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启动“电影进校园”项目,落实“电影之城”计划
在上海这座充满文化底蕴与创新活力的城市,电影一直占据着独特的地位。近日,一项备受关注的“电影进校园”项目正式启动,成为上海落实“电影之城”三年行动计划的重要一步,为校园文化和电影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4月2日,上海市“电影进校园”项目启动会在上海市实验小学长兴分校召开,主题为“光影承载梦想,佳作润育童心” 。该项目深入贯彻《教育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影视教育的指导意见》,旨在充分发挥优秀影片在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影视教育工作。
上海电影市场长期领跑全国,电影票房、放映场次、观影人次、影院数量等数据多年稳居全国城市首位 。为推动电影高质量发展,上海发布了《弘扬城市精神 打造电影之城 上海市电影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 - 2026)》 。“电影进校园”便是其中培育电影之城生态的关键举措,通过提升公益放映水准,与商业放映形成互补,丰富电影放映的“毛细血管”,培育未来电影的潜在观众。
在试点工作中,上海市实验小学长兴分校已取得显著成效。学校将影视教育纳入五育融合发展规划,构建了如《雷锋》《我本是高山》《一条红领巾》等主题鲜明的观影课程体系 。同时,创立“微影创工坊”,师生携手创作了《非遗里的中国》《擦黑板超能力》等十余部微影视作品 。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学生的创造力,也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多元发展。
目前,崇明区内已有覆盖11个街镇的22所中小学安装“电影进校园”专业设备并投入使用 。预计未来五年,超33万人次师生不出校园,就能观看1650场版权合法、种类多样、实效性强的电影影片 。这些影片涵盖了多种类型,包括红色主题、科普教育、成长励志等,满足不同年龄段学生的需求。
“电影进校园”的实施方式丰富多样。各试点学校精心挑选“校园片单”,构建立体化电影美育课程,导入各方资源,并结合电影内容开展各类青少年活动 。例如,有的学校会在观影后组织学生进行影评写作、主题演讲,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电影传达的价值观;有的学校则会邀请电影制作人员走进校园,举办讲座,分享电影制作背后的故事,激发学生对电影艺术的兴趣。
对于学生而言,“电影进校园”项目意义非凡。优秀电影作品能拓宽学生视野,让他们领略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文化与生活。比如,观看历史题材电影,学生可穿越时空,感受历史的厚重;观看科幻电影,能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好奇与探索欲望 。电影中的人物故事还能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和价值观,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勇敢、善良、坚持等美好品质。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电影进校园”对上海“电影之城”建设意义重大。它有助于在年轻一代中普及电影文化,培养未来的电影观众和电影人才 。当孩子们从小接触优秀电影,对电影产生热爱,未来他们就可能成为电影产业的忠实支持者,甚至投身电影创作、制作、发行等领域,为电影产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未来,上海各区将结合属地特色,加强部门联动,创新合作模式,复制推广“电影进校园”工作经验 。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该项目将吸引更多学生喜爱电影、思考电影,营造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良好氛围,为上海“电影之城”建设添砖加瓦,让电影文化在校园中生根发芽,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