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茶、夏茶和秋茶的判别

推荐 04-28 阅读:12 评论:0

不同的季节,气候条件不一。不论哪一种茶类,不同季节所采摘的鲜叶加工成的茶叶品质都会产生较明显的差异,这是茶树体内新陈代谢在合成茶叶有效成分的生化过程中,受到外界条件变化的结果。

春天雨水充沛,气温温和,加上茶树经过一个冬季的休眠,根部积累了丰富的养分,使得春季茶树生长特别旺盛,春梢芽叶肥厚,色泽翠绿,叶质柔软,幼嫩芽叶毫毛多,与茶叶品质形成有关的有效成分,如氨基酸、可溶性果胶、维生素C和芳香油含量富集,不仅使绿茶滋味醇厚鲜美,香气浓郁,而且保健作用更佳。因此,春茶,特别是早期春茶往往是一年中茶叶品质最好的时期。大部分名茶,诸如高级龙井、碧螺春、开化龙顶、黄山毛峰、君山银针、白毫银针、顾渚紫笋等,都是由春茶早期的幼嫩芽叶经精细加工而成的。所以,在我国历代文献中都有“以春茶为贵”的记载。

夏天天气炎热,雨水少,茶树新梢生长迅速,持嫩性差,芽叶易于老化,芽头瘦小,叶质薄硬。夏季茶树碳代谢旺盛,茶多酚、纤维素、花青素(具有苦味)含量增加,而对茶叶品质形成有利的氨基酸、可溶性果胶、维生素C和芳香油等的含量明显下降,茶汤的水浸出物含量减少,因此,夏茶滋味单薄而苦涩,香气平平,特别是对绿茶来说,夏季是一年中品质最差的季节。

秋天气候介于春夏之间,茶树经过春夏两季的生长、采摘,茶树体内的营养成分相对减少,茶树生长迅速放慢,叶张大小不一。但秋季雨水增多,气温降低,自然条件朝着有利于茶叶品质形成的方向发展,因此,秋茶,特别是晚秋茶,茶叶品质有较大的改善。秋茶品质的改善,表现最为突出的是秋茶的香气,据分析,每100克鲜叶干重,春茶的芳香油含量有2.8毫克,夏茶含有2.4毫克,秋茶含有4.0毫克。芳香油是茶叶中各种芳香物质

的总量,是形成茶叶香气的基础。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秋季往往能生产出香气较好的茶叶。秋茶品质虽比夏茶有所改善,在香气上可能会有较突出的表现,但总的品质决比不上春茶。

春、夏、秋茶有时也可结合偶尔夹杂在茶叶中的茶、果来判断,如果发现有茶树幼果,估计鲜果大小近似绿豆那么大,可以判为春茶,因为茶树通常在9~11月开花受精,春茶期间正是幼果成长之际。若茶果大小已有黄豆般大小,可以判断为夏茶。到秋茶时,茶果已长成似桂圆般大小,一般不易混杂在茶叶中,但茶树在7~8月间花蕾已经形成,9月开始出现开花盛期,因此,凡在茶叶中混有花蕾、花杂者,可判其为秋茶。当然,夹杂在其中的东西不能作为判别春、夏、秋茶的百分之百的依据,还应根据茶叶的外形、香气等进行综合分析,方可避免片面性。

春、夏、秋茶的品质差异主要是由气候条件引起的,因此,在高山地区和纬度较高的北部地区春、夏、秋季之间温差变化较小的地方,春、夏、秋茶的品质差异相对要小。

茶类之间,就红茶而言,由于夏季茶树中茶多酚含量上升,有利于红茶的发酵,形成更多茶红色素和茶黄色素,使红茶的干茶和茶汤色泽更为红亮,滋味更具刺激性。然而,由于氨基酸、可溶性果胶等有效成分的减少,夏季红茶的滋味不如春季红茶醇厚鲜爽。

本文来源:图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留言告知删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