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年朱镕基亲临福州一家包子铺,买了200多个包子,背后有何故事
1999年,那时候朱镕基是国务院的总头儿,他带着一行人往南边走,去实地看看经济情况。有一天,他们走到了福州一条热闹的商业街,进了一家卖包子的店,专门去看望一个叫陈晓萍的人。
那天,朱镕基自己掏钱,从陈晓萍那儿买了两百多个包子,给大伙儿加餐。说起来,这陈晓萍到底是何方神圣?她背后是不是藏着什么动人的故事呢?
好多人都琢磨,陈晓萍肯定来历不凡,要不咋能让国家总理亲自登门探望呢?大家伙儿都猜,她不是哪个大领导的亲戚,就是有啥特别的后台。但其实都不是,陈晓萍压根儿不是什么名人,更不是哪位伟人的后代,她就是一个平平常常的下岗女工,后来找了个新工作,再普通不过了。
陈晓萍老家在福建泉州,她爸妈都是大学教授,祖宗几代在当地也是挺有名的爱国商人,家里过得还算宽裕。她9岁那阵子,爸妈工作有变动,从泉州调到了福州大学,小陈晓萍就跟着爸妈一块搬去了福州。
1980年那会儿,陈晓萍高中一毕业,家里就帮她找了份差事,在福州一家挺有名的旅游贸易公司上班。这公司虽说不是很大,但因为是国企,所以工作挺稳的,待遇也挺好。在当时,好多人都羡慕,觉得这简直就是个金不换的“长久饭票”。
陈晓萍平时干的活儿挺悠闲的。虽说她只有高中毕业,但那会儿大家普遍文化程度都不咋高,所以她的学历在公司里还算是挺可以的。刚一来公司,她就被分到了办公室,每天的任务就是归置归置文件,写写报告啥的,挺自在的。
上世纪80年代那会儿,国家经济开始不断搞改革,结果好多民营企业就像春天的竹子,嗖嗖地冒了出来。随着这些民企越来越多,大家抢饭碗的情况也越来越激烈。好多以前过得挺滋润的国企,这时候就显得跟不上时代了。就像自然界里那样,谁能适应谁就能活下来,企业也是这样。就算是国营的,要是跟不上国家经济改革的大部队,那也只能被淘汰。有的国企啊,就靠着以前的成绩混日子,不思进取,不接受改革,最后呢,钱不够还债,只能宣布破产了。
1995年的时候,陈晓萍工作的公司没能斗过那些私营企业,最后关门了。将近40岁的她,没办法,只能下了岗。
刚开始失业那会儿,陈晓萍也到处找工作,可那时候正好是下岗的人特别多的时候,找工作的人比招聘的岗位多了去了,她年纪不小了,学历也不出众,根本没啥优势。面试了好几次都没结果,陈晓萍心里挺没底的。家里老人孩子都需要照顾,正是花钱多的时候,她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才好。不过后来,一个意外的机会,让迷茫的陈晓萍突然找到了努力的方向。
一天早上,陈晓萍早早就溜达到了菜市场,想给家里人买点新鲜的菜。好一阵子没来这儿了,她发现市场上多了不少早点铺子,有卖热腾腾粥的,有卖各种特色小吃的,还有专门做北方面食的。在这些摊位里,面食摊特别火,陈晓萍也跟着人群挤过去,买了几个香喷喷的肉包子,然后就拎着回家了。
一到家,她就急不可耐地咬了一口排队好久买回来的包子,可没想到,这包子的味道真让她挺失望的。虽说这包子味道一般,但倒给陈晓萍开了扇新窗户。想这不好吃的包子都能卖这么好,要是自己也去钻研钻研,说不定也能开个包子店呢。
陈晓萍是个行动派,她立马就去找了几个以前一起下岗、关系挺好的女同事。她把自己的主意一股脑儿告诉了她们,这些同事一听,都觉得这主意挺靠谱。大伙儿你一点我一点,东拼西凑了几万块钱,准备拿来开店。陈晓萍呢,就当上了包子店的经理,带着大家伙儿一块儿重新找工作。
努力总会有回报,陈晓萍对烹饪很在行,她到处找师傅学习做包子,没多久就学会了做包子的窍门。她和伙伴们按计划开起了包子店,还给店起了个响亮的名字——“实在包铺”。这个名字一听就知道:用料实在,味道正宗。
从1996年开始营业,到1999年,短短三年,真味包点就从一间小铺子发展成了连锁店。这一切都离不开陈晓萍对品质的高标准和不断尝试新点子。她一直在调整包子的味道,想让大家都爱吃。
“真味包子铺”生意越做越大,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好多工作机会。陈晓萍的店里,超过八成员工都是之前下岗后来这里再就业的。国家一直很支持下岗职工去创业或者再就业,陈晓萍呢,这两点都做到了。她为当地的下岗再就业可是出了大力气,她的故事还被当成好例子报给了党中央。
朱镕基听到这事后乐坏了,刚好他当时在福州和工作组一起调研,就想着去亲眼见见这位“巾帼英雄”。
见面那天,陈晓萍一早就到店里,等着朱总理他们来。没过多久,朱镕基一行人就到了,时间掐得刚刚好。
朱总理跟陈晓萍聊得很投机,还在店里逛了逛。看看那井井有条的后厨,光洁的餐具,还有亮堂堂的吃饭地方,哪儿都能感觉到陈晓萍和员工们花了不少心思。朱镕基对这次到访特别满意,聊着聊着就到了吃饭时间。他笑着跟陈晓萍说:“陈姐,这不饭点儿到了嘛,能不能让我们尝尝你们店的包子啊?”
陈晓萍连忙回应:“总理,您别担心,那包子厨房早就开始做了,现在刚好快蒸好了,我马上就让人端出来,给大家伙尝尝鲜。”
说完她就直接进了厨房,不一会儿,一盘盘热腾腾、口味多样的包子就被摆上了桌。朱镕基也不客气,招呼大家伙一块儿坐下来吃饭。大概是因为忙了大半天,大家都饿得不行,于是一阵狼吞虎咽,200多个包子很快就被吃得干干净净。
吃完饭喝完水后,朱镕基总理这一天的活动就算结束了。他站起身来,拿出钱包让秘书去付钱,陈晓萍见状连忙阻止,说这顿饭她来请总理和大家。朱镕基一听,连忙摇头不同意,他说吃饭给钱那是应该的,作为老百姓的公仆,更不能让百姓请客。说完,他还一个劲儿地催秘书快去结账。最后,朱镕基硬是让秘书把账给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