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朱德视察海军基地,得知第一艘潜艇的名字后:这个名字好
1951年8月30日这一天,肖劲光早早就起床洗漱收拾,心情比起往日也格外的兴奋。原来,这天上午朱德朱老总打算视察海军基地,肖劲光要陪同朱老总一起视察,所以心情才非常激动。很快,肖劲光就做好了准备,等待着朱老总的到来。
上午,朱老总如约来到了海军的青岛基地舰艇部队。看到朱老总到来,肖劲光立刻上前与朱老总握手。在战争年代,肖劲光就对朱老总非常尊重和敬佩。而朱老总也笑呵呵的,用他那宽厚的大手紧紧握住了肖劲光的手。
简单寒暄后,肖劲光陪同朱老总走入驾驶室参观起来。驾驶室有着车轱辘一样大的大舵,朱老总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大舵,所以感到非常好奇,一直拨动着。看到朱老总像个孩童一样的充满好奇,肖劲光的心里也为老总感到喜悦。
看完驾驶室后,朱老总接受指战员们的问候。看着这些年轻的面孔,朱老总热情的回应了大家,向大家问好。肖劲光也笑着向朱老总提出一个要求:
“总司令,和指战员一起合个影吧?”
朱老总听到这个要求后立刻点点头,表示了同意,这是他第一次登上战舰,意义非凡,是应该和战士们一起合个影。于是,朱老总和战士们一起热情的合影留念。位置就选在前甲板的炮塔前面。
合影结束后,朱老总向在场的众人发表了讲话。今天视察他是很高兴的,同时,他也是很有期待的,他希望能在不久的将来用上中国自己造的军舰。到那个时候,他一定会再来视察,再来和战士们合影留念的。听到朱老总这样说,肖劲光和战士们也是信心十足。
忽然,肖劲光想到了什么,于是和朱老总表示水面舰艇如今发展的很快,已经有了051号导弹驱逐舰,水下也发展很快,有了第一艘攻击核潜艇,性能也很好。这就是非常好的开端,他相信海军会发展的越来越好的。
听到如今水下已经有了核潜艇,朱老总高兴的称赞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接着,朱老总和在场的人们说道,他记得毛主席之前说过核潜艇就算用一万年也要搞出来。而现在没有用一万年,已经搞出来了,这是多么令人兴奋激动啊。如今有了核潜艇,国际上说话也腰杆硬了。
看到朱老总满脸的笑意,肖劲光也感到荣幸与激动。确实,要是没有核潜艇的话,中国海军在国际上说话总是底气不足,有一种自卑的感觉。好在,如今终于有了。相信海军会发展的越来越好的。
接着,朱老总关心询问了第一艘潜艇的性能。肖劲光也自豪的表示海上试验和海下试验都已经进行过了,都达到了要求。而且,有些指标远超原来的设计指标。可以说,这是非常令人骄傲的,足可以说明潜艇的潜力。
朱老总笑着点点头,说道:
“这很好,要不断完善,第一艘潜艇命名为什么?”
肖劲光回答道:
“长征一号!”
听到第一艘潜艇叫这个名字,朱老总当即点点头夸赞这个名字好!这个名字太好了!海军发展确实像长征一样,是很不容易的。当年的长征一直在开拓,从来没有放弃。希望如今的海军也像当年的长征一样,努力奋斗,顽强拼搏。
听到朱老总的话,肖劲光点点头。朱老总没有说错,潜艇部队发展到如今的这个样子,真的是非常不容易。朱老总的话,也让肖劲光不由自主的回想起了去年,也就是1950年的时候他与毛主席的一次谈话。那时候,海军刚刚成立没多久。
当时海军虽然已经成立,但一切都是百废待兴,肖劲光别说不懂海军了,当时的他还是个旱鸭子,都不会游泳。可想而知,初接手海军是如何的艰难。在主政之后,肖劲光做好了报告去面见毛主席。毛主席当时就和肖劲光说道:
“我们不但要建立水面舰艇部队,我们还要建立水下潜艇部队。”
毛主席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完全知道潜艇的重要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正是潜艇出尽了风头。当时的战斗中,几乎击沉的舰船中,有三分之二就是潜艇干掉的。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也是如此。
有一项数据如下:
英国被击沉的军舰中,百分之二十是被德国潜艇打沉的;
日本被击沉的舰船中,百分之六十是被潜艇打沉的;
苏联被击沉的舰船中,百分之四十是被潜艇打沉的;
从这个数据已经完全不难看出,潜艇对于海军是多么的重要。所以海军成立初期,毛主席就叮嘱过肖劲光,一定要重视潜艇部队,早点建立起来。中国可是屹立于太平洋西岸的大国,大约有18000公里的海岸线。如何才能够更加强大的保卫海域,将是重中之重。所以中国理所当然要发展建设潜艇部队。
在毛主席的指示下,肖劲光在潜艇部队的发展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首先是派人到苏联学习,尽快在苏联的培养下,走出我们自己的潜艇艇员。在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批准下,中国海军和苏联签订了协议。刚开始,真的太难了!
然而,这艰难总会过去的!1954年的时候,中国潜艇学习大队驾驶着两艘潜艇出发。这两艘潜艇分别叫做“新中国11号”和“新中国12号”。这两艘潜艇飘着“八一”军旗向着青岛航行。这是属于中国潜艇部队的奇迹。
而肖劲光也没有忘记3年前朱老总和他说的话。在航行结束之后,肖劲光给朱老总打去电话,谈起了3年前朱老总来海军基地视察的事情。当时朱老总对海军充满期望,充满了信心。而海军没有让朱老总失望,发展建设的越来越好。相信朱老总会感到欣慰与欢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