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间当作朋友》:时间无法管理,管理自己,实现高效自我成长

正能量 05-01 阅读:0 评论:0

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不会因为贫富或地位的差距而有所不同。一天就只有24个小时,对谁都一样。

可有的人看起来很高效,能做许多事;有的人却浑浑噩噩,浪费了太多的时间。

李笑来在《把时间当作朋友》中,给我们提供了详细的如何感知时间以及如何管理自己提高做事的效率的方法。

🌱感知时间

实际上,我们对时间并没有太多的感知,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在做事途中,会情不自禁地拿起手机刷刷短视频,看看消息,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流逝。

之后我们又开始懊悔不已。宝贵的时间就这样在日复一日中被浪费掉了。

李笑来在书中给我们提了一个很好的建议来感知时间的流逝——记录时间开销。

就像记账本一样,每天记录自己的时间日志,每一个时间段在做什么。比如早上7点起床后,洗漱5分钟,吃早餐半小时,看书一个小时……

每一天回顾前一天的时间日志,再在每一周回顾上一周的时间日志。通过这种方式知道自己的时间都花在了哪里,避免时间的过度浪费,而且会使自身对时间的感知越来越精确。

🌱马上行动

1、估算时间:感知到时间的可贵,然后在做任何任务的时候先根据任务的熟悉程度估算完成的时间。

2、及时行动:只要做事就一定会出问题,这是现实,遇到困难时,心平气和地面对,这是生活的常态。重要的是开始行动,现在就开始!

3、直面困难:效率低下,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回避困难。而这些困难往往是积累经验的起点,甚至是唯一的起点。

那些看起来很努力却效率低下的人,实际上都只在做简单的事。比如看起来很努力成绩却很差的学生。我们必须要控制这种逃避的倾向。

合理的时间安排是:迅速做完简单的部分,把节省出来的时间放在困难部分的处理上。

4、关注步骤:我们可以把任务不停地细分拆解,越具体越好,直到每个小任务都可以由一个人独立完成。这样的习惯会使一个人变得现实、踏实。

5、并行串行:把所有的任务用笔写下来,然后分辨出简单机械的和非机械的任务。比如说坐地铁和看书,一个机械,一个非机械,两个可以搭配起来同时进行,提高效率。

6、列表:制作列表会使我们做事井井有条,并保证自己不会白白浪费时间,避免遗漏。列表一旦开始运作,就一定要执行到底。

7、流程,我们面临的绝大多数任务都是重复性的,遇到重复性任务时,先将其做完一次,然后马上总结整理,搞清流程,再进一步实践,把它变成闭着眼睛也能做好的事。

8、预演:只有前期准备充分,才能在实际执行任务时有出色的表现。

9、验收:即在我们做事之前,拿出纸和笔,写下每一个预定的验收标准。任务完成时按验收标准对照一下,就会让我们注意更多的细节,进行更多的思考,并不由自主地更为专注。

时间日志真是了不起的创想,以前只知道用记账本来记录自己的开销,通过这样的方式控制花钱。现在可以同理用来控制时间的浪费。

在不浪费时间的基础上,立刻行动,直面困难,做好时间预算,开始前做好准备,任务结束后总结、整理流程。通过验收看完成质量。实现完美闭环。

“精确感知时间,了解自己,想尽一切办法使自己及自己的行为与时间合拍——与时间做朋友。”这无疑是自我成长最高效的路径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