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赔光一家百年银行:魔鬼交易员的致命一击

社会 03-15 阅读:32 评论:0

巴林银行是英国老牌银行,与王室关系紧密,曾助力大英帝国打赢拿破仑战争,巴林家族获五个世袭爵位。但在1995年2月,它因亏损8.6亿英镑破产,仅以一英镑卖给荷兰国际集团。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魔鬼交易员致使其覆灭的故事。

平凡起点与机遇降临

故事的主角尼克・利森,与巴林家族的显赫地位相比,出身极为平凡。他没上过大学,18岁便踏入社会挣钱养家。在极为看重学历的金融圈,尼克的起点并不高。

但令人称奇的是,20岁时他竟进入了大名鼎鼎的大摩。在金融圈,拥有大摩或高盛的工作经历,那是相当厉害的资历。可进入大摩的尼克,对自己从事的期权期货清算工作并不满意。

金融机构岗位分前台交易员和后台清算岗,前台交易员负责决策交易,如决定买卖何种股票及数量;后台清算岗则按指令划转资金、完成股票交易。

尼克从事的清算工作,类似给交易员打下手,处于行业鄙视链底端。看着交易员动辄盈利数百万上千万,尼克满心羡慕,立志要成为一名交易员。

机会很快降临,巴林银行伦敦总行向尼克伸出橄榄枝。为尽快做出成绩,刚入职的尼克主动申请调到条件艰苦的印尼雅加达。

当时雅加达办事处刚成立,连办公室都未租下,员工都在酒店客房办公。由于印尼金融市场混乱,巴林银行在此投资亏损近1亿英镑,地下室堆满无人清点的票据和证券。

尼克凭借清算工作经验,接手这一烂摊子。经过半年多努力,他通过催收、转卖等操作,竟将1亿英镑亏损捞回9000万。巴林银行高层认为尼克是个人才,尤其在期权期货领域有出色能力,值得重点培养。

1991年底,巴林银行新加坡分行成立,年仅24岁的尼克被任命为新加坡分行期权期货业务总经理。新加坡拥有全亚洲第一家金融期货交易所,尼克独掌一方且手握大量资金,终于有了大展身手的机会。尼克后来在自传中提到,到新加坡上任让他体验到前所未有的从业快感。

错误账户与冒险开端

彼时,日本泡沫经济破裂,各路资本大肆做空日本股市。为救市并限制外资砸盘,日本交易所不断提高期货交易保证金。

因日经股指期货在日本和新加坡均可交易,提高保证金后做空资本转战新加坡,巴林银行新加坡分行业务量暴增,日成交量从3000次急剧上升到2万次。

新组建的分行员工多为新手,业务出错频繁,尼克每天向总行上报大量错误,总行做账不胜其烦。清算部负责人乔丹・鲍赛与尼克沟通后,决定为新加坡分行单独开设一个错误账户,即著名的88888账号,规定大错上报,小错由尼克在该账户自行处理。

虽然后来总行觉得此账户有安全隐患,口头通知停用,但未注销,这为巴林银行的覆灭埋下伏笔。

尼克手下交易员乔治,离婚后酗酒,将客户卖出100份合同指令错执行为买入100份,造成800万英镑巨额损失。若上报总行,整个新加坡团队及尼克的前途都将毁于一旦。

尼克为保住前途,想到被停用的888账号,决定将亏损藏入该账户,计划在月底总行查账前捞回亏损。巴林银行在期货市场采用套利策略,即在东京做空、新加坡做多以赚取差价,不承担股市涨跌风险,但套利机会有限、收益少,难以弥补800万亏空。

尼克于是大胆同时卖出日经225的看跌期权和看涨期权,采用跨式期权策略。若股市平稳,可赚取期权费;一旦股市大幅波动,无论涨跌,尼克都将损失惨重。

从1992年下半年起,日经指数历经两年多暴跌后逐渐稳住。尼克运气极佳,跨式期权策略在此时的日本股市大获成功,他不仅填补了亏空,还大赚一笔。

1992年和1993年,新加坡分行贡献了巴林银行全年盈利的10%,尼克获得巨额年终奖,成为全行盈利明星。这让尼克胆子越来越大,但靠运气赚的钱往往难以长久。

1994年,尼克投资屡屡失利,成为新加坡市场最大输家,全年净亏损2.08亿英镑。巴林银行股本仅4亿英镑,靠卖期权补亏空已无可能。

为应付总行审计,尼克开始伪造票据,捏造花旗银行5000万英镑存单和经纪商SLK的77.87亿日元应收票据。巴林银行管理漏洞百出,尼克既管前台又管后台,为其瞒报亏损、做假账提供了空间,且审计极不严格,尼克的假账从未被仔细核查。

就这样,尼克瞒过了1994年2亿多英镑的亏损,甚至虚报3000万英镑盈利,总行管理层对此十分满意,却不知两个月后银行即将破产。

孤注一掷与银行崩塌

面对巨额亏损,尼克孤注一掷,他看好日本股市,认为其被过度做空,迟早会反弹。为筹集足够保证金押注日经指数上涨,尼克编造各种借口从总行骗钱,称中东土豪因时差需垫付保证金、套利业务需走量等,前前后后从行里拿到近12亿美金。

1995年年初,尼克将所有资金投入日经225期货,赌日本股市上涨。然而命运弄人,他刚投入资金,日本神户就发生7.2级大地震。地震发生头几天,东京股市仅轻微下跌,部分建筑行业还出现上涨。

若此时尼克平仓,巴林银行或许还有转机,但他固执地认为地震对日本经济影响有限,继续买入。他不仅未平仓,还挪用客户保证金继续加注,持仓量惊人,其持有的期货期权市值近150亿美元,期货多头合约占全市场3月份合约的49%、6月份合约的24%,使巴林银行成为日本股市最大多头。

但神户作为日本重要工业区,地震导致停水断电、交通瘫痪,对日本经济冲击巨大,股市并未如尼克所料反转。1月27日,日本股市暴跌10%,一直下跌至当年7月4日,尼克账户亏损达8.3亿英镑,再无弥补可能。尼克留下一张写着 “i am sorry” 的便条后仓皇跑路。

在大地震发生40天后,有着233年辉煌历史、在全球范围内掌控270多亿英镑资产的巴林银行宣告倒闭。尼克很快在德国被捕,后在新加坡入狱6年。

2011年出狱后的尼克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没有1995年日本大地震,自己或许仍是银行高管,但巴林银行因管理漏洞多,即便没有他也可能破产。

在金融市场,类似尼克这样的魔鬼交易员并非个例。2008年法兴银行交易员科维尔做多欧洲股市,一次亏损71.6亿美元,约为尼克亏损额的10倍,不过法兴银行最终得以挽救;2011年瑞银交易员阿伯多利也一次亏掉20亿美元。

巴林银行的倒闭,深刻揭示了金融行业中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一个小小的决策失误与管理漏洞,都可能引发难以挽回的巨大灾难。

文本来源@春阳笔记 的视频内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