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价格过山车,李张遭遇谁买单?

推荐 04-07 阅读:0 评论:0

"酒店涨价比翻书还快?"重庆李女士的遭遇戳破了在线预订平台的"价格魔术"。3月12日晚,她预订合肥某艺术公寓时,两晚房价分别是276元和268元。20分钟后想再续住一晚,价格却蹿到417元,涨幅超过50%!更离谱的是,酒店明明还有十多间空房,却硬说"市场行情变化"。

。这出"价格过山车"并非孤例。贵州张女士为考编订房,190元的订单半小时后被涨到260元,客服竟建议她取消重订。合着消费者成了"韭菜",平台酒店合演"双簧",专割手慢的?

业内人士道出玄机:酒店调价早有一套"算法"。入住率低时低价引流,订满一半就坐地起价。小型酒店人工操盘,大型酒店系统自动触发。旺季房型、演唱会周边、考点附近,全是涨价"重灾区"。某平台工作人员甚至理直气壮:"暑期旺季调价正常,低价房只是促销手段。"

正常?怕是对"正常"有什么误解。消费者用真金白银投票,换来的却是"大数据杀熟"的套路。专家说得委婉:"影响行业形象",潜台词分明是"砸自家招牌"。当价格波动比股市还刺激,谁还敢放心订房?

更可气的是,酒店把责任推给"市场规律",却绝口不提自身吃相难看。真要按市场来,怎么不见淡季降价?怎么不见空房优惠?合着"市场"是只许涨不许跌的单行道?

这种"算法宰客"的套路,该治治了。监管部门不能装聋作哑,平台不能装傻充愣,消费者更不能任人宰割。要么明码标价童叟无欺,要么公示调价规则接受监督。毕竟,酒店卖的不只是床位,更是信誉;平台赚的不仅是佣金,更是口碑。

下次遇到"瞬间涨价",不妨多留个心眼:截图留存证据,要求平台介入,必要时向消协投诉。咱们的钱不是大风刮来的,不能让黑心算法给算计了。记住,消费者团结起来,才能让市场真正透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