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屏后起之秀——vivo X200 Pro mini,能否干翻老师傅小米15?

科技 03-28 阅读:778 评论:3

论国内机圈小屏是何时开始流行的?那就不得不提到小米了,作为国产小屏最先吃螃蟹的手机厂商,从21年发布会雷军那句:“正式对标苹果,向苹果学习”从而端出的小米12,至如今的小米15,已经整整迭代了5款。

在这期间,其他厂商迟迟没有动身,然而从去年年底国产小屏旗舰开始逐渐冒泡,再次承接起小屏接力棒的则是蓝厂的vivo X200 Pro mini。

那么作为小屏后起之秀的vivo X200 Pro mini,且还是初代产品,能否在综合体验上胜过深耕小屏多年经验的小米15呢?不妨跟着鲁Sir的视角往下看~

手感PK:愣头青 vs 老师傅?

为什么小屏机器逐渐开始复兴?鲁Sir认为逃不出“手感”二字。先把它两的身材数据摆上来。

vivo X200 Pro mini和小米15的屏幕尺寸,都要比iPhone16 Pro的6.3英寸大那么一丢丢;两者重量与机身三围极为接近,均70mm出头的窄机身,都有一手掌握的安全感。不过当你往细了看,才能看出深耕小屏多年的老师傅和初出茅庐的小师傅的区别。

中框处理上,小米15中框弧度经过三代打磨,如今采用“中框包后盖”的讨巧设计,鲁Sir形容下手感就是:圆润如鹅卵石,单手握持仿佛“掌心托玉”。

vivo直角中框就略微显得有些“果味”拉满了,相对小米15比较硬朗,裸机握久了难免虎口处会隐隐作痛。

另外相机Deco的设计及位置,也会对小屏机的握持手感造成一定影响。尽管小米15的相机Deco占地面积相较上代14有所加大,不过放在背板左上角,且凸起处做了类似当年OPPO Find X3火山口的斜坡,就算挡食指,也不会很硌手。

反观vivo的中置大圆环,略微有点“握持刺客”的意思,不论竖握、横握,食指可能随时被迫与镜头“贴贴”,戴壳或许能弥补些手感劣势,但整体手感,依然不如小米15。

鲁Sir总结一波:小米深耕小屏市场多年,深谙“小屏≠无脑缩小”。vivo X200 Pro mini为了差异化强行上潜望长焦,导致镜头模组侵占握持空间,暴露了“初入江湖”的青涩。

屏幕对决:抽奖还是躺赢?

对于小屏党的第二刚需,鲁Sir认为:屏幕不仅得小,且素质不能差。

最基础的屏幕亮度,小米15开启阳光屏模式后,手动最高亮度和X200 Pro mini几乎五五开,而全局激发亮度,vivo的1855nit堪比“闪光弹”,小米依旧保守派。

屏幕基材部分,小米华星光电,vivo则是京东方、维信诺混用,同样是1.5K分辨率,vivo细看文字边缘,精细度表现一般,总给我一种比较糊的感觉,咱不确定是否抽中了维信诺,并且目前也无法通过拨号盘输入*#225#查询屏幕供应商。

针对小屏,各位可能还会忽略掉的一点,那就是屏幕显示内容的密度,这主要体现在文字内容上。鲁Sir就拿公众号文章举例,手机字号均为默认的前提下,小米15默认字体间距会小一些,因此同屏显示的文字密度更高,甚至比蓝厂大杯X200 Pro的内容还要多。

就整个屏幕表现而言,vivo相较小米除了全局激发亮度占优,其它对比方面还是略逊一筹,尤其在最直观的屏幕清晰度,次像素渲染算法可能需要升一升级?

影像Battle:蔡司魔法 vs 徕卡滤镜

提到影像,那就不得不提一下此前vivo被曝的眩光问题了,不是我给vivo洗,同样极限光照场景下,小米同样有眩光,只是眩光形状有别。

从相机纸面参数看,X200 Pro mini的主摄是X200 Pro同款索尼LYT-818,后缀加上Pro的底气大概也是来源于此,而且配有3倍光变的潜望长焦。

小米15这边,相比上代14明显挤牙膏,仅有长焦从JN1升级成换皮JN5,至于呼声很高的潜望能否在小米16身上看到,也是未知数。。。

参数过完,咱直接进样张。首先是主摄表现,第一组傍晚背光场景,从真实还原度分析,vivo成片更接近肉眼观感,而小米15徕卡滤镜“德味”浓郁,整体亮度偏暗,算法感觉介入过猛了,不过也有不少人心水这类风格。

长焦方面,vivo的潜望长焦优势更加明显,不论是光学变焦还是10倍数码变焦,图片经过放大后,前一张路飞的疤痕细节以及后一张招牌文字的阴影处理均优于小米。

鲁Sir认为vivo下放大杯同款主摄,以及塞入潜望,靠小屏也有旗舰影像来打出差异化,这步棋还是走对了,顺便还能鞭策下小米的下一代小屏影像进步。

性能&续航:天玑逆袭 vs 小米开摆?

对于分别搭载骁龙8至尊和天玑9400的两者来说,性能再上《原神》对比,几乎没法拉开差距,索性直接上《崩铁》黄金的时刻跑图。

画质手动全高的场景下,vivo平均帧率竟然仅45.6,功耗来到6.41W,数毛之后才发现vivo崩铁最高画质下的分辨率是994P。似乎目前天玑9400平台这边的崩铁都会把游戏分辨率900P往上,此前鲁Sir测试过的Find X8 Pro也是如此。

那鲁Sir不得不尽力控制变量,把X200 Pro mini画质降一档,此时分辨率来到与小米接近的773P,平均帧率上涨至59.2帧,帧率更高的同时,功耗、温度都成功反杀小米15,小米在小屏机上的性能释放属实太拉。。。

与性能强相关的续航部分,依旧采用三小时续航模型惯例,拥有更大电池的X200 Pro mini,续航稍强一些,测试结束前台电量剩余73%。

另外咱还加项测试了它两低电量短时间内的快速回血速度,两者有线充电功率为相同的90W,实际从1%起充20分钟结束,前台显示电量都超过50%,补能速度极为接近。

小米对骁龙的调校趋于保守,或许是为机身轻薄化妥协;vivo凭借对天玑炉火纯青的调校,性能、续航在小屏之争中呈现出小幅越级的姿态。

系统玄学:澎湃OS偶发Bug真顶不住

最后咱们再聊聊的系统,OriginOS和澎湃OS应该怎么选,犹豫一秒都算我输。

就暂且不说澎湃OS在此前鲁大师系统流畅度实测中,名次位于OriginOS之后。

鲁Sir在体验过程中,什么应用闪退、掉帧、米家打开设备无响应等,基本是偶发性bug,你也预测不到它下一次会在什么时刻出Bug,当然相比起初代澎湃OS,流畅度还是飞跃了不少,米家生态联动也是其独门优势。

切到vivo橘子系统,不仅稳定度好一些,而且“偷师”灵动岛的原子通知,实用性拉满,验证码、外卖、打车、听歌等精简信息,均会有所呈现。

刀法对决:阉割的艺术,谁更狠?

小屏机受限于体积,必须在“堆料”与“手感”间走钢丝。X200 Pro mini选择“影像越级,其他阉割”,小米15则坚持“均衡无明显短板”,背后是两家公司对用户需求的截然不同理解。

vivo的三连砍:

超声波指纹→短焦指纹。

USB 2.0→2024年还敢用?

无线充电30W→隔壁50W!

小米15这边呢也不算阉割,或许本就没考虑过上潜望长焦,只望小米能做到“下次一定”。

最终裁决:小屏机皇的“一体两面”

vivo X200 Pro mini给鲁Sir的感觉,像极了班里那个“偏科天才”,影像、续航、性能亮眼,手感、屏幕、周边配置却一点不Pro,“长焦刚需党”倒是挺合适。

老师傅小米15的确称得上未拉满的“六边形战士”,无明显短板,长焦和系统显然被vivo偷了波家,适合啥啥都要或者米系生态铁粉。

回到文章开头那个问题,鲁Sir认为,X200 Pro mini作为小屏市场的后起之秀,综合体验终归是不及小米15的,不过为了打出差异化,它安排了小米三代都没有上的潜望,为了让用户有购买欲,直接在名字里带上了Pro,蓝厂初代小屏则能端上这样的作品,功底还是在线的,况且说不定下一代X300 Pro mini会打磨得更强呢?

最后鲁Sir再来波灵魂拷问,小屏旗舰的终极形态,你觉得是“极致轻薄”,还是“小却全能”呢?

网友评论

精彩评论
  • 2025-04-01 17:21:03

    要是让我在这两款选,肯定闭眼选vivo蓝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