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抢回中资钢厂控制权,12亿投资全军覆没?中企早已做好关停准备

国际 04-21 阅读:225 评论:0

中国钢厂遭英国强行接管,中资被全面剔除,英方动用国家力量,意图夺回已售钢厂。

4月13日,继美国对华加征145%关税后,英国议会紧急召回议员,通过法案,以国家名义要求中国民企敬业集团放弃对英国钢铁公司的控制权。

事态的紧急程度如何?

英国议员在星期六复活节休假期间被罕见召回,上一次周六召开紧急会议是40多年前英阿马岛战争时。

中国敬业集团控股的英国钢铁公司有何特别?为何英国动用“国家信用”将其收归国有?

该钢铁公司斯肯索普工厂是英国最后能生产原生钢粗钢的厂,直接从澳洲进口铁矿石,进行初级钢胚冶炼。

斯肯索普工厂是英国钢铁冶炼实力的最后象征,彰显其大国身份。它的存在,是对英国昔日钢铁辉煌的最后致敬。

英国本土钢企如利百德钢厂,不生产粗钢,直接从中国等地进口初级钢胚,再进行加工制造钢铁产品。

但即便中资向英国钢铁公司引入先进技术和管理,亏损仍持续,因此英国忧虑中国敬业集团会关闭钢铁厂。

英国钢铁公司若关闭,将导致3000余名本土员工失业,并使英国成为G7中唯一无原生钢厂的国家,在欧洲独树一帜。

法案通过后,英国首相斯塔默直言:“该法案将使我们能够控制公司。”

英国贸易大臣乔纳森在议会透露紧急法案一真实目的:利用筹码在与敬业集团谈判时迫其让步。

乔纳森透露,英国后续将考虑采取国有化措施,将英国钢铁公司纳入国家所有范畴。

在英国这一资本主义国家,企业国有化极为罕见。若国有化法案获准,英国钢铁公司将正式成为国有企业。

话说回来,中国敬业集团被强行接管钢铁厂后,在英国国家力量博弈中,是否会遭受重大损失,仍待观察。

英国议会提出接管钢厂的原因,旨在防止中国敬业集团未经许可擅自关闭公司。

中国敬业集团经营的英国钢铁公司,目前每日运营即亏损70万英镑。

从企业视角来看,关闭一家持续亏损的公司,实属正常决策。

3月12日,美国对所有国家出口至美的钢铁加征25%关税,这对已趋衰落的英国钢铁产业来说,是一次沉重打击。

2020年,中国敬业集团收购英钢时,鲜为人知的是,该公司已深陷严重亏损境地。

敬业集团当初为何坚持收购英钢,尽管这是个棘手问题?

2020年,中国敬业集团收购英钢,旨在获取其下属盈利的法国阿杨日钢厂,该钢厂当时为英钢旗下唯一盈利的分支机构。

敬业集团亦承担国家在欧洲钢厂布局重任,自2016年河钢集团斥资近3.8亿购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钢企,至2020年敬业集团投资5000万英镑收购英钢。

这些钢厂为中资在欧洲的核心钢铁产业布局,旨在为中国在欧洲的新能源车厂、光伏及风电生产直接供应零部件,以减少国内运输或国外采购成本。

然而,敬业集团未料到的是,英国人仅留下烂摊子,将盈利的阿杨日钢厂排除在英钢之外,进行单独招标。

阿杨日钢厂历经多次转让,未落入中资掌控,最终由德国SHS公司收购并经营。

中国敬业集团收购英钢后,计划投入12亿英镑维持运营。2023年2月,集团计划裁员800人,此举在英国引起了广泛和热议。

英国商贸部为保体面,特派人员赴华,拟实施现金援助项目,旨在促使敬业集团放弃裁员计划。

此期间,英国持续寻求国内私营公司接手,然而,并无公司愿意承担此不利局面,均不愿成为接盘者。

2025年3月底,敬业集团宣告关闭英钢高炉,终止技术输入,同时英钢燃料库的焦炭开始清空,此举迅速引起英国方面的。

因此,英国迅速召回休假议员,紧急审议并通过了旨在重获英钢控制权的法案。

英国贸易大臣雷诺兹4月13日法案通过后透露,因未与敬业集团达成协议,故被迫立法以收回控制权。

雷诺兹指出,若英钢国有化,英国将以“市场价格”向原股东回购股份,但他补充说,鉴于英钢现状,其市值实际为零。

因此,企业需警惕英国意图无偿获取或低价购买英国钢铁的行为。

2024年1月,印度塔塔集团英国分公司宣称,将关闭英国两座高炉,此举将造成2800名员工失去工作。

英国对此极为不满,为防钢铁产业衰退,最终承诺投入5亿英镑,协助塔塔公司英国钢厂进行转型。

当前,即便中企运营的钢铁企业亦持续亏损,这表明在英国经营钢厂是不断消耗资金的无底深渊。

制钢这类重工业已不适宜在英国继续发展。

敬业集团收购英钢初衷非单纯盈利,旨在布局海外钢铁产业,融入中资欧洲制造。然现面临巨额亏损,虽可接受微利,但持续亏损非长久之计。

英国欲接管英钢控制权,唯有高价方能维系残存国家信用,否则众多重工业遗产恐将陷入无人问津之困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