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的孩子请假一个月,复学后,三天两头的请假怎么办?
作为一名专注于青少年家庭教育的从业者,我见过太多家长带着焦虑的心情来找我求助:“孩子初一开始频繁请假,刚复学没几天又开始喊头痛、肚子痛,三天两头不想去学校。我们该怎么帮他呢?”面对孩子的厌学和逃避行为,很多家长感到束手无策甚至心力交瘁。
其实,孩子频繁请假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原因。与其简单地批评或催促他去上学,不如静下心来思考:为什么复学后孩子还会如此抗拒?如何帮助他真正走出低谷、重新爱上学习?
孩子复学后为什么会“三天两头请假”?
1. 厌倦学校的氛围
很多孩子在休学或请假期间逐渐与学校生活脱离,复学后发现跟不上进度、融入不了课堂节奏,甚至感到压抑和不适应。这种情况下,他们可能会用“请假”来逃避面对学习压力。
2. 学习动力不足
有的孩子对学科内容失去了兴趣,觉得学习枯燥无味,甚至认为自己“没必要上学”。这种心态容易让他们通过频繁请假的方式来表达不满或逃避责任。
3. 心理因素
厌学情绪一旦形成,可能会伴随焦虑、自责等负面情绪。复学后,孩子可能因为担心被老师批评、害怕同学异样眼光而选择再次请假,甚至陷入“请-复-请”的恶性循环。
4. 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长对孩子的期待过高,或是对孩子复学后的表现要求过于严格,也可能让孩子感到压力山大。这种情况下,孩子可能会通过请假来缓解紧张的家庭关系。

家长容易陷入的几个误区
1. 简单批评或威胁
很多家长看到孩子频繁请假,第一反应可能是责备甚至威胁:“再这样下去,你将来怎么办?”这种做法只会让孩子感到更加焦虑,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2. 忽视情绪需求
部分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而忽视了他们内心的感受。事实上,孩子复学后可能需要更多的情感支持和心理引导,而不是简单地“棍子+胡萝卜”。
3. 过度保护或放任
有些家长担心孩子复学会受挫,选择一味纵容,甚至帮他向学校请假。这种做法虽然短期内缓解了矛盾,但长期来看只会让孩子更加逃避现实。

如何帮助初一的孩子走出低谷?
1. 倾听共情:帮助孩子找到“出口”
家长要先放下“指责”的心态,多问为什么:“复学后你觉得学校生活跟不上了吗?”“请假的时候你心里是什么感受?”通过倾听,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和支持。
2. 逐步融入:重建孩子的学习信心
可以尝试从少量的学习任务开始,比如每天完成一个小目标(如复习两页课本)。同时,适当鼓励孩子参加一些感兴趣的活动(如社团、体育锻炼),帮助他们找回对校园生活的兴趣。
3. 建立信任沟通
家长要主动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困难。同时,也要让孩子感受到家校之间的支持是统一的。例如:“老师说你最近在数学课上表现不错,我非常为你骄傲!”
4. 耐心陪伴:帮助孩子走出舒适区
复学后的适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家长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当孩子又开始喊“请假”的时候,不要立刻妥协,而是尝试引导他思考:“你觉得现在请假是不是最好的选择?我们可以一起想办法解决困难。”

免费领取《复学七步指南》,让孩子重新爱上学习
看到孩子因为厌学而频繁请假,家长的心情一定非常焦急。我们完全理解您的感受!为了帮助更多家庭解决类似的困扰,我们根据15年的家庭教育经验,整理出了这本《复学七步指南》电子书。
这本书包含了针对青少年厌学、逃避学校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案,包括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重建学习动力、如何应对心理压力等实用方法。如果您希望了解更多关于帮助孩子走出低谷的方法,请在评论区留言或私信【7】,我们将免费为您提供这份宝贵资源!

复学后的“三天两头请假”不是终点,而是重新找到方向的一个契机。让我们以耐心和理解为起点,帮助孩子逐步走出低谷、重新爱上学习!期待与您一起努力,为孩子的未来创造更多希望!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欢迎转发给更多有需要的家长,并在评论区留言分享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