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摆摊遇刁难被垃圾桶围挡,多方回应引关注
近日,一起发生在安徽合肥市黉街附近的摆摊纠纷事件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一位网友爆料,自己在缴纳了 300 元摊位管理费后,却遭到管理人员的刁难,摊位更是被四个垃圾桶团团围住,生意被迫中断。
事件经过:缴费后仍遭恶意刁难从网友发布的多段视频中可以清晰看到,她的摊位被垃圾桶紧紧包围,而在此之前,她并未收到任何相关通知。当她向管理人员询问情况时,一名穿浅绿色短袖的男性管理人员态度极为恶劣,坚称她没有交费。但网友出示的转账截图显示,她早在 4 月 6 日就已支付了 300 元,转账备注明确为摊位管理费。
此后,该男性管理人员不仅叫来多名身着蓝色工作背心的人员阻挠网友摆摊,还直接将垃圾桶围堵在摊位前。甚至还对网友称 “听话,哥会给你安排好的,不要得罪人”,并要求网友删除拍摄的视频。
多方回应:责任主体仍存争议4 月 28 日,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应急和城市管理局工作人员回应称,已针对此事展开调查,视频中态度恶劣的工作人员并非城管。当天下午,该局行政执法处工作人员进一步表示,处长已去了解具体情况,涉事男子可能是磨店社区工作人员,摊群点由社区管理。
然而,当记者向磨店社区管委会了解情况时,办公室工作人员称不知情,并表示黉街旁摆摊应由黉街商业综合体的物业公司管理。而黉街商业街物业管理公司工作人员则表示,视频中的事发地在商业街外马路边,不属于商业街管辖范围。各部门之间的回应,使得责任主体变得模糊不清。
此类摆摊管理冲突事件并非个例。此前,在山东某村,村支书竟用高压水枪驱赶商贩,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引发众怒。在山西也曾出现干部故意刁难群众办事的情况,严重影响了政府部门在群众心中的形象。还有在部分地方,管理者利用 “默许摆摊” 的政策,将公共空间变为敛财工具,向摊主收取所谓的 “管理费”,却不提供正规票据,一旦摊主提出异议,便会遭到各种刁难。
事件反思与总结从这起事件以及过往的类似案例来看,基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一方面,部分基层管理者权力来源模糊、身份不明,却肆意滥用权力,将 “管理” 异化为 “压制”,严重损害了群众的利益。另一方面,相关部门之间职责划分不清晰,遇事相互推诿,导致问题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对于摊主而言,在面临此类不公待遇时,往往处于弱势地位,维权难度极大。而要改变这种现状,一方面需要加强对基层管理队伍的规范与监督,明确权力边界,杜绝权力寻租和滥用的现象;另一方面,要清晰界定各部门职责,建立高效的协调机制,避免出现管理真空或相互推诿的情况。同时,也应畅通群众的维权渠道,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唯有如此,才能构建和谐有序的城市管理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