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蒋介石为何要处置四川军阀刘湘?刘湘的死因到底是什么?
在上个世纪的中国,如果你问哪儿最像是混世魔王的大本营,答案非四川莫属。
四川,一个被称作天府之国的地方,自然资源丰富得能让任何军阀都垂涎三尺。想当年,刘湘和刘文辉这对叔侄就是靠着互相推拉,最后稳坐四川江山。刘湘这哥们,从大清末年就开始混,见过的大风大浪比我们吃过的饭还多。
有一次,刘湘和刘文辉在一次家族聚会上讨论对策。
刘湘摸了摸胡子,说:“文辉啊,这四川太乱了,咱们得想个办法。”
刘文辉点点头:“叔叔,我看这么多军阀,不如咱们也搞个‘四川好声音’选秀,看谁最能打,咱们就支持谁。”
刘湘哈哈大笑:“那不行,最后肯定是选秀出来的都是咱们自己人。”
这俩人就这么一会儿开玩笑,一会儿又严肃布局。到了国民革命军兵临城下时,刘湘考虑到形势,又一次改换门庭,拜了蒋介石的码头。
他跟蒋介石说:“您看这四川,我也不想的,天天打架实在太累了,我看咱们合作怎么样?”
蒋介石看着这个老油条,心里暗想:“这老小子,还真是个活宝,今天拜我,明天说不定又拜别人。”
四川的混战就像一锅火锅,热闹非凡,各种味道都有。刘湘这种老江湖,能在这锅中保持不被烫伤,也算是一种本事。不过,这风云变幻的四川,最后还是被时间慢慢熬成了一锅历史的老汤,味道,只有历史才能品得出来。
02那时候的四川,说是个乱世好汉出的地方,真不为过。刘湘这位四川的草头王,凭借蒋介石那一大笔武器和军费,硬是从一堆军阀里脱颖而出,成了名副其实的大佬。这批武器足够让他的兵们从老套筒升级到手握好枪,士气和实力都上了一个大台阶。
1927年4月9日,刘湘一挥手,就开始了对共产党人的镇压。要说这个时候的四川,除了辣椒还有辣手刘湘。
刘文辉虽然和刘湘是一家人,但心里总盘算着怎么能在四川赢得更多的地盘。不过,他这人看谁都顺眼,谁都能拉拢做盟友,就是不爽蒋介石。
一次,刘文辉在家族聚会上和刘湘碰了个面,两人一边喝茶一边聊政治。
刘文辉说:“侄儿啊,你那后台我是不感冒,你要是能少靠靠蒋介石,多听听家里老一辈的意见,咱们刘家还能更团结。”
刘湘摸着下巴,笑着回答:“幺叔,我这是顺水推舟。现在四川稳了,不也是咱们刘家的福气嘛。”
最后,刘文辉败给了有蒋介石背书的刘湘,不得不退到西康去了。到了那儿,这位幺叔倒也识时务,没再和刘湘过不去,反而像个隐士一样治理西康,做起了地方的老大。
解放前夕,刘文辉突然从蒋介石那里翻脸,宣布起义,这一招真是让人刮目相看。他在起义时说的那句话:“与其为奸臣卖国,不如回头是岸。”这番话直到今天还被人们津津乐道。
刘文辉这个转变,可以说是从四川的乱局中找到了出路,最终也算是找到了自己的平静。
03后来,刘湘这位“四川王”可真是闹腾得不轻。从迷信道士,组建“天兵天将”,到成为南京政府的剿共总司令。
刘湘在自己的近卫军中加入了刘从云,一个道士当军师,这操作简直刷新了军阀操作的新高度。1931年,他还大手一挥,把这位刘神仙摆到了模范师的龙头位置,仿佛真的能召唤天兵天将似的。别的军阀拼枪炮,咱刘湘玩点新花样,搞点神兵神将的辅助,看看能不能从天而降点胜利。
到了与红四方面军的对抗上,刘湘这招似乎没那么灵了。他全力以赴地部署了六路围攻,可徐向前那边硬是不按常理出牌,刘湘这边的“神仙帮助”似乎也没起到什么作用,反而成了笑柄。
在一次战事会议上,刘湘无奈地对刘神仙说:“刘老师啊,你那些天兵天将都去哪儿了?怎么就咱们这儿吃瘪呢?”
刘神仙摇了摇头,神秘兮兮地说:“这可能是天意不容,要转运了,要转运!”
结果,屡次败北后,刘湘只好落寞地辞职,刘神仙也提出了请辞。可蒋介石对刘湘还是挺有情谊的,1933年重新组织四川省政府时,还把刘湘拉回来。
蒋介石在给刘湘的任命书里还加了一句:“老刘,你那神仙队伍先放一放,这次咱们还是多用点实际行动。”
刘湘拿着任命书,摸了摸鼻子,心想:“看来老蒋还是挺看得起我的,这次得少信些那些玄乎的,还是多做点真事实在。”
041934年,红军像一群脱缰的野马,横冲直撞闯进了贵州,把蒋介石急得够呛,连夜在地图上戳戳点点,嘴里念叨着:“这帮子人怎么就不按套路出牌呢?”说着,啪一拍桌子,命令薛岳带着中央军精锐死追不放,誓要把红军堵死在西南这块地盘上。
贵州的王家烈倒霉了,本来当着地方军阀,日子混得还算滋润,结果红军一进遵义,他直接被打得“连家门口的路都不认识了”。蒋介石一边拍拍他肩膀安慰:“别慌,别慌,有我呢。”一边眼睛一转,把他的兵权收了个干干净净,顺手在贵阳设了个“重庆委员长行营”,一副“谢谢你把贵州交出来”的架势。
这招把刘湘看得直皱眉头,心里盘算着:“哎哟喂,蒋老板这算盘打得比我家灶台上炒黄豆还响。这意思是贵州吃完了,接下来就该轮到四川了?”他冷笑了一声,心里那股子“不甘心”直接燃到了顶:“你派兵追红军行,我不拦着;但你要伸手到四川,那可不行。”
刘湘是什么人?土生土长的四川大地主,手里盘着西南大半壁江山,老百姓都喊他“刘大帅”,虽然跟中央政府眉来眼去好多年,但真要让中央军进四川,他是打死都不答应。于是,他立马四处联络四川的军头们,大家一拍桌子,统一战线:中央军,别想进四川半步。
蒋介石在贵阳收到消息,差点儿把茶杯摔了:“刘湘这小子,咋还不懂点政治觉悟?”但眼下红军跑得欢,他也没工夫跟刘湘死磕,只能先妥协,换个法子插手四川。他摆出一副“大家都是兄弟嘛”的架势,说:“这样吧,我不派军队,只派个军事参谋团去成都,给你们出出主意。”然后,还安排了个老熟人贺国光去当主任,意思就是:“老刘,你放心,人我都给你选好了,都是自己人。”
刘湘嘴上答应,心里却咯噔一下:“蒋老板的‘自己人’?呸,我咋这么不信呢?”
果然没多久,成都街头的风就不对了。军事参谋团一到,后脚跟着宪兵团,再后脚,军统的特务也“低调入驻”了。刘湘拿着望远镜在自家阳台上瞅着,心里直冷笑:“这不是狼进羊圈嘛!”转身跟手下人吐槽:“参谋团安全得还需要宪兵团护着,蒋老板当我们四川人是三岁小孩呢?”
将领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摊手苦笑:“老刘啊,这狼都进屋了,咱也只能眼睁睁看着它装羊。”
刘湘点了根烟,深吸了一口,摸了摸自己双鬓:“得了,让他插一把楔子吧,反正四川的地盘还是我的。”话虽这么说,他心里可一点儿不轻松,毕竟他也知道,蒋介石这人从来不会只伸一只手进来,下一步,说不定就要把整个四川捏在掌心了。
但这盘棋,他可不会这么容易让步。他嘴角一翘,望着远处渐渐亮起的成都夜色,心里琢磨着:“蒋老板,我让你一步,但你真以为,这局棋,我会一直按你的规矩下?”
接下来会怎么走?这就得看谁的棋路更深了……
051935年,红军进了四川,唱着“我们是工农红军,天下无敌手”,刘湘听着这歌词,心里直发毛,嘴上还硬撑:“天下无敌手?哎呦,口气不小,四川这块地儿,可不是说进就进的。”
可当他听说红军在金沙江上演了一出“浩浩荡荡过江龙”,差点没把茶碗摔了:“妈的,这不是来打酱油的,是真要吃大米的!”刘湘彻底坐不住了,赶紧给自己找了个理由,搬家,哦不,搬省政府——“撤,赶紧撤,去成都!”好像换个地方就能避免跟红军正面杠上。
红军这边口号喊得震天响:“打到成都吃大米!”刘湘听了直翻白眼,站在成都城墙上,望着远方深吸一口气:“来吧来吧,看谁吃谁的大米!”
结果,百丈关一战,红军确实没占到便宜。刘湘这才擦了擦额头的汗,心想:“还好还好,成都的大米还是我的。”
谁知,没等喘口气,蒋介石又来了。这位“老东家”走哪儿都不闲着,一边分化四川军阀,一边拉拢各路大佬,整个四川搅得像麻将桌一样热闹。你来我往,各种试探,刘湘也不傻,赶紧把自己的部队拆得零零碎碎,生怕被蒋介石这“军权回收机”给吃干抹净。
这年头,谁都信不过,刘湘捏着茶杯,看着一屋子人唇枪舌剑,跟身边的将领嘀咕:“你说这政治像不像打麻将?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张牌是啥,只能赌赌看。”
到了1936年,蒋介石为了表示对刘湘的“嘉勉”,给他封了个川康绥靖公署主任。刘湘接到任命书,那叫一个乐呵,对着镜子练习自己的仪表:“看看我这副奖章挂得怎么样?够不够将军的派头?”
谁知,西安事变一爆发,张学良又来电,刘湘立刻一本正经地表示:“我这人听命于南京,哪能乱来?”嘴上说得正义凛然,心里盘算的却是:这牌桌上到底谁会是最后赢家?
蒋介石回到南京后,听说刘湘这么“忠心耿耿”,心里比过年还高兴,一通夸奖,慰问电发得比战报还快,刘湘听着,嘴角都快咧到耳朵后头了。
整个事情下来,刘湘就像个麻将桌上的老油条,一会儿试探东风,一会儿盯着西风,硬是把四川这块地方握在了自己手里。乱世之中,能做到这一点,也真是不容易,毕竟政治这场牌局,比他在四川搞的小算盘要复杂多了。
061936年,四川人实在是看不惯那些横行霸道的日本浪人,干脆一人抄起家伙,来了一场“武术交流大会”,专门请小日本们练练手。这一拳下去,浪人们东倒西歪,四川街头硬是上演了一出“日寇飞行演练”,把人家打得连招呼都没来得及打,就灰头土脸地滚了。
国民政府一看,这不行啊,这么干下去,国际上咋交代?赶紧电令刘湘:“查!查办那些肇事分子!”
刘湘接到电报,眼皮都没抬一下,心想:“查个锤子查!我四川的人民,爱国心爆棚,打几个日本人怎么了?这要查了,我以后在四川还混不混?”于是他当场进入“高级太极模式”,一边回电报告:“正在查,正在查。”一边暗地里护着这些热血青年,生怕真让中央给收拾了。
事实证明,这决策很对。
因为没过多久,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刘湘一听可以正大光明地打日本人了,差点儿没当场把桌子拍碎。他往椅子上一靠,豪气干云地通电全国:“给我30万士兵,我再找你500万壮丁,再凑500万石粮食,保证让日本人有来无回!”这气势,蒋介石一看都愣了一下:“哎?这小子还真有点意思。”
于是,刘湘被任命为第七路军司令长官,整个人一下子精神焕发,整天站在训练场上看着壮丁们操练,心里跟喝了二两烧酒似的舒服。临走前,他还在重庆大声宣布:“只要敌人一天不滚出中国,我们川军就一天不回家!”说得战士们热血沸腾,个个都想上去跟鬼子拼命。
然后他还给蒋介石提了个建议:“老蒋啊,咱把首都搬到重庆来吧,这地方山高皇帝远,安全!”
蒋介石一听,觉得有道理,11月真的就把国民政府搬到了重庆,刘湘乐呵呵地带着部队杀向南京,心里那个骄傲啊,觉得自己这回可是为国立了大功。
可没想到,刚一出川,蒋介石这头老狐狸的算盘就啪啪作响,趁着他前脚刚走,后脚就开始重新划分战区。刘湘打前线呢,接到消息时差点儿一口气没喘上来:“妈的,老蒋你这不是坑爹呢吗?我这才一出川,你就把我的地盘给拆了!”
可这时候回头已经来不及了,他只能硬着头皮往战场上冲,心里暗暗琢磨:“行啊,老蒋,你把我兵权拆了,我就拿战绩说话,看你能把我怎么样!”
结果,还真别说,川军在前线打得那叫一个猛,鬼子被撕得满地找牙,硬是让刘湘这个“光杆司令”在历史上留了个响当当的名声。虽然后台被人拆了个干净,但前台这出戏,他还真是演到了极致。
于是,他站在阵前,看着硝烟滚滚的战场,心里琢磨着:“这场游戏,到底是谁在坑谁,还不一定呢……”
071937年,刘湘在南京躺医院里,一边喝药一边琢磨着抗日大业,心想着:“我刘某人这回可是全押了,川军一出,鬼子哭晕。”
谁成想,病床上刚吞下一口药,门口传来个倒霉催的消息:“刘先生,蒋委员长决定撤您的职……”
刘湘当时脸色就变了,本来胃疼得厉害,听完这话,直接疼上心口了。他一拍床沿:“啥?我特么正带兵打鬼子呢,你把我的职务给撤了?”
手底下的人全都屏住了呼吸,大气不敢喘,生怕这个时候再来点啥更刺激的消息。
刘湘越想越气,眼前一阵发黑,喉咙里涌上一口老血,直接喷了出去。周围人吓得直往后退,有个胆大的上去扶他:“刘先生,您别激动,万一……”
话没说完,就见刘湘又是一口血,接着喘了两下,最后爆发出人生最后的三声怒吼:“老蒋你坑我!老蒋你坑人!老蒋你坑死人了!”
然后,这位昔日的四川大佬,西北的狠角色,真就这么撒手人寰了。
病房里顿时鸦雀无声,医生护士看着眼前这场“史诗级气死事件”,谁也不敢动弹。这可是个传奇人物,就这么活活被气没了,连战争都没来得及打完。
蒋介石那边,听到这消息,表情复杂得很,心里想着:“这刘湘,死得够带劲儿啊,连个回旋的余地都不给。咱们毕竟是兄弟,他死了,我还得体面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