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级演员冯远征的两会发言:流量明星的未来在于文化底蕴而非粉丝经济
他是荧幕上令人不寒而栗的家暴男“安嘉和”,也是舞台上塑造无数经典形象的国家一级演员。
他为人低调,与妻子相濡以沫几十年,却因一个角色被大众误解多年。
如今,他以人艺院长的身份,在两会上为流量演员们上了意义非凡的一课。
究竟是什么样的箴言,能让浮躁的娱乐圈为之一振?
冯远征塑造的“安嘉和”一角,可谓深入人心。
甚至在大街上,他都会被人指指点点,质问他为何打老婆。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连他的丈母娘都曾担心女儿受委屈,三天两头打电话询问。
媒体报道家暴事件时,也常常用他的照片做配图。
这种“深入人心”的误解,让冯远征哭笑不得,却又无可奈何。
但这恰恰证明了他精湛的演技,将一个反面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令人印象深刻。
生活中的冯远征却与“安嘉和”截然相反。
他与妻子梁丹妮因戏结缘,梁丹妮比他年长,且有过一段婚姻,但冯远征并不在意。
1993年,他们低调结婚,没有盛大的婚礼,只有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婚后生活并非一帆风顺,两人也曾有过争执,但他们彼此约定,绝不轻易说离婚。
他们选择丁克,并非不爱孩子,而是出于对彼此的关爱和对现实的考量。
梁丹妮曾因事业受挫一度消沉,冯远征始终陪伴左右,悉心照料,帮助她走出阴霾。
冯远征出生于军人家庭,却对跳伞和表演情有独钟。
他并非科班出身,却凭借对表演的热爱和天赋,在演艺道路上不断探索。
为了演好“安嘉和”,他深入研究角色心理,与剧组人员反复探讨,最终将这个角色演绎得入木三分。
这份敬业精神,正是许多流量演员所欠缺的。
近年来,冯远征不仅在演艺事业上取得了瞩目的成就,还担任了北京人艺院长和政协委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在今年的两会上,他针对流量演员的现状,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和建议。
他指出,一些流量演员过于依赖粉丝经济,缺乏文化底蕴,难以在演艺道路上走得长远。
他认为,演员最终拼的是文化素养,而非粉丝购买力。
他还谈到《哪吒2》的成功,认为其火爆并非偶然,而是源于精良的制作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
他呼吁流量演员要“停下来深造,提高演技”,不要被眼前的虚假繁荣所迷惑。
冯远征的这番话,无疑给当今浮躁的娱乐圈敲响了警钟。
正如老戏骨宁静所说,现在很多演员缺乏专业训练,没有系统学习过表演。
表演行业的学习出现了断代,这导致许多演员空有流量,却无法塑造出令人信服的角色。
冯远征的观点与宁静不谋而合,他们都看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
他们以老前辈的身份,对年轻演员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静下心来,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
冯远征在两会上谈到表演行业的学习断代问题,认为这是导致流量演员演技不足的重要原因。
他以自身为例,讲述了当年为了演好“安嘉和”所付出的努力。
他强调,演员要对角色负责,要深入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才能将角色演绎得真实可信。
他批评一些流量演员只顾追求流量和经济效益,忽视了对表演艺术的钻研,最终只会沦为昙花一现的“流星”。
冯远征的这番话,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有人赞同他的观点,认为流量演员确实需要提升文化素养和演技;也有人持不同意见,认为流量也是一种实力,粉丝经济也无可厚非。
那么,您对冯远征的观点有何看法?
流量明星的未来究竟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