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戏弄女性”后,字典“孩子是累赘”又引争议,家长懵了

教育 04-09 阅读:19 评论:0

一家长很困惑,她觉得孩子字典上关于“累赘”一词造句不合适,一些网友还举出了类似的例子,结果引发了激烈的讨论。家长出示的这本字典上,对“累赘”“一词造句为“孩子小,成了累赘”,换句话就是“孩子小是累赘”。

这句话结构完整,表意明白,造句符合词典释义,在语法和语义上没有问题。

家长认为这句话在情感色彩和伦理表达上不够合适,带贬义倾向,是对孩子价值的否定。家长的看法是可以举“正常”点的的例子,比如“啃老族会成为父母的累赘”“他说要好好努力减轻家庭的压力,而不能成为家庭的累赘”。家长懵了:难不成我要告诉孩子,他是麻烦,是累赘?对于这样的举例,有的网友也觉得不可思议,感觉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在告诉看见这句话的所有小孩“你们是你们爸妈的累赘”,相当于官方说所有小孩都是累赘了,甚至怀疑这本字典是盗版的了,不适合小孩用。

一个网友也质疑字典上对“戏弄”的举例造句,觉得后面直接跟“女性”不合适,容易被人误解为对女性的歧视。其实这个之前网上讨论过。但也有人也有不同的看法。

为什么呢?因为字典举的例子只是语法正确的句子而已,并不带有任何主观感情色彩,世界上本来就存在这种说法,并不代表字典就支持这种说法,我也可以造句说“我反对男性用爱的名义玩弄女性”,只是这个短语出现的频率较高,字典就会把他收录进来,要是全部规避了,孩子反而可能会因为接受得不全面而形成错误认知。还有,字典举例后,家长和老师应该进一步去引导和教育,而不是让字典去改,其实这些负面的话大多出自负面情绪的人,在语言当中我们不能否认这些内容的存在,如果字典和教材都刻意规避,这部分内容被主观忽略的话,对孩子来说不是一件好事。大家各抒己见,各说各有理。

这是又一个版本的字典,上面就没有“戏弄女性”这个举例。一般来说,字典例句通常会避免举具有主观情感倾向的句子,更倾向使用中性或普遍认可的表述,比如“行李太多,成了累赘”。字典编纂如果注意例句的普适性,那么应该可以避免引发误解或争议。在实际使用中,我们还要根据语境理解词语,并选择更恰当的表达方式。大家怎么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