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媒:中国不怕美国,已准备好打仗,大部分国家都想和中国做生意

国际 04-30 阅读:14562 评论:10

澳大利亚媒体曾抛出了一个挺炸眼的标题:“中国不怕美国,已准备好打仗,大部分国家都想和中国做生意”。

这话听着挺硬核,直指中美关系的紧张和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

硬实力说话,底气不是吹出来的

我国这几年在国防上的投入,那是真下了血本。人民解放军现在有超过205万现役兵员,后备力量1700万,人数上稳坐全球第一。

这不是光靠人多堆出来的,装备和实战能力也在飞速提升。像歼-20隐形战斗机,已经是第五代战机,能跟美国的F-22、F-35掰掰腕子。

还有东风-41洲际导弹,射程能到1.4万公里,带核弹头的那种,技术上完全不输美俄。

我国现在有两艘航母在服役,第三艘已经在造船厂里敲敲打打了。目标是到2035年搞出6艘航母,打造一支能打远洋的舰队。

2022年台海演习的时候,多军种联合作战搞得有模有样,连美国的智库都得承认,如果在西太平洋开打,美国不一定能稳赢。

我国军舰下水的速度,外媒都调侃说是“下饺子”,一年能造好几艘,这效率谁看了不得服气。

当然,我国不是好战分子。官方一直说不主动挑事,但也不怕事。军事上的硬实力,就是为了保家卫国,不是为了到处惹麻烦。面对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压力,我国有能力顶住,这底气是实打实的。

我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GDP超过18万亿美元,离美国差得不算太远。14亿人口,4亿多中产阶级,这市场多大啊,谁不想来分杯羹?每年上海进口博览会,120多个国家的企业挤破头来参展,德国车企推电动车,巴西卖咖啡,热闹得跟过年似的。

“一带一路”更是我国经济影响力的放大器。到2024年,60多个国家加入,贸易额超过2万亿美元。肯尼亚的蒙内铁路、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都是我国掏钱出力搞起来的,不仅帮当地发展,还给中国企业开了新市场。

全球贸易里,我国既是大卖家,也是大买家。2024年,澳大利亚对华铁矿石出口就赚了900亿美元,占它出口总额的三成多。

美国想通过贸易战和技术封锁卡我国脖子,但我国硬是顶住了。14纳米芯片2023年量产成功,国产化进程加速,连华为都被制裁得满血复活。这种经济上的韧性,让我国在全球市场上站得更稳,也让各国觉得跟我国做生意靠谱。

外交上,我国不搞霸权那一套,走的是平等互利路线。结果朋友圈越扩越大。“一带一路”就不说了,光是疫情期间,我国给100多个国家送疫苗,就够让不少国家感动。2023年联合国气候大会,我国承诺2060年碳中和,全球治理上也越来越有担当。

跟美国打交道,我国也挺冷静。尽管美国在贸易、技术上频频挑衅,我国还是坚持谈,不轻易翻脸。这种理性和克制,让不少国家觉得我国更值得信赖。欧洲德国总理2023年访华签了一堆合作协议,法国也赶紧跟上。跟我国做生意有回报,跟美国搞对抗只会吃亏。

发展中国家更不用说,非洲国家把我国当真朋友。西方老爱指责我国搞“债务陷阱”,但非洲国家自己算账:中国修路修桥,实打实帮他们发展,西方光说不干,谁更靠谱一目了然。

全球视角,中国是块宝

放眼全球,愿意跟我国合作的国家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看中的是我国的基建和投资,发达国家看中的是市场和利润。澳大利亚就是个例子,政治上跟美国站队,经济上却离不开我国。铁矿石出口一断,经济就得哆嗦。

我国还在全球治理里挑大梁。联合国维和行动,我国派了2万多人,贡献排前列。气候变化、公共卫生这些大问题,我国也没掉链子。这种负责任的态度,让我国在国际上的口碑越来越好。

总的来说,我国在军事、经济、外交上的实力,已经不是谁想压就能压得下的。面对美国,我国不怕,因为有硬实力撑腰;大部分国家想跟我国做生意,因为有实实在在的好处。

我国不爱打仗,但也不怕打仗,这心态挺简单:你不惹我,大家好说;你惹我,我也不怂。

未来,我国还会继续走和平发展的路,但核心利益绝不让步。这不仅是我国的底气,也是全球格局变化的趋势。

中国这艘大船,已经不是谁想拦就能拦得下的。军事上,准备好了不怕打;经济上,够硬够韧不怕压;外交上,朋友多路宽不怕孤。澳媒这标题虽然有点夸张,但核心没说错:中国不怕美国,真准备好了,而且全世界都想搭顺风车。

中国不会去当世界警察,也不会学美国到处指手画脚。但谁要是动了中国的底线,那就别怪中国硬起来。和平发展是主调,可这和平是带刺的和平,谁也别想随便踩一脚。

网友评论

精彩评论
  • 2025-05-02 11:32:59

    现役军人205万、后备役1亿7千万、全宇宙最强

  • 2025-05-02 01:00:40

    抗美援朝的时候,就已经不怕老美了

  • 2025-05-02 10:23:28

    我还是孩儿时代,也不惧怕美国。

  • 2025-05-03 07:35:44

    如果美帝现政府崩了必须是废纸!

  • 2025-05-02 02:32:51

    美债发行那么多,是不是债务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