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委剑指‘面子工程’:三河市强制统一招牌颜色遭通报

社会 04-28 阅读:425 评论:0

2024年7月,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个别领导干部为打造“学院风、国际化”城市形象,在未充分征求民意、未科学论证的情况下,出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导则》,要求广告牌匾“除国际国内连锁品牌外,禁用红、蓝、黑三色作为底色或字样”。2025年4月,三河市城管部门以“百日攻坚”行动为名,强制要求商户更换招牌颜色,导致1800余块招牌被强制改色,甚至医院红十字标志、消防标识等公共设施也被涂改。例如,蜜雪冰城等连锁品牌招牌被统一改为绿色,引发舆论强烈批评。

政策制定者主观臆断色彩要求(如“红色代表火,让人亢奋烦躁”),忽视商户经营需求。餐饮、零售行业常用红色被禁用,商户被迫承担额外成本,部分店铺因招牌与品牌主色调不符导致客流量锐减。

城管部门未提供财政补贴或缓冲期,通过高频督查、罚款威胁强行推进整改,激化基层矛盾。部分商户自行涂改招牌,甚至出现“消防车被P图成绿色”的谣言,事件发酵后,三河市委、市政府未及时回应,推诿称“文件未下发、先行一步”,直至中纪委介入才启动追责。

三河市委主要负责人付顺义被免职,廊坊市纪委监委对涉事部门负责人立案审查,后续将依规依纪处理,自4月17日起,三河市泃阳镇政府通知商户可恢复原色招牌,由政府承担换色费用。蜜雪冰城、肯德基等连锁品牌已陆续恢复红色招牌,制定《商户牌匾设置负面清单》,仅禁止违法违规内容,不再限制颜色、字体;建立“吹哨报到”机制,要求基层部门24小时内响应商户诉求.

三河“牌匾改色事件”暴露出基层治理中权力任性、脱离实际的深层问题。中纪委的通报不仅是对个案的处理,更是对形式主义顽疾的警示。未来需通过科学决策、透明监督与长效机制,平衡城市形象与民生需求,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