡妇来帮忙,正好能减轻战士们在军营里的负担,同时也满足了寡妇们的需求。
很明显,勾践心里也清楚,他这话对女人们来说根本站不住脚。因此,在挑那些要进军营的女人时,他专门找了些没了男人的寡妇。
没了老公护着,这种女人能少很多烦心事。但要是不挑不拣,随便找个,说不定会给国家带来大乱子。
勾践首开先河,让女人也走进了军营。这个新规矩让战士们士气大涨,打得更有劲了,最后成功地把吴国给打败了。
后来,那些坐上龙椅的统治者们也都照着这个规矩来。只不过,因为这规矩不太上台面,所以史书上提得很少。但话说回来,这确实是古代军营里挺常见的事儿。
把这套制度真正搞起来的,是汉武帝刘彻。从他那时候开始,“营妓”制度就算是站稳脚跟了,奖赏的事情也变得有章可循。
●—? “妻子终身侍夫制” ?—●
汉武帝刘彻为了攻打匈奴,他当皇帝那会儿,跟匈奴打了几十年的仗。这仗一打,国家的钱袋子都快空了。为了应对这种情况,他还改进了“营妓”制度,搞了个“卒妻制”。
汉武帝的做法跟勾践挑寡妇进军营不一样,他直接下令,让那些犯了重罪的家伙的妻女,还有抓来的女俘虏,都到军营里去,好让士兵们的需求得到满足。
汉朝的军法有个规定,要是在战场上你能干掉十个敌人,那你就能在军营里“挑”女人;要是你能杀上一百人,那就可以把女人直接带进自己军帐,让她专门伺候你。这些女人里头,有的以前还是大官的老婆孩子,甚至是别国的皇后公主呢。
这个规矩不光让战士们的基本需求得到了解决,还照顾到了大家的荣誉感,这样一来,军队的战斗力可就上去了不少。
汉朝的大将李陵对那时候的一个规矩挺有意见,他说军里弄那些“营妓”太拖后腿了,简直就是多余的。战士们心思都放在那些女人身上了,哪还有心思打仗啊,这样一来,军队的战斗力都下降了。
刘彻听完汇报,对李陵说:“确实,可能有些士兵因为这事儿分了心,但大部分将士会更加死心塌地跟着大汉。要是把这个制度给取消了,那以后谁还愿意拼死拼活上战场啊。”
刘彻说的有点在理,汉武帝当皇帝那会儿,正好是匈奴被收拾得最狠的时候。
这些女的除了帮忙解决战士们的个人需求,有些有特长的,在打赢了仗举办的庆祝宴会上,或是其他一些重要活动上,也会出来露一手,给军营里添点乐子。
唐朝大诗人岑参,他在自己的诗作里是这样描述的:
紫花野草绣衣裳,红柄骰子配木马放。玉手轻扬掷盘上,大伙都夸她没输过这场。
军营里的女子,在外人看来,或许被描绘得如花似玉,分外妖娆。但讲真,她们的日子过得那叫一个凄惨。
古时候,女人的清白那可是大事,尤其在军营里头,那些女的多半都是犯了罪的官员的女儿或者被抓来的俘虏,身份低得没法说。
说不定,真的有些漂亮姑娘被将军挑中,带进军营里享受宠爱,但这样的姑娘能有几个呢?将军对她们的喜欢又能保持多久?
军队打赢了仗,但这些女子却得不到任何奖赏,很多人因失去清白而选择自杀。要是打了败仗,她们的处境就更惨了,要么被杀,要么就被敌人抓走,继续过着没盼头的日子。
“美人策略”这玩意儿,从老早以前就有了。女的对不少男的来说,那真是吸引力爆棚。有的军队啊,因为有了“随军女子”,打仗都更有劲儿了,战斗力直线上升。但也有朝代,被这些“随军女子”给拖累得差点儿就亡国了。
●—? 朱元璋的另一面:伪装 ?—●
唐德宗李适刚上台那会儿,真是拼了命地想把国家治理好,国家也一度有了要重新振兴的苗头。但可惜啊,到了他执政的后期,国家却遭受了很大的打击。这里面,“营妓”问题就是导致国家衰败的一个原因。
唐德宗手下有名大将叫李晟,他当节度使那会儿,被调去帮张延赏的忙。张延赏外出打仗,李晟呢,就看上了军里的一个“歌舞女子”高洪,把她带进了自己营帐,宠了好一阵子。
李晟悄悄溜出军营,没跟张延赏打招呼,就直接把高洪给带走了。张延赏反应快,立马把人给拦下了。但这么一来二去,两人之间的疙瘩算是结上了。
之后,李晟带着军队打仗,赢了一次又一次。这让张延赏心生不满,于是他频繁地在皇上跟前编排李晟的不是,慢慢地,李晟就失去了皇上的信任。
张延赏为了对付李晟,使劲浑身解数说服皇帝跟吐蕃进行和平谈判。可没想到,就在唐朝官员和吐蕃人谈得正欢的时候,躲在暗地里的吐蕃士兵突然冲了出来,把在场的唐朝官员几乎全给杀了,这让唐朝元气大伤。
“士兵娶妻制度”的问题真的很严重,士兵们光想着玩乐,把打仗的事儿都给忘了。更关键的是,这种做法对女人们太不尊重了,她们的尊严被狠狠地踩在了脚下。
古代女的日子本就不好过。就说那越王勾践吧,他说自己对王后雅鱼感情深得很。被敌人抓走的时候,雅鱼一直跟着勾践,没丢下他不管。到了勾践想要报仇雪恨那会儿,雅鱼也还是在他身旁支持着他。
勾践终于报了仇,出了心中那口恶气,但奇怪的是,他的妻子雅鱼却在这时自杀了。这里面肯定有些说不出的苦衷,毕竟她曾经在敌人手里当过俘虏,这样的身份,是不能再当王后的了。
为了让勾践的形象完美无缺,同时也为了给下一代领导者腾出位置,雅鱼只能做出这样的决定。这里面有多少成分是受到勾践和朝廷大臣的压力,还需要细细琢磨。
到了明朝时期,“卒妻制”终于被取消了。朱元璋自己就是从苦日子里过来的,他特别能理解老百姓生活的困难,也知道女人们活着有多不容易。
他坐上龙椅不久,就把“卒妻制”给取消了。那时候明朝刚建立,大战小仗不算频繁,朱元璋这么做,主要是想拉拢人心。要说他真心实意为女子考虑,那倒还真没几分。
朱元璋在争夺天下的过程中,手下的士兵们为了缓解压力,跑进城去硬抢老百姓家的姑娘,结果搞得民间怨声四起。
他听到这事儿后,没立马叫士兵把姑娘送回去。对那些已经嫁人的妇女,朱元璋让士兵把人给送回家。可要是碰上还没出嫁的姑娘,他就装聋作哑,默认这事儿就这么过了。
朱元璋虽说废掉了“卒妻制”,给古代的女人们减轻了一项痛苦。但说实话,他骨子里还是跟那些封建的统治者一个样,都觉得女人地位低下。
封建制度在中国完全消失后,女子的地位才有了彻底的转变。现在社会讲究男女一样,女兵在部队里能打能拼,战斗力跟男兵不相上下,军营里头肯定不会有什么“卒妻制”这类规矩了。
那么,现代军队的士兵们要是遇到身体上的问题,该咋处理呢?
咱们的政府特别体贴士兵,早就把士兵的各种需求都想周全了。在军营里头,虽然没有那种把女人当物品看待的规定,但有个随军的制度。
军哥们得先去有关部门打个申请,等批准了,他们的家里人,比如老婆啥的,就能跟着一块住到部队去。军人的对象要是想去看望男朋友,也得先递交申请,等上边点头同意了才行。
说白了,军人的主要任务就是守护国家和人民的安全。所以,他们每天都得进行严苛的军事锻炼,一门心思都扑在怎么增强战斗力上,哪还有时间去琢磨那些无关紧要的事儿啊。
从勾践那会儿起,就开始有女子进入军营的事儿了,一直到朱元璋那会儿,他废掉了“卒妻制”。这个规矩啊,在中国愣是存在了1800多年,给女人们带来了数不清的遭罪事儿。
她们为了国家付出了很多,但一点尊重都没得到,这足以看出封建社会是多么地迫害女性。
现在社会早已扔掉了那套老制度,女性跟男性地位一样高了。不管是在军营里拼杀,还是在社会上给国家出力,女性一点都不比男性差。这说明社会真的进步了,人们的思想也开明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