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不掉中国,那就扶持一个中国?美国看上了中国的这两个邻国

国际 04-30 阅读:22 评论:0

众所周知,一直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都在想方设法遏制中国的发展。

尤其是自从特朗普在第一个任期内对中国发起贸易战,提出与中国“脱钩断链”以来,美国这个霸权主义国家,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中国的打压。

只不过,随着贸易全球化的进程,以及中华民族复兴、崛起的大势所趋,使得美国的阴谋诡计纷纷以失败而告终。

特朗普与中国贸易脱钩

即便是近来美国总统特朗普以“对等关税”为借口,发起的旨在“围剿”中国的全球贸易战,现如今也因为中方的反制,而使得特朗普政府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由此可见,近十年来,美国对华的“收紧”政策,基本上是宣告落空。

只不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还给自己留了后手,即——在无法正面打压中国的情况下,那就扶持另外一个“中国”,如果扶持另外一个还不起作用,那就扶持两个。

特朗普

“扶持另外一个‘中国’”?这个想法看似有些可笑,但实际上,美国在过去几年时间里,正是按照这个想法部署的。

因为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看来,中国之所以能够在过去二三十年里“光速崛起”,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巨大的人口红利。

在西方国家的语境中,中国崛起,靠的既不是内在的体制驱动力,也不是日积月累的厚积薄发,而是吃了给发达国家做代工厂的福利。

中国制造业拥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链

诚然,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里,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之所以坐上了火箭,的确离不开制造业的蓬勃发展。

但这只是表面,中国并不是因为人口众多,才导致的制造业兴起,而是中国有着本来就包罗万象的民族底色,不是因为中国人民的勤劳勇敢,而是因为中国适应了贸易全球化的市场号召。

当然,对于美国来说,绝对看不到中国崛起的内核,而是自作聪明地认为,只要打压中国的制造业,或者将制造产能从中国转移,便可以制裁中国。

正是基于这个观念,美国才想要通过制造业转移的方式,扶持第二个,甚至是第三个中国。

其中,美国花大心思扶持的第二个“中国”,便是中国的邻国——印度。

而印度之所以能够被美国看中,离不开其高速增长的人口,以及在地缘政治上和中国以及中国周边国家千丝万缕的关系。

中印边境

实际上,自从特朗普第一任政府提出所谓的 “重返印太战略” 以来,美国政府对印度的战略定位就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要知道,在此之前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美国人都是看不起印度人的。

然而,自从中国开始逐渐崛起,美国政府便意识到在亚洲地区扶持一个能够与中国相对抗的国家的重要性。

美印

因此,从冷战时期的美国与印度的“非盟友关系”,到近些年拜登、特朗普政府提出的美印“关键伙伴关系”,美国政府对印度的扶持力度已经呈现出逐年加大的趋势。

而这一趋势,在 2020 年中印爆发的加勒万河谷边境冲突后,彻底迎来了“爆发点”,以至于外界谁都可能看出,美国对印度的战略倾斜已经是一项长期计划。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根据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报告,拜登政府对印度的军事援助在 2020-2024 年间整整增长了三倍之多,而美国与印度的科技合作项目也增加了四十多个,美印的双边贸易额更是突破了千亿美元。

尤其是在经济贸易领域,美国对印度的支持,已经不局限于投资,而是一种“慈父般”的关爱。

种种资料显示,在过去几年时间里,美国政府通过对印度的关税减免、投资引导以及贸易协定的方式,试图重新构建全球贸易供应链,进而将印度打造成能够全方位 “替代中国” 的制造业枢纽。

就在不久之前,美国副总统万斯火急火燎地访问印度,并且代表特朗普,宣布已经与印度总理莫迪谈判协定了关于美印贸易的 “路线图”,其中就涉及降低关税、增加美国农产品进口,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限制中国的贸易份额。

要知道,万斯赴印访问之际,可是特朗普刚刚宣布对全球国家加征“对等关税”,此时许多国家都在排队等着和美国进行贸易谈判,而特朗普政府去主动向印度抛出橄榄枝,其用意已经不言而喻。

除此之外,美国政府还在西方世界极力推动 “印太经济框架”,怂恿更多的国家将在中国投资的产业链,转移到印度,以此削弱中国的制造业出口。

除了印度之外,美国试图扶持的第二个国家同样是中国的邻国——越南。

虽然,在历史上美国和越南之间有过龃龉,但是美国为了打压中国,也将所谓的橄榄枝,抛向了越南。

尤其是自从2018 年中美开打贸易战以来,美国政府开始不遗余力地尝试将全球制造业枢纽从中国转移。

而越南,便因为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以及政治体制的灵活性,成为了美国试图扶持的另一个“复制中国”的对象。

根据官方的统计数据,在过去一整年时间里,越南对美国的出口额突破了历史新高,来到了1400亿美元,要知道,这个数字已经占据了越南去年GDP的三分之一。

与此同时,美国对越南的投资也正在逐年增长,投资领域则主要聚焦在半导体制造、纺织以及电子制造领域。

显而易见,美国已经将越南作为了除印度之外,第二个用来替代中国的“制造业工厂”。

只不过,无论是印度还是越南,都不可能复刻另一个中国,就如同迄今为止,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复刻美国一样。

因为,中国的崛起不仅是内因驱动、适应时代,而且更是有着厚重的民族底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