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就当上军长,毛主席初次见他,好奇道:堂堂军长为何拿长枪?

历史 04-30 阅读:51 评论:0

1935年6月,在翻越了白雪皑皑的夹金山之后,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的先头部队,在懋功胜利会师。

很快,毛主席在驻地,接见了红四方面军的高级干部。在会面时,一位年仅23岁的年轻军长,引起了毛主席的注意,他英姿飒爽腰板挺直,拿着一支长枪。

红军会师后联欢

按照军中惯例,官越大武器越短,因为多在后方指挥。于是,毛主席好奇地问道:“你已经是堂堂军长了,怎么还像小战士一样拿着长枪呢?”

徐向前见状,便帮忙解释了一句,毛主席听后大为赞赏。

这位年轻的军长,便是程世才,1912年出生于湖北省大悟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因为家庭过于贫困饥寒交迫,所以他也没有机会读书上学,他的童年少年,都是在不停的劳碌中度过,时常受地主的打骂欺压。

程世才

这样的生活,让他对地主阶级无比憎恶,渴望有反抗的机会。

1930年,程世才18岁。这一年,蒋介石正在忙着中原大战,红四方面军则趁着这个机会,在鄂豫皖边区大力开拓根据地。

程世才的家乡因此成了苏区。眼看着红军在这里打土豪分田地,给他们宣传未来人人有地种的《土地法大纲》,他的心中,就像在寒冬里升起了一轮炽烈的太阳。于是,他带着几个同乡,翻越了五座山头,找到红军队伍参军了。

加入红军不久,因为作战勇猛,他很快便从一个新兵蛋子,就升为了排长。

到1930年10月下旬,中原大战打完了,蒋介石腾出了功夫和兵力,便立刻调转枪口开始围剿红军。

那是1931年初,红4军发起了新集战斗。这个新集,位于河南信阳的光山县。三面环山一面临水,还有6米高的坚固城墙,都是条石所砌,城头还架了炮,要拿下绝非易事。

果然,进攻开始后,数次强攻都拿不下,云梯根本就架不起来,于是决定坑道爆破。坑道爆破,除了秘密挖坑道,将数百斤的炸药运送到城下,同时也离不开爬城队的配合。

这一次,程世才自告奋勇,带着爬城突击队从后山悬崖上迂回行动。当时正值冬季,悬崖上的滴水,都冻成了冰碴子,程世才嘴里咬着一把尖刀,在黎明的昏暗中徒手攀登绝壁。当日下午,城墙被炸开了四米宽的口子。

战斗过后,徐海东特地要求让“攀崖的那小子”当连长,从此,程世才开启了他威震八方的“夜老虎”之路---------

程世才

1932年10月,因为红四方面军在第四次反围剿中接连失利,被迫放弃了鄂豫皖根据地,越过平汉线开始向西转移。此次原本的打算,是转到鄂豫边去蹲一蹲,等有了机会,再杀个“回马枪”重回旧地。

蒋军穷追不舍。在平汉路附近,红73师,就与敌人激战了3个小时,总算将敌人击退,大军继续转移。蒋介石发现四方面军的主力,要跳出他的包围圈了,马上便增派兵力。卫立煌、蒋伏生、胡宗南等将领,率领共计9个师50多个团20万大军,三面包抄围攻,在湖北的枣阳市平林镇新集,又一次“新集战斗”打响。

10倍于我的敌人,又累又饿被三面围攻,这是绝无仅有的恶战!

敌众我寡,若能占领有利地势,也能扭转一下局势。在新集西南十多里的地方,有个乌头观,不但地势险要,而且有些山寨能建工事,是此战的战略要地。

但乌头观,反倒让敌军给先行抢占了,这一下,10倍的敌人还占有地利火力优势,红四方面军因此全局吃紧。

这一战,便折损了红31团林维权与红33团吴云山两位团长,连10师的师长王宏坤也身受重伤。

在如此不利的形势下,程世才靠着一柄大刀,冲杀在最前面,手起刀落一刀一个。战士们受到他的鼓舞,也是士气大振,最后杀出了一条血路,打开了全军突围的通道。

当大部分战士突围出去,程世才却昏死在敌人的阵地上,他全身多处受伤,是被用担架抬出去的。

这一战,红11师的政委李先念,对他大为赞赏,让他做了红33团的团长与政委。这一年,程世才仅仅只有20岁。

到1932年底,红四方面军总算来到了川陕边境,并且,很快就解放了通江、南江、巴中3县,创建起川陕苏区。

蒋介石自然不愿意红军在此坐大,很快,他便又想到了办法。

四川有个军阀田颂尧,刚刚跟刘文辉争地盘打输了,正是垂头丧气之时。蒋介石给他去电,封了一个川陕边区“剿匪”督办,还拨了20万大洋100万发子弹,另派4架飞机助阵。

这田松尧,仿佛一下子找到了希望,很快便点兵6万,准备对红军“三路围攻”。

在这一战中,程世才立下了不世大功。

因为敌军左翼贪功冒进,程世才发现后,向总部请示:想带一个团,绕到敌后,截住敌人这13个团,将他们全部歼灭!

这个想法,实在大胆,不过徐向前同意了,还表示非常有战略眼光。

就这样,程世才带领着红33团,冒着倾盆大雨穿越深山老林,用大刀硬生生砍出一条路,绕到了敌后。

下着大雨隔着深山老林,敌人是怎么也想不到红军会来到自己身后,凌晨4时,就在他们睡梦正酣时,红33团突然发起进攻。

敌人手忙脚乱,全军趁机展开大反攻,这13个团果真被全部歼灭,共25000多人。这便是空山坝大捷,此战让红军在川北站稳了脚跟。

因为屡立奇功,程世才因此成为徐向前的爱将。1933年7月,红四方面军进行整编,红11师扩编为红30军,程世才担任了第88师的师长兼政委,一年后升为副军长,到1935年初,他已经是红30军的军长了。

23岁当上军长,放眼全军也是寥寥,这本来就极为引人注目,他又走到哪里,都喜欢拿上一杆长枪。因此毛主席第一次见他,便会好奇地问出这个问题。

当时徐向前在侧,便解释说:“他虽然当了军长,但冲锋陷阵还是喜欢抢在前面,因此长枪不离手。”

程世才听了,笑着拍拍了枪托,说道:“这样撤退时我还能在最后面,长枪顺手,没子弹了还能拼大刀。”

程世才

军长当完前锋当后卫,程世才实在勇猛无敌,因此李先念评价他说:“程世才气势夺人,身先士卒,一往无前-------就像出山的猛虎。”

所谓“强将手下无弱兵”,此后,程世才又打过许多大仗硬仗,赢得了许多胜利。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90年病逝,享年78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