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当局“谋独”的底气,并非源自于美国,而是祖国大陆的仁慈
两岸关系这几年真是越来越引人注目,尤其是台湾当局在“谋独”这条路上越走越远,总让人忍不住想问一句:他们到底哪来的底气?
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是美国,毕竟美台关系看起来挺暧昧,美国老是给台湾卖武器、撑腰。
可仔细想想,台湾当局“谋独”的胆子,真不是美国给的,而是祖国大陆这些年的仁慈和宽容政策给惯出来的。
大陆对台湾的经济让利、文化交流,甚至军事上的克制,都让台湾当局误以为自己有了“谋独”的资本。
1949年,国共内战打完了,国民党输得一塌糊涂,蒋介石带着残兵败将退到了台湾省,建立了“中华民国”政府。
从那以后,两岸就分治了,一边是大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一边是台湾的“中华民国”。
虽说政治上分开了,但文化、血缘这些东西是割不断的,两岸本来就是一家人。
到了1971年,联合国通过了第2758号决议,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省也被明确为中国的一部分。
1979年,中美建交,美国表面上接受了一个中国原则,但背地里通过《台湾关系法》继续给台湾提供军事和经济支持。
这么多年过去了,美国一直在这事儿上玩平衡,想既不得罪大陆,又能利用台湾省牵制大陆。
不过,21世纪以来,中国崛起了,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台湾问题是中国自己的家务事,外人插手的空间越来越小。
可台湾当局还是死咬着“谋独”不放,这就奇怪了,他们哪来的自信?
答案其实藏在历史和现实的交织里,尤其是大陆对台湾的态度里。
说起大陆对台湾的政策,核心就俩字:包容。
几十年来,大陆一直把和平统一当成目标,喊着“两岸一家亲”,在经济、文化、军事上都给了台湾不少甜头。
大陆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这不是随便说说的。
2023年,台湾对大陆的出口占了它总出口的差不多40%,这可是实打实的数字。像台积电这样的企业,大陆市场是命根子,电子产品、农产品也全靠大陆消化。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签了以后,大陆给台湾企业减免关税、开放市场,等于送了个大红包。台湾经济靠着大陆的输血,日子过得挺滋润。
可台湾当局不觉得这是大陆的善意,反而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甚至拿着这些资源去搞“台独”。
说白了,大陆的经济让利没换来感恩,反而养肥了他们的野心。
除了经济,大陆还特别重视两岸的文化交流。每年都有各种活动,鼓励台湾年轻人来大陆读书、工作。
比如2019年,两岸文化交流活动就吸引了10万多台湾人参加,旅游、学术交流、文艺演出,热热闹闹的。
大陆还推出了“31条惠台措施”“26条措施”,给台湾同胞在大陆生活提供便利,摆明了是想拉近距离。
但台湾当局冷眼旁观,甚至还设障碍,不让岛内民众多跟大陆接触。
他们在岛内搞“去中国化”,改课本、禁交流,硬要把两岸的感情纽带剪断。可我们这边还是没翻脸,继续敞开大门,这份耐心真是没话说。
台湾当局这些年没少挑衅,买美国武器、搞“台独”宣传,变着法儿刺激大陆。
可大陆一直没动真格。解放军在台海的军演虽然声势浩大,但更多是敲山震虎,传递信号。
我们反复强调“和平统一”,不愿用武力解决问题。这种克制,换来的却是台湾当局的得寸进尺。他们觉得大陆不敢真打,底气就这么一点点涨起来了。
大陆的仁慈政策给足了台湾面子和里子,但台湾当局没把这当回事,反而觉得这是软弱可欺。这误判,真是他们“谋独”最大的心理支撑。
台湾经济离不开大陆,这点他们自己心里清楚。
台积电、富士康这些企业要是没了大陆市场,立马就得蔫儿。
台湾当局算准了大陆不会轻易掐断经济联系,毕竟两岸贸易断了,对大陆也有损失。所以,他们一边赚大陆的钱,一边搞“台独”,觉得自己有恃无恐。
大陆对台湾的国际参与也没完全堵死,比如让台湾以“中华台北”的名义参加奥运会、世卫大会。这本来是善意,可台湾当局却当成了筹码。
他们觉得国际社会多少给了点认可,就开始在国际上刷存在感,申请加入联合国、WHO,搞得好像真能“独立”似的。
其实呢,这都是镜花水月,国际社会认的是一个中国,他们的“小动作”根本没啥实质性突破。
岛内的情况也给台湾当局壮了胆,民进党这些年通过教育、文化宣传,拼命灌输“台湾独立”的想法。
课本里淡化中国历史,年轻人被洗脑,长出一拨“天然独”。
民调显示,支持“台独”的比例虽然不算高,但也不少,台湾当局就拿这个当挡箭牌,觉得自己有了民意基础。
其实这民意水分不少,真到摊牌的时候,能不能顶住压力还得打个问号。
说到这儿,肯定有人会问:美国不是台湾的“大靠山”吗?怎么说不是主要底气呢?
其实,美国对台湾的支持看着热闹,实际水分大得很,台湾当局心里也明白。
美国通过《台湾关系法》卖给台湾武器,这不假。可这些武器顶多是防御性的,更别提美国官方态度暧昧得很。
特朗普竞选时就说过,美国不会为了台湾跟中国开战,美国政府也从没承诺过直接出兵。
台湾当局知道,美国的军事支持也就是个摆设,真到了关键时刻,指望不上。
美国对台湾的支持更多是为了自己,特朗普就曾拿芯片产业威胁台湾当局,逼着台积电去美国建厂,还想收高关税。
这种“盟友”不是来帮忙的,是来薅羊毛的。台湾当局心里门儿清,美国不会真心帮他们,反而会拿台湾当棋子,榨取利益。
国际层面,美国喊得响,但实际帮不了多少。
国际社会认的是一个中国原则,美国再怎么撑腰,也扭转不了这趋势。
台湾当局在国际上越来越孤立,反而更依赖大陆的宽容来维持现状。
所以,美国这根“拐杖”看着结实,用起来不顶事儿。台湾当局的底气,真不是美国给的,而是大陆的仁慈惯出来的。
不过,大陆的耐心不是无限的,随着中国实力越来越强,国际局势也在变,台湾当局的“谋独”空间只会越来越小。
他们要是继续一条路走到黑,误判形势,最后吃亏的还是台湾自己。
两岸关系的未来,关键在台湾当局能不能清醒过来,放弃“台独”幻想,回到一个中国的大框架里。不然,玩火自焚的下场,恐怕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