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开创业投资的“坑”

教育 01-21 阅读:1 评论:0

俗话说“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指一些企业和个人盛极一时,各领风骚三五年,往后开始走下坡路,直至找不到它的踪迹。因此,一个企业如何基业长青永远良性运营至关重要。

企业或个人阶段性成功,不能代表永远成功。就害怕不知道为什么成功,为什么失败。

第一个坑:错过行业窗口期

浙江某市有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2016年涉足房地产开发领域,因为拥有良好的资源资金和人脉关系,第一期开发楼盘获得成功,当时也是中国房地产顶峰时期,农村向城市转移,市场需求旺盛,竞争对手楼盘比较少。接下来开发第二期,自有资金不足,向银行贷款开发,开发时碰巧遇到楼盘附近修路不便,速度放缓二年时间,而这二年时间所在城市房地产市场已发生很大变化,竞争楼盘一座座拔地而起,而区域市场容量是固定的,僧多粥少,恰遇三年疫情经济下行,市民购买力锐减。虽然想方设法推进销售但回天乏力,而银行利息很高,没法给银行交代。

这个“坑”在于错过“行业战略窗口期”,这个行业在这个城市只有五年或八年,抓住机会风生水起,转眼即逝,跟在别人后边或错过,则投资回报不成比例。市场上任何产品都有寿命周期且越来越短,因此科学的产品组合策略很重要,目前盈利主打第一曲线产品是什么,正在开发的第二曲线新产品是什么,构思未来五年十年第三曲线产品,不断迭代创新产品服务,才不会枯竭,再好的客户关系如果还是“一成不变的几道菜”,客户也会吃腻离你而去。

但一切都是相对的,只是说一个企业或个人选项目必须顺势而为,不能逆势而上,你没法和“势”相抗衡,所谓大势所趋。

第二个坑:选错城市

一直从事某行业,看到一线城市或二线城市产品销售很好,生意红火,运营模式值得借鉴,于是投资数百万把这种模式产品搬到三线城市,房租、人工成本居高,产品定位高、档次高,三线城市消费水平购买力低,养不起你这个店,企业经营举步维艰。

任何项目产品和商业模式有适合的市场或商圈,在一线二线城市可以,三线城市未必可以。况且你看到的生意兴隆消费者络绎不绝,未必是真相,里面有很多数据做支撑,每天每月营业额客单价、所在商圈人流量、所在城市购买力、该项目房租人工成本核算、产品的品牌溢价、它的盈利点在哪里等等,诸如此类,有一点考虑不到,照搬照抄,就容易陷进去。而在有的年龄段,特别是合伙融资,是不能走弯路的,都在以你的个人品牌信用做背书,赔钱是小,个人信用破产是大。

第三个坑:选错行业运营失败

旁边有个邻居,以前内地某市做房地产开发和旧城改造,因为良好的人脉关系且切入市场早,赚到几个亿,后来转至上海投资互联网行业,借鉴英国互联网房产交易平台模式,投资数千万组建团队开发项目,但三年五年仍未上线,而所在城市行业市场已经发生很大变化,导致项目没有结果。之前辛辛苦苦挖的第一桶金,在这个项目中慢慢消耗殆尽。

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城市不同的领域运营方式差别很大,好比制造业做实业的思维方式和互联网思维方式不同,因此,跨行业须谨慎,且同一个行业在内地二线三线城市和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以及纽约、东京等国际化城市差别也很大。

当然这里鼓励创业投资,但是前期市场调研论证必须谨慎再谨慎,深入细致全面,来不得丝毫马虎,否则前十年辛苦攒的家底,一个项目失败就会“让你回到解放前”。

前段看《繁花》电视剧写过一篇影评,写到宝总的成功在于国家好、时代好、行业(项目)好、城市好、机会好,再加上爷叔贵人相助及宝总的天赋努力胆识获得成功。成功需要多种要素的组合,一个要素不具备就很难脱颖而出,否则投入回报不成比例,作为投资人创业者一定横向纵向综合性审视自己和项目,这样才能更稳更久更快。

鼓励创业,思虑周全,快速行动,坚持到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