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古文献流传:存在一个“反常”现象,古希腊文明果然可疑
按照西方历史叙事,黑衣大食建立之后,采取博采诸家、兼容并蓄的文化政策,还建立全国性的综合学术机构——智慧宫,大量翻译古希腊、罗马、波斯、印度等典籍,这就是阿拉伯百年翻译运动。当然,尽管唐宋与波斯、阿拉伯商贸往来繁荣,但却一本没有流传到中国。
蒙古帝国西征之后,据说烧毁了文明的结晶——智慧宫,巧合的是,其他文献基本毁于一旦,唯独古希腊文献基本保留了下来,包括亚里士多德等著作,后来传到西方,才有辉煌璀璨的古希腊文明被重新发现。
这个被重新发现的古希腊文明,到底是真是假,近十年来在中国争议很大,有人认为这是西方构建的伪史不可信,有人反诘承认古希腊优秀很难吗?对此,阿拉伯的一个反常记录文献的现象,或可揭开所谓古希腊文明的真相。
谈论正文之前,先讲一讲《道德经》。如今,我们通常阅读的道德经,其实不完全是老子思想,因为道德经被增删过。以郭店楚简、马王堆帛书、传世道德经看,老子道德经至少在战国、汉初被增删过,不知道谁增删的。
就中国文献看,先秦到汉初时,少数文献被后人不注明的增删内容,总体还是保持原文风貌。汉代之后,变得越来越规范,一般采取注释的方式解释典籍;还有一些论述,引用他人分析时会注明,比如水经注里不少就引用其他文献或他人的,但都有注明出处。
总之,中国古代文献比较规范,时间、作者、引用了什么等都比较清晰,不会胡乱篡改前人书籍,但阿拉伯文献却并非如此,下以《道里邦国志》为例。
《道里邦国志》是9世纪的阿拉伯地理学作品,目前所知最早的阿拉伯地理学著作,该书的宋岘翻译本的前言部分,有北大历史学教授张广达的论述,其中一段指出:
《道里邦国志》中译本前言,张广达指出:以《诸国志》《道里邦国志》为著作标题的阿拉伯地理学家往往以修订、增补前辈的同类编纂物作为自己的著作。这一批编纂家递相变前贤的著述为自己的著述,有时连书名也沿用不变。这样的做法在当时并不认为是剽窃攘夺。我们必须随时留意,阿拉伯地理文献的许多记载并不一定与作者同时代,我们必须随时随地仔细区分抄袭来的内容的时代和作者自己增补的内容的年代。
更为糟糕的是,在抄袭时,“他们经常不注意指明不同时期的文献史料的年份,不声明前人记载的年代”,说明这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于是,这么做的后果,至少就会出现两个严重问题:
其一是抄来的内容,无论是前贤的,还是其他国家的,都会变成自己的作品,由此就会出现亚里士多德一样的什么都懂的“集大成者”。
其二是作者自己增补的内容,很容易就被混淆为更古老的内容,比如如果唐宋时的中国人、用唐宋时的地理知识篡改汉代《地理志》,还不更改书名,也不注明情况,那么会有什么效果?现代中国人大概会感慨汉代人地理认知非常了不起吧!
需要注意的是,《道里邦国志》只是其中之一,阿拉伯很多文献都存在这一问题,比如雅古特《地名辞典》比伊本·法德兰晚了三个世纪,但因为文中没有注明时间,且胡乱抄袭,导致后人误以为“哈瓦利吉派”宗教从7世纪一直活跃到13世纪。也就是说,基于文献问题导致的很多历史错误,现在根本就搞不清。
既然如此,阿拉伯人会如实客观的翻译古希腊文献,并在随后400余年内,对它没有一丝一毫的改动,然后保持完好、打包送给西方?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以其习惯而言,一代又一代人会在其基础上不停的增删,最终形成与12世纪认知水平大致相符的文本。我们可以看到,古希腊文明非常先进,其中很多可以媲美12世纪左右,原因或许就在于此。
以上说的是阿拉伯,其实西方大致也是如此。其他暂且不谈,就说明代意大利传教士艾儒略撰的中文地理书《职方外纪》中:1844年版《职方外纪》有“如德亚:古名拂菻,又名大秦,唐贞观年中曾以经像来宾,有景教流行碑刻可考”这么一句,但明朝版本中却神奇的没有这一句,为何?若是后人添加,理应予以注明,为何不明确注明?
总之,即便西方历史叙事中“阿拉伯传承了古希腊文献”是真实历史,但按照阿拉伯人的习惯,大概率也会在翻译与修订过程中增补很多内容,导致其与原汁原味的古希腊文献大不相同,即存在二次、乃至三次或四次创作的问题。其实,阿拉伯与古希腊社会、语言等不同,因此阿拉伯人翻译的时候,就必然会出现二次创作。
综上,以阿拉伯情况看,即便古希腊文明文献存在,大概率也是不同时代的层累地造,后人在原文上不停的增删,甚至直接编撰书籍,冠以古希腊名人的名头,故而导致古希腊文明存在超出时代水平、违背时代生产力逻辑、且与考古严重不对称等等问题。
当然,不排除古希腊典籍主要是阿拉伯人根据汇总各国知识编辑而成,最终传到欧洲之后,全部被冠以“古希腊”的名字。
上个世纪,顾颉刚提出“层累地造说”,以此理论质疑中国古史,但以西方历史而言,或许更需要“层累地造说”进行系统质疑吧!
最后,阿拉伯人传承古希腊文献,然后再传到欧洲,这是西方关于古希腊文献流传的主流叙事。但通过上文可知,这种流传下的古希腊文献,已经不可能原汁原味了。
但问题是,既然已非原汁原味,那么以此来解释古希腊文明等,显然就存在问题。比如,破译古埃及文与楔形文字时,都是以古希腊文献上的专有名词为突破口,即把希腊古典作家著作中保留的读音分解成字母,再把具体字母与具体的死文字符号对号入座,由此破译这两种死文字。但如何确保古希腊文献中专有名词的读音还是原汁原味的呢?
因此,近些年掀起质疑西方历史的风潮,根本上说不是因为民族自豪感或其他什么情绪,而是西方历史本身疑点实在太多,违背常理之处实在太多,这样的历史不引起大家质疑才怪。
网友评论
-
2024-12-01 14:34:35
在历史的长河中,一段鲜为人知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深刻揭露了某西方势力如何通过不正当手段,窃取华夏的科技智慧。这些势力不仅利用盗取的知识打造先进武器装备,意图对华夏发起攻击,以掠夺其宝贵的财富、文物、文献及人力资源,更隐藏了欧洲众多大学兴起的背后故事。这段历史揭示了这些学府如何抄袭、翻译并伪造源自中华的科技文献,将这些通过盗取、掠夺、诈骗得来的科技资料转化为西方人能够阅读、理解的内容,进而融入西方文明科技体系。更为恶劣的是,他们还杜撰人物,将这些成果伪称为自己的发明。在那个时代,前往大明帝国的传教士们活动频繁,他们或许正是这一系列不正当行为的幕后推手。令人震惊的是,诸如牛顿、亚里士多德、阿基米德、伽利略、达芬奇等西方历史上著名的科学家,竟被认为是那个时代伪造的人物。甚至爱因斯坦,也被指出领导了一支精英团队,致力于破译和借鉴华夏科技文献的深邃内容。每当团队在解析文献上取得突破,其成果往往被外界误认为是爱因斯坦个人智慧的结晶,而背后翻译团队的辛勤协作却鲜为人知。特别是关于牛顿的存在,历史记载中充满了疑点。所谓的牛顿,实际上可能并不存在,他只是为了抄袭华夏科技而杜撰出来的虚构人物。
-
2025-04-05 14:35:18
全民参与全民普及西史辨伪行动,全民讲科学信科学,一起揭穿西方伪史![笑着哭]
-
2025-04-25 13:02:39
没有考古证据啊
-
2025-04-05 14:32:51
全民参与全民普及西史辨伪正本清源工作,人人讲科学,为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尽一份力!我们生活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历史重回正本!
-
2024-08-30 16:21:26
经典伪史论发炎[点赞]
-
2025-04-25 13:01:51
你这个当代黑格尔[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