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68岁花200万给继子,如今我生病要10万,他媳妇让我走

情感 03-25 阅读:19 评论:0

她茫然地走在街上,不知不觉就到了阿龙家楼下。四年前,她倾尽所有,两百万积蓄像流水般哗哗地用来买了这套房子,只为给继子阿龙一个安稳的家。当时阿龙站在宽敞明亮的客厅里,笑容灿烂地对她说:“妈,以后这就是您养老的地方了。”  这承诺,如今听来却像是一个讽刺的玩笑。

王阿姨犹豫了很久,颤抖着手拨通了阿龙的电话。电话接通了,阿龙的声音听起来有些疲惫。她鼓起勇气,说出了自己的病情和所需的费用。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然后是支支吾吾的解释,孩子早教班的费用,房贷的压力……紧接着,儿媳小美尖锐的声音插了进来:“又来要钱?”  王阿姨的心像被针扎了一下,她匆匆挂断了电话,秋风仿佛瞬间变得更加凛冽,吹得她瑟瑟发抖。

二十年前的画面涌上心头。那时,老张带着年幼的阿龙来到她家。失去独生女的她,内心一片荒芜。老张的真诚和阿龙的懂事,像一丝阳光照进了她灰暗的世界。她把阿龙视如己出,将所有的爱都倾注在这个孩子身上,像呵护一株幼苗般,希望他能茁壮成长。老张临终前,紧紧握着她的手,嘱托她照顾好阿龙。她含泪答应,将这份承诺深深地刻在了心里。

后来的日子里,她尽心尽力地扮演好母亲的角色。阿龙结婚时,她包了个大红包,看着阿龙抱着她说:“妈,您就是我亲妈!”,那一刻,她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母亲。孙子出生后,她不辞辛劳地熬了一个月的月子餐,看着小家伙甜甜的笑容,她觉得一切都值得。她就像一只老母鸡,用自己的羽翼守护着这个家,倾其所有,毫无保留。

可是,现实却给了她沉重的一击。两百万,足够一个普通家庭过上舒适的生活,足够支付她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生活费用。可是,这些钱在她需要帮助的时候,却像泥牛入海,杳无音讯。她想起几年前,邻居家的老李,也是拿出所有积蓄给儿子买了房,结果儿子儿媳却以各种理由不让他搬进去住,最后老李只能在出租屋里孤独终老。而她,如今也要步老李的后尘了吗?

第二天,小美发来一条信息,建议她去养老院,理由是他们房贷压力大。看着这条冰冷的信息,王阿姨的心彻底凉了。她想起了前段时间看到的一则新闻,一位老人把房子过户给儿子后,却被儿子赶出了家门,最终只能流落街头。她不禁打了个寒颤,难道这就是她的未来吗?

她拖着沉重的步伐来到社区服务中心,向李主任咨询养老院的情况。李主任很关心她,帮她联系了一家条件不错的养老院。入住养老院后,生活变得平淡而规律。每天早上六点起床,七点吃早餐,然后去小花园晒太阳,午饭后下棋,晚饭后看看电视。护工小张对她很好,总是偷偷给她加一个鸡蛋。虽然生活平静,但她内心深处却始终有一股挥之不去的悲伤。她像一艘漂泊在海上的孤舟,失去了方向,也失去了港湾。

一个月后,她去医院复查,结果显示肿瘤是良性的,手术费用也只需要三万块。她松了一口气,庆幸自己这些年的积蓄还够用。那天晚上,她做了一个梦,梦见老张站在床边,轻声说:“老伴,苦了你了。”她摇摇头说:“我不苦,就是对不起你,没教好阿龙。”

第二天,她去取钱的时候,发现卡里多了二十万。是阿龙打过来的。电话里,阿龙的声音哽咽着向她道歉,说前一天去养老院看她,看到她熟睡的样子,想起了这些年她对自己的好,心里充满了愧疚。他让她搬回家住,小美那边他会处理。

王阿姨拒绝了。养老院的生活虽然平淡,但也让她感到一丝自在。她像一只受伤的小鸟,需要一个安静的角落疗伤。她对阿龙说:“不用了,这里挺好的。你们要照顾孩子,我在这里反而自在。”

放下电话,她望着窗外金色的梧桐树,心中百感交集。隔壁床的王奶奶笑着说:“儿女都像风筝,放得太紧容易断线,放得太松又怕飞远。” 王阿姨点点头,是啊,亲情就像一场赌注,你永远不知道会赢还是会输。但她不后悔自己的付出,因为在付出的那一刻,她是真心实意的,她相信这世界上,总有一些东西是永恒的,比如亲情,比如爱。

重阳节那天,护工小张给她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白粥,里面还卧着一个荷包蛋。王阿姨心里涌起一股暖流,生活就是这样,即使充满了苦涩,也会有一些甜蜜的瞬间,让你觉得人间值得。她想,等手术后,她要去给老张扫墓,告诉他,她一切都好,让他不用担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