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伦赌输了,特朗普破产6次,中国加速减持美债,日本也拒绝接盘
前言
在耶伦还是美国财政部长的时候,美国就有高达数十万亿的美债,而当时她的解决方法,是选择赌一把。
可惜从目前来看,她似乎是赌输了。
这还得怪那个破产六次还要玩关税的特朗普,因为他玩着玩着把自己金融搞得一塌糊涂,甚至引发了全球去美元化浪潮。
以至于中方在加速减持美债,连日本这个忠诚的小弟也不愿意当“接盘侠”。
那么,耶伦究竟赌了什么?美债是否还能翻盘?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请理性观看
耶伦的美债困境
事实上,耶伦对美债市场的规划本来非常周密。
她希望借助美国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持续吸引外国投资者购买美债,从而为美国庞大的财政赤字提供稳定资金来源。
同时,通过稳健的经济政策和透明的财政管理,进一步增强国际市场对美元的信任。
但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使这一切变得困难。
随着贸易战的不断升级,全球市场对美国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感到强烈担忧。
美国股市开始出现剧烈波动,投资者信心明显下降。
更严重的是,美债需求逐渐萎缩,而美国的财政赤字却在持续攀升,形成了危险的供需失衡局面。
看来特朗普政府似乎低估了关税政策对全球贸易体系和美国信誉的冲击。
统计数据显示,自关税政策实施以来,美国的国际贸易赤字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在某些领域进一步扩大。
要知道,长期以来,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是美国发行大量国债而不引发严重通胀的重要基础。
可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家却开始寻求多元化货币储备策略,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这使得美国在全球金融市场中的脆弱性增加。财政部不得不寻找新的策略来应对这一严峻挑战。
令人担忧的是,主要美债持有国家已经开始调整其投资组合。
尤其是中国和日本这两个曾经的美债最大持有者,它们的态度变化将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深远影响。
美债危机加剧
其实从2022年开始,中国持有的美债数量呈现持续下降趋势。
到了今年,因为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中国又进行了一次美国国债减持,反而看向了欧洲债券。
不仅如此,除了减持美债,中国还在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通过与多个国家签订双边贸易协议,中国正在逐步扩大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使用范围。这一举措不仅减少了中国对美元的依赖,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新的选择。
与此同时,日本作为长期以来美债的最大持有国之一,其态度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不过可能与中国原因不同的是,日本自身就面临着严重的经济问题,包括长期通缩、人口老龄化以及巨额国债。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政府或许需要更多地依赖本国央行购买国债来支撑财政。
这种变化便引发了金融市场的担忧,因为连这两个“接盘侠”都对美债不抱太多希望,那这可能意味着美国可能需要寻找新的买家来消化其不断增长的国债。
面对这种局面,美国财政部不得不重新考虑其债务管理策略。
那么,面对这种局面,美国还有哪些选择?
美债前景堪忧
多年来,美元霸权地位为美国提供了发行大量国债而不必承担严重后果的特权。
但眼下美元霸权面临的挑战不仅来自中日等传统盟友的态度转变,更源于美国自身经济政策的种种问题。
特朗普政府时期对多国实施的经济制裁和关税政策,让许多国家开始认真思考减少对美元依赖的必要性。
这种思考已经转化为实际行动——全球去美元化趋势正在加速。
面对这些挑战,美联储的高利率政策似乎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高利率确实能在短期内吸引资金流入美国,增加美债的吸引力。
另一方面,持续的高利率正在对美国国内经济造成伤害。
房地产市场降温、消费支出减少、企业投资放缓,这些都是高利率带来的负面影响。
经济学家警告,如果美联储过度依赖高利率政策来维持美债市场的稳定,可能导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
一旦经济衰退成为现实,美国政府的税收将减少,而社会福利支出将增加,这将进一步扩大财政赤字,形成恶性循环。
不过尽管面临这些挑战,美债市场仍有其独特的优势。
美国金融市场的深度和流动性是其他国家难以匹敌的。即使在困难时期,美国国债仍被视为相对安全的避险资产。
此外,美国经济的创新能力和适应性也不容忽视,这些因素可能帮助美国度过当前的困境。
然而,长期来看,美国需要解决其结构性问题。
持续扩大的财政赤字、日益增长的国债规模以及不断升级的政治极化,这些都是影响美债市场未来走向的关键因素。
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美债市场可能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结语
全球金融体系正处于重要的转折点。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正面临来自多方面的挑战,而美债市场的未来走向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这一体系的命运。
对于全球投资者来说,这意味着需要更加谨慎地评估风险,并考虑多元化投资策略。
美债能否翻盘?
这个问题没有简单的答案。
它取决于美国政府能否采取有效措施重建国际信任,控制财政赤字,并推动经济可持续增长。
同时,它也取决于全球经济格局的演变以及其他国家货币国际化的进程。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唯一确定的是,全球金融体系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而这场变革的结果将重塑未来几十年的国际经济秩序。
参考资料:
观察者网-高志凯:特朗普破产过6次,想用这样的手段吓中国?
金融届-德意志银行:中国客户减持美债 转向欧洲债券等替代资产
人民日报-耶伦发声:这是白日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