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小丑2: 双重幻想》| 拥抱阴影
致 独一无二的你

只有穿透阴影才能走向更真实的自我。
对阴影的理解与接纳意味着走向更健康的状态。
◆ ◆ ◆ ◆
想看《小丑2:双重幻想》是因为之前有位来访提过,影片中主人公Author的双重人格和幻想及悲剧性的命运让他觉得很有思考意义。我没有看,自然在咨询中没有谈论过多的电影细节。但那一次,我们谈到了“想要被关注”的议题-不自觉地需要很努力地牺牲一些东西才能换到自己想要的关注。
究竟是怎样的角色,让来访在主人公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看到了那个卑微的,需要用自己特别的不舒适去换取别人的爱与关心的人格?带着这样的好奇,对《小丑2》充满了期待。
不知道是期待过高,还是花了钱看要关注性价比,这部影片带给人的整体感觉很混乱。尤其是动辄就要用歌舞呈现荒诞幻想的镜头,打断了深度思考的节奏,音乐在这里并没有起到真正渲染情绪的作用。Lady gaga(扮演心理学背景的哈莉)的出场也并没有因此而给电影增色。厌倦了肤浅的歌舞表演形式,也被无厘头的情节搞得很混乱。

但也许这也是混乱的精神世界的状态,电影本身也是在用象征的方式呈现一种精神上的无序。尽管我们的生命里有高歌,但也不是人人都喜欢音乐。有时我们的生命里还会出现像Author那样的不合时宜的大笑,有俗语“伸手不打笑脸人”,但往往不被喜欢、不被理解的笑会被当成一个遭人厌恶的把柄。
电影承接第一部,小丑Author在精神失控、第二人格占主导的状态下枪杀了5个人。小丑因暴力被捕,但也收获了一批信徒。无论是狱中还是狱外,有一批人以各种方式支持着小丑的英雄化行为,也有一批人以严苛而坚决的态度想要至他于死地。但无论是谁,他们看到的都是作为小丑的人格,而不是Author-这个带着狂笑症、从小被欺负、被嘲笑、被抛弃的底层人民。
第二部中,在等待精神鉴定与死刑审判的过程中,小丑于狱中遇到了真正关心他的律师,也迷恋上了疯狂地激发他第二人格显现的心理学研究生哈莉。两个人错乱的精神状态产生了复杂的情感,在歌舞中表达着对现实世界的逃离,在奔向英雄主义的狂热中,哈莉利用Author的心理特点一直在煽动他的情绪。成为小丑的Author自我不断膨胀,开除了自己的律师,坐在了自我辩护的位置上。当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疯狂暴力时,他开始自我觉醒。善良的Author觉得这并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他想要变得自信,想要别人喜欢他,想要获得被尊重,但不是通过被推到献祭者的位置上,也不是通过煽动社会情绪而让世界变得更糟糕。这个世界对他并不友好,但他无意于主动地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周围的人。
最后,Author获得了自我救赎,但他并没有因此而获得世界的救赎。哈莉所谓的“爱”是一场骗局,是在自我偏执与疯狂的路上导演的一场宏大的英雄式叙事。众人所谓的“支持”也只是满足了他们夸大的自我的幻想。当Author选择了只是做他自己,而不是小丑时,哈莉抛弃了他,崇拜者刺杀了他,他倒在血泊中,真正成为了一场闹剧的献祭者。

Author这个可怜的角色,一生都在追求被接纳、被喜欢。天生残疾的他,即使是最亲的母亲也不能接纳他,称他的笑是“愚蠢的笑”,打击着他成为喜剧演员的梦想。身边除了嘲笑讽刺他的人,便是打压欺凌他的人。即便在公交车上,他想要逗不开心的小男孩笑,也被众人嫌弃。那张主动递上来的注明他有精神疾患的小卡片并没有保护他,反正成了公开歧视他的一张名片。
这个社会是多么地冷漠!在Author的生命里不曾遇到善待他的人。这让我们不得不反思:难道被现代医学诊断为精神疾病的人就应该被歧视,被不公平对待?
所谓的“不正常”只不过是多数人对少数人的裁决。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对立统一的,有光明就有黑暗,有善良就有邪恶,有积极就有消极。无论是在社会中,还是在我们的人格中,总有一些不受欢迎的、不被允许的、不能代谢的、被压抑或被隐藏不分。这些不能光明地展现的部分,就是阴影。在集体中,那些所谓的精神患者在帮我们大多数人承担着社会的阴影;在家族中,那些呈现出症状的人在帮看似更健康的人承担着家庭的阴影;而在人格中,那个被隐藏起来的所谓邪恶的部分在帮个体承担着阴影。如果按照荣格派心理分析的理解,我们应该拥抱阴影,整合阴影,只有穿透阴影才能走向更真实的自我。对阴影的理解与接纳意味着走向更健康的状态。

不幸的是,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政府安排的公益心理咨询师不能理解深受痛苦折磨的Author,狱中有心理学头脑的哈莉只想拉着Author满足自己的幻想,而至伦理于不顾。最应该理解Author的人却没有伸出善良的援助之手,多么讽刺!暗示着这个社会有多少徒有专业能力,虚有其表,而没有对生命最深切关怀的人!
没有人真正看到Author这个人的存在。唯有公益女律师,当看到狱卒们撑着五颜六色的伞,而Author被磅礴大雨淋湿时,忍不住把自己的衣服披在他身上,那一刻是充满了温度的时候,但仅此而已,一个人的力量太薄弱。电影为什么会安排一个女律师?也许在暗示阴性力量的薄弱。阴性力量要成长,成为创造性的力量,必然要经过一个创伤的阶段,在创伤中愈合,并获得新生。Author经历了一个与自己的律师分离、独立、觉醒的过程。
Author的内在觉醒了,但现实中却仍有千百个重创等待着他,将他支离破碎。多么具有讽刺性!但生命总是无常的,结局也不一定总是美好的!多少有些伤感和残忍,但这就是现实!
英雄总会倒下,如论在舞台上挥舞多久,离开时,那不过是一具肉身,与大众毫无差别的肉身。
◆ ◆ ◆ ◆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