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带货比软色情还严重,明星直言比演员更吸引人,它并不便宜
刷到一则新闻,“石榴姐”苑琼丹透露暂时息影,将挑战直播带货,她说了一个很真实的理由,“直播带货的酬劳比当演员吸引人。”
底下的评论让人看到了真实的一幕。
据港媒透露,苑琼丹坦言,这样可以摆脱当演员的不安全感。
可以说,苑琼丹是一个老牌的港星,在以往的时代中,港星的收入不容乐观,全靠精湛的演技和人气来过活,随后有不少港星到内陆工作,借助以往的名声赚钱。
只要你是一个有知名度的明星,就可以获得不少的经济收入,直接导致后来的网红文化兴起。
当经济下行的时候,我们能够看到,明星接戏和曝光度下降,这个时候出现直播带货风口,让明星再次拥有了暴富的机会。
有人戏称,直播带货一天相当于他一年的收入。
有人立即回怼,你一年赚钱有直播带货快?
说起直播带货,不得不提到头部主播,李佳琦曾经是一个名不经传的销售员,可是凭借着平台的推送和人气的爆火,让他成为人上人,才有那一场风波。
“这么多年了,工资涨没涨?”
“有没有认真工作”
直播带货重新塑造了普通人造福的梦想,它不再仅限于知识传播和技术的提升,更多的是以“家人们”为口号的卖货行为。
在明星和网红纷纷投入到直播带货之后,各大平台开始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不再推送其他视频,专注于推送带货信息,从而提高平台收入。
这只能导致一个情况,人为地塑造出直播带货的价格便宜,大家争先恐后地购买,甚至于分期付款,提前消费。
不知道有没有人刷到新晋的卖货主播“郑香香”,她的卖货形式是快速上下架,只要报名字就可以过了,丝毫没有讲解产品的必要。
而她的双十一战绩很惊人,“3天涨粉百万,7天卖出一个小目标”,只有她自己才知道,这场直播带货给她带来什么利润?
大家通过直播带货的本质是买到合适的价格,而24小时直播带货的网红是想赚更多的钱,至于平台抽成更是如此,这一切似乎走向一个令人担忧的局面。
我可以断定,直播带货的火热,短时间内富了一群人,长时间是对实体经济的打击。
郑香香爆火之后,有人在评论区指出,“你觉得很便宜的东西根本不会上车,上车的东西才是真正她想卖给你的。”
有购买过的人回应,他拍了一单之后,物流一直是显示揽件之中,揽件八天都没有更新,忍不了就直接退了。
我相信,很多人都是相信带货主播能够提供优惠和活动价格,可是只要到各个平台去搜索,大部分产品都是涨价后出售的。
这个情况并不少见,毕竟品牌要赚钱,网红要赚钱,背后的团队要赚钱,平台还要赚钱,我们从以往单一要去搜索的产品,成为连轴转的“优惠”一直呈现在我们面前,这是相当恐怖的一件事。
有专业人士将国内的购物平台进行统计,包括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抖音和快手,可以看出平台虽然增速放缓,但是还是依旧在提升,这离不开直播带来的红利。
这个数据与大部分人的生活是息息相关,可以预见的是,不少人都将线下购买的金额到网络上消费。
产品的质量并没有改变,只是平台通过调价和网红带货,营造出“产品更便宜”的错觉,这符合人性之中的懒惰,更将资金流入到特定的人群之中。
长此以往,线下门店被迫承担了消费者的观念改变,更多门店工作者因此面临失业,直播带货造成的影响远远没有印象中那么简单。
其中以家电和服装最为直接,以一个大型商场为例,周边的人在网购之后,对于实体店的购买欲望就会下降。
即便是大部分普通人只会购买一两件,之后实体店面临入不敷出的状况,有可能选择倒闭,门店工作人员失业。
我建议,直播带货可以继续,但是要限制带货的次数,以节日和周末的形式进行,让线上模式回归平静。
另外,直播带货出现产品问题,由团队和明星承担法律责任,积极维护消费者的权益,不能随意地提高产品价格,让消费者成为冤大头。
最后问一句,直播带货真的是让利给“家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