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了么一站点两名连襟骑手先后猝死 工伤认定遭拒 家属曝死亡细节
在山东枣庄呀,出了一件让人特别揪心的惨事:两个外卖小哥在短短半个月的时间里先后没了,这消息一出来,大伙全都呆住了。


他们不光是同一个站点上班的同事,而且还是亲戚关系呢,一个是姐夫,一个是妹夫。

这事情的起因瞅着挺平常的,可却让人心里猛地一揪。
46 岁的梁军,在 4 月 23 号工作的时候,突然心脏骤停,就这么在忙活着工作的时候一下子倒下了。

才过了仅仅 10 天,47 岁的袁鹏在上班的路上因为心脏骤停去世了。

他们的死因和去世的时间这么巧,这到底是偶然呀?还是外卖这个行业高压环境导致的悲剧的一个小缩影呢?
梁军的工作模式经常是“上一天一夜,歇一天,再上一天一夜”,这夜班的强度可大了去了。
4 月 22 日晚上下班以后,因为过度疲劳就在路边短暂地歇了会儿,第二天还坚持去上班,最后猝死了。
袁鹏生前最后三天(5月1日-3日)每天在线的时间超过 11 个小时,5 月 3 号完成了 70 单,平均下来每一单的收入才只有 4.2 元。
春节就只休息 1 天,要是请假就得扣 200 元的全勤奖,就连妹夫(梁军)的丧事,袁鹏仅仅请了两天假。



袁鹏有三个孩子,梁军有俩孩子,家里的经济状况困难得让人忍不住心酸。袁文的妻子每个月工资也就一两千,家里还背着 60 万往上的债务;梁军为了能给家里多挣点钱,甚至还兼职养鱼塘,拼了命地赚钱,就想减轻家里的艰难处境。

为了养活家里人,他们差不多把能想到的办法都用尽了,哪怕身心都已经快撑不住了。
但是当骑手猝死的时候,家属不光没能拿到保险赔偿,就连理赔的明细和合同都没瞧见。


像这样的情况实际上并不少见,在 2021 年,北京也出现过类似的悲剧,平台就只给了 2000 元的“人道费用”,而当时骑手的家庭几乎没得到啥经济方面的帮助。
更让人来气的是,平台借着“众包协议”把骑手的劳动关系给弄得模糊不清,把他们注册成“个体工商户”,把劳动关系伪装成“商业合作”,就这样来逃避本该承担的责任。
饿了么曾经宣称要投入 2 亿元用来保障骑手的权益,像防疲劳机制和社保试点啥的,但是家属到现在也没得到有效的回应。

5月12日,枣庄12345热线表示职能部门已介入调查!

法律专家指明了,这种“去劳动关系化”使得骑手掉进了维权的大坑里,工伤认定可难了。
网友们都纷纷提出了疑问,好多人开始琢磨“勤劳致富”这个传统的观念,觉得在如今这个发展很快的社会里,光靠个人使劲儿已经没法应对这么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了。
有网友直接说道:“每天工作 11 个小时,难道自己也会变成下一个累垮的人?”这些话,背后是在呼吁平台承担责任,也表现出了人们对自己工作环境和生活状况的深深担忧。
有网友分享了自己的经历,说:“我跑过一天小象超市,哎呀,真是把人当成机器使啊!人还在外面没回来呢,在半路上,单子就进来了,要求半个小时送达,跟催命似的。不知不觉就开始给车子加速,拼命地跑。

我个人觉得吧,一天得工作 11 个小时以上,就算是机器人那也得累趴下呀,所以这个职业本身就存在好多不合理的地方。但是呢,回过头来说,外卖员家里有老人得赡养,有孩子得抚养,都急着用钱呢,根本没法停下,只能靠着自己的身体去赚钱。可要是身体垮了,甚至把命都丢了,那其他的一切都没用,这个问题真得好好寻思寻思。
在平常的生活里,我快递收得多一些,外卖基本不怎么点。就算我们这儿的中通以前出现过爆仓、延时,快递员不干了,经常拿不到快递,甚至还有发错地方的情况,我也没去投诉过。
这几天看了《北上》,对快递员、外卖员的工作和他们的不容易才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互联网在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让一些人富起来了,也让一些人做出了牺牲。当然啦,这不是互联网的错,而是企业家、经营者、从业者、消费者的问题。
希望这里面所有的人,包括你和我,都能根据自己的情况,有爱心、有关心、有宽容的心,爱别人、爱自己,一起建立一个和谐美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