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险”成新坑,网约车司机花6000多元购买,理赔缩水超八成
天天网约车“统筹险”有多可恶,来看看今天这则案例。
2024年8月,网约车司机沈先生载客去往湖州的高速路上,与路面上的异物发生了碰撞。经交警认定,此次事故由沈先生全责。
随后,他向“保险公司”报案,对方业务要求去维修厂维修,但当8000元的维修费出来时,对方不愿意了,仅愿意承担1000元的维修费用。
由于保费承担上有分歧,沈先生的车直到现在还没有修,该事情也从去年8月一直拖到现在。在沈先生提供的“保单”中,他买的并非正规保险公司的车险,对方是一家太平XX(山西)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双方签订的是一份《机动车安全保障单》,保障费合计为6598.36元,保障种类涉及机动车第三者责任服务、机动车损失服务、机动车车上人员责任服务(司机、乘客)、医保外用药、免费道路救援5次等项目。
此外,对方还给沈先生了一份人保交强险,1000多元,加起来一共是8000多元的费用。
从沈先生提供的与该公司业务员的聊天记录上看,对方当时给他办理的业务有“交强险”“商业”字样,相关电子凭证上写的是“第三者责任保障”“司机责任保障”等字样,但没有提及“商业险”。
在媒体的帮助下,太平XX(山西)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也承认,其给沈先生的车辆上的是交通安全统筹,到现在该公司也是一直在正常赔付。
而沈先生则表示,之所以上这份险,是因为营运车辆找正规的保险公司,保费要贵很多。
贪小便宜吃大亏。像沈先生这样的网约车司机不在少数。
今年2月份,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4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点名“车辆统筹保险”投诉量激增。
而随着这类现象的增多,西安市在近期网约车监测信息的提示提醒方面指出,市场上存在非正规保险公司向网约车从业人员推介安全统筹业务,缴纳费用一般远低于正规商业保险。
“机动车辆安全统筹业务”(俗称“统筹险”)仅适用于运输企业内部互助行为,不属于正规保险业务,也不受《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保护,存在权益无法保障及收款公司“跑路”风险,建议广大从业者审慎甄别或选择。
面对沈先生个人的遭遇和官方的特意提示,你还会给自己的车辆上统筹险吗?欢迎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