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辅导员工加班期间去世,年轻人是26岁的准新郎,曾是211毕业生

推荐 04-28 阅读:6 评论:0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老话,在当下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显得格外刺眼。

2025年4月,一则"猿辅导员工猝si"的消息突然刷爆网络,让无数打工人为之揪心。

26岁的李某,一个本该在5月2日举办婚礼的准新郎,却在连续加班后永远倒在了工位上。

这个华中农业大学的毕业生,家中次子,父亲早逝,母亲改嫁,靠着自身努力好不容易在知名教育机构站稳脚跟,却在人生即将迎来新篇章时戛然而止。

更讽刺的是,就在两年前,该公司还信誓旦旦表示要"扩招人员减轻加班压力"。如今悲剧发生,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悲剧,到底还要上演多少次?

4月22日那天,李某像往常一样去公司上班。

这个即将在十天后举办婚礼的年轻人,心里可能还盘算着婚礼的细节,或者盘算着如何把工作提前完成,好安心享受婚假。

谁也没想到,这竟成了他生命的最后一天。

晚上加班时,未婚妻发来的消息再也没能得到回复。

直到次日清晨,保洁阿姨发现他趴在办公桌上,已经没有了呼吸。救护车赶到时,这个26岁的年轻人早已停止了心跳。

从李某大伯母哽咽的讲述中,我们拼凑出这个苦命孩子的成长轨迹:父亲早逝,母亲改嫁,和姐姐相依为命。

靠着勤奋好学考上211大学,毕业后进入知名教育机构。本该苦尽甘来的人生,却以这样残酷的方式画上句号。

而公司对此事的处理更是令人心寒,先是试图用"网络故障调休"搪塞,后又匆匆删除相关网帖,这种逃避责任的态度,让本就悲痛的家属更加寒心。

前员工小王的爆料揭开了这家教育机构光鲜外表下的真实面目。名义上是"老师",实则干着销售的话。

一个人要负责400多名学生,不仅要答疑解惑,还要想方设法推销课程。

每通电话都要录音,随时面临公司的抽查。

完不成业绩就要被约谈,连每周仅有的休息日都可能被临时工作打断。

这种高压环境下,焦虑成了员工的常态。

小王自己就因长期焦虑患病,不得不选择离职。

讽刺的是,就在2023年,该公司还因加班问题被媒体曝光。

当时负责人信誓旦旦表示要"扩招人员减轻加班压力"。

两年过去了,加班文化不仅没有改善,反而变本加厉。

通过将工资与工作量挂钩的方式,逼着员工"自愿"加班。这种换汤不换药的把戏,在很多企业都在上演。

李某的悲剧不是个案,而是当下职场生态的缩影。

当"奋斗"被异化为无休止的加班,当"敬业"被等同于牺牲健康,这样的悲剧注定会重复上演。

更可悲的是,在每次事件发生后,企业的第一反应不是反思整改,而是急于撇清关系、封锁消息。

等舆论风头过去,一切又恢复原样。

李某的故事,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当代职场人的生存困境。

我们总说"年轻就要拼搏",但拼搏的代价不该是生命;我们推崇"狼性文化",却忘了狼也需要休憩。

当一个社会的年轻人连"结个婚"都要以健康为赌注时,所谓的"成功"还有什么意义?

这场悲剧留给我们的不该只有叹息。

对企业来说,需要建立真正人性化的管理制度,把员工当人而不是工具;对监管部门而言,要拿出更有力的措施来遏制畸形加班文化;而我们每个普通人,也要学会对不合理的加班要求说"不"。

生命只有一次,工作可以再找。

当你为了KPI拼命加班时,请想想那些等你回家的人。

记住,没有任何一份工作,值得你拿命去换。

李某永远停在了26岁,但愿他的故事能唤醒更多人对生命的珍视,对工作的理性看待。

毕竟,活着,才是人生最大的KPI。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