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败退西安到底有多悲惨!让我们看看手下十大名将结局就知道
1644年那会儿,李自成在西安,刚让刘芳亮带着兵马去帮渭南,结果没多久就收到消息说渭南没了,李鸿基也战死了。李自成看完信儿,大哭起来,喊着:“鸿基没了,就像老天把我这左膀右臂给摘了啊!”
马上下令,给鸿基追加谥号为武烈太子。就在这时,又有消息传来:阿济格带着大军,从陕北直扑西京而来。这个消息可把大家吓坏了,满朝的大臣都惊呆了,一句话都说不出来。李自成赶紧问大家,是该迎战还是该防守。
大学士宋献策上报说:“国家现在这情况,除了拼死一战,也没啥好招了。我已经把西京里里外外都安排妥当,等敌人兵临城下,我打算亲自出城带兵,跟清兵干一架,豁出性命也要保卫国家。”
大家正聊着,各种战斗的消息就一个接一个地传了过来。有的说是拼死战斗,最后牺牲了;有的说是打得大败,灰溜溜地回来了。
李自成听完,不住地叹气,说:“真没想到我们大顺的国运会这么短。算了,算了,干脆就拼死一战吧!”
所以就安排大学士宋献策同时担任兵部侍郎,并让他当督师,给了他一把尚方宝剑,让他指挥京城里外的所有军队,去城外打仗。
第二天早上,李守正、高立功这些打了败仗的将领们,一个个灰溜溜地回来了,直接去找李自成报告,说清军势力太猛,建议赶紧撤离西安,转移到兰州去,好躲开他们的锋芒。可李自成呢,还在那儿犹豫不决。
到了下午,多铎和阿济格带领的西路清军,一块儿朝着西京猛攻过来。一路上战火熊熊,老百姓全跑光了。李自成这边呢,一边赶紧派兵出去迎战,一边忙着安排人守城,同时还发命令让陕甘那边的将领们赶紧进京来帮忙。
这时,大顺军已经跟清兵在城外干上了。马维兴、周凤梧他们那一帮子大将,包括李自刚、李尊、李酋、李自强、郝摇旗、俞彬等人,正跟清兵拼死搏斗。宋献策也跑到前线去了,他亲自挥剑指挥战斗。从早上一直打到下午,两边都死了不少人,谁也没占到便宜,战斗还在继续。
之后,多铎再派三万铁骑,从两边同时发动攻击。大顺军根本挡不住,一下子就溃败了。还好有马维兴和周凤梧两位将军拼命往前冲,一连干掉了好几个满清的将领,这才把清军给拦了下来。
李自成一听城外打了败仗,立马下令,叫耀侯李自明、雒南侯李逸、保安的头儿刘体纯,还有西边的公子刘其亨李他们,带着三万禁军出城帮忙打架。马维兴他们一见援军出动,立马调转马头,又跟清军干上了。多铎和阿济格不顾箭雨石头,带着清军往前冲。两边打得不可开交,整整拼了两天两宿。
李自成继续在城墙上猛轰大炮,一时间烟雾弥漫,遮天蔽日,整个山谷都仿佛被撼动了。多铎手下的一队人马被这猛烈的炮火逼得节节败退。
马维兴瞅准机会,直接冲了上去,跟多铎打在了一块儿。多铎身上挨了两下,差点就被马维兴给逮住了。还好阿济格带着大队人马及时赶到,这才把多铎给救了下来。
俞彬瞧见多铎想溜,立马带着兵冲上去,和马维兴一块儿对付阿济格。可没想到,清将克林保带着一队骑兵,把他们团团围住,箭如雨下。俞彬中了五箭,心里明白冲不出去了,又怕被清兵抓住,赶紧扔了长枪,抽出剑来自杀了。阿济格一看俞彬死了,赶紧掉头带着人马来攻打马维兴和周凤梧的队伍。
这会儿,清军越打人越多,士气也越来越高涨。周凤梧那一仗打得惨败,只好带着队伍往后撤退。
李自成后方的军队没打就散了。李尊和李酋两位将领在同一时间阵亡。马维兴和周凤梧见状,赶紧带着剩下的士兵绕着城墙逃跑。阿济格他们催着满人和汉人组成的军队,直接向西京城冲去。一时间,炮火不断,箭和石头到处飞,城里城外都是喊打喊杀的声音,震得天地都好像在摇。
宋献策眼疾手快,抓着绳子就往上爬,有侍卫帮忙,他很快就进了城。一进城,他立马开始指挥,让城里的文官武将们没日没夜地守着城墙。
战斗正酣之际,突然间尘土大作,好几队人马从不同方向猛冲过来。城外的探子火速来报,说甘肃的平凉伯贺锦、韩城的三水伯李通、河南的高陵伯李友,还有泾阳侯李道、华阳侯李迪、商南的守将李守义、磁侯刘宗敏等人,都带着大军来支援皇上了。
李自成一看救兵到了,赶紧下令,让马维兴那些打了败仗的将领撤回城里,帮忙守城。想着等援军把清军打退后,再一起反击。可他哪里晓得,那几路来救驾的将领,早就在城外跟清军缠斗了五天五夜,人和马都累得不行,打了好几次大败仗,死了伤了好多人。
贺锦和李友两位将领都拼尽全力,最终战死沙场。李守义、刘宗敏、李通、李迪等人,一块儿打了败仗,撤退而去。
我们联名给李自成上书说:“清军势力太大,西京很难守得住。我并非因为怕死就不敢打,实在是觉得国家大局更重要,想保留点力量,以后好东山再起。所以恳请陛下派别的文武大臣留在西京,您自己赶紧转移到湖广去,我们愿意豁出命来保护您……”
李自成瞧了瞧,火冒三丈,直接说道:“皇帝本该与国家共存亡,咋能逃跑呢?我铁了心,就是要跟那些满州佬决一死战。”
说完这话,班里突然冒出个小将。自成定睛一瞧,这不是秦王李过的儿子李来亨嘛,才18岁的小伙子。他长得那叫一个帅气,脸蛋儿跟白玉似的,嘴唇红红的,牙齿白白的,身体壮实,模样俊朗,武艺也是顶呱呱,在军队里是出了名的勇猛。
现在是禁卫军里的头儿,蒲城侯。他稳稳当当、心里有数地走上前说:“皇上要是为了国家牺牲自己,这心意是好的。但咱们得往长远看,以后的人会怎么评价皇上呢?中国历史上有人靠着一小拨人,就能复兴大业,回到老家。现在咱们朝里也有力量,要是努力干,跟古人比起来,希望可大了。想当年皇上创业那会儿,就剩下您一个人了,后来不也重新站起来了嘛?我觉得咱们应该听听大臣们的意见,先到湖广那边,再拿下四川、云南、贵州。有了这四个省的力量,再跟清军对抗,大事还是有戏的,皇上您可得好好琢磨琢磨。”
大臣们听后都在心里头赞许,表示没意见。自成也觉得他讲得挺在理,就说:“你说得没错。武昌那边还有好多重兵把着呢,咱哪能随便就去啊!”
宋献策说:“武昌那边驻守的,是左良玉剩下的兵马,都是些打了败仗的将士。咱们大军一到,他们肯定吓得直接逃跑。就算他们想抵抗,也绝对不是咱们的对手。皇上,您就听我的,等咱们到了武昌,再想办法收拾他们。”
李自成听了来亨的建议后,马上下令给那些战死的将士,像渭南伯俞彬他们,追加荣誉,还安排了祭祀和葬礼。接着,他又下命令,让兵部侍郎顾君恩负责西京的防卫工作,掌管所有文官武将,留在西京,挡住满州军队的进攻。
接着,李自成派了磁侯刘宗敏、马维兴等十三位大将,各自带着精锐士兵,护着他和后宫的人,趁着夜色悄悄打开城门,冲了出去。就在这时,多铎、阿济格他们得到消息,说大顺军出城了,他们以为这只是敌人想趁机偷袭营地,压根儿没想到李自成会扔下城池逃跑。所以,他们就带着大部分人马守在营地里,只派了一小队精兵远远地去应付。
李自成瞅准机会,带着文官武将们,各自突围后汇合,又和华阴侯李迪的部队联手,趁着夜色,从龙驹寨一路冲杀,直奔湖北黄冈那边去了。
第二天,清兵们再次鼓足勇气,拼命攻打城池。多铎和阿济格都亲自上阵,不顾箭矢飞舞,亲自指挥战斗。城里的百姓和士兵一看李自成跑了,心里立马就乱了套。结果,清军只用了不到三天时间,就把西京给攻了下来。泾侯李道和汝侯刘芳亮这两位将领,还在城墙上跟多铎拼死肉搏,可惜最后都受了重伤,壮烈牺牲了。清军分三路,一路畅通无阻,直接杀进了城里。
顾君恩这位兵部的大官,还有三原侯李自刚、衮成子李时亨、山阳子李运亨、西乡子李其亨以及定边男李亦等人,都带着各自的队伍,在城里的街道上分散开来,一个个巷子里头跟敌人干上了。他们发誓,要跟西京这座城市一起,要么赢,要么一起完蛋。
刹那间,喊杀声连天响起,烟尘直冲云霄,城里城外,全是兵器碰撞的铿锵声响。清军大队人马,像潮水般往各城门猛冲,人数越来越多,大顺军被打得几乎全军覆没,没有一个人选择投降。只见大顺军的将领士兵,尸体横七竖八躺在路上,鲜血都流进了沟渠里。
顾君恩、李自刚、李时亨、李运亨、李其亨、刘苏,还有任继光这位左都督、吴汝义这位右都督、汪文元这位少禄少卿、周美这位翰林院学士、萧应坤这位户政寺侍郎、杨永裕这位礼政侍郎、邓岩忠这位邢政侍郎、李世英这位左都御史、李澄这位锦衣卫都督、马矿和路应标这两位总兵官等一众文武官员,个个都是忠心耿耿,拼死沙场。他们真是战场上锻炼出来的真英雄,他们的名字,后人会一直铭记在心。
摄政王多尔衮接连收到好消息,心里头乐开了花。他赶紧吩咐阿济格先歇口气,整顿好队伍,然后马不停蹄地往北赶,去追打李自成的那些残兵败将,得把他们彻底消灭干净,不留后患。另一边,他又告诉多铎,带着满汉大军先在陕西待着,一边养精蓄锐,一边安抚百姓,等准备好了,再去江南,把弘光政权给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