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成为对孩子诉苦的大人
好多父母喜欢跟孩子诉苦。工作累得不行,感情不顺,啥事儿都往孩子身上倒。有的说这是宣泄情绪,有的还觉得能让孩子懂事。真的是这样吗?
就说前两天,我碰到一个朋友。他天天加班,工作压力大得不行,回到家还得操心各种事儿。孩子不听话,老婆也不理解,他就对着儿子一顿抱怨。孩子才上小学,小脸儿皱得跟苦瓜似的,一声不吭。朋友还觉得挺正常,说这是让孩子知道生活不容易,以后懂事点。可你看看,孩子后来变得内向,也不爱跟小朋友玩了,成天闷闷不乐的。朋友这才意识到问题,可已经对孩子造成了影响。
孩子小,心里就跟一张白纸似的,本该是无忧无虑的年纪。父母整天在耳边唠叨这些苦水,孩子能受得了吗?孩子心里肯定也难受,可又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大人,只能干着急。我朋友家孩子就是个例子,天天被大人的情绪压着,心里的负担能轻吗?
还有些父母,觉得孩子越大越不懂事,就拿自己的辛苦说事儿:“我辛辛苦苦供你吃供你喝,供你上学,你还不听话。”孩子听了这话,心里肯定委屈,他们又不是故意的,可父母这么一说,好像他们就是不懂事的罪魁祸首。孩子心里的委屈无处诉说,只能憋着,时间长了,亲子关系能好得了吗?
你再看看那些把诉苦当宣泄的父母。工作上受了委屈,回到家就对着孩子说:“你看,爸爸今天又被老板骂了,这日子真没法过了。”孩子听了,心里能不慌吗?他们会觉得自己家是不是很糟糕,爸爸妈妈是不是很可怜。长此以往,孩子心里的负担能轻吗?他们本该在父母的庇护下快乐成长,却被这些负面情绪压得喘不过气来。
孩子的心智还没发育完全,他们理解不了大人世界里的那些复杂事儿。你跟孩子说工作上的烦心事,孩子根本听不懂,只能干着急。而且,孩子会觉得自己没用,帮不上忙,心里就会产生挫败感。这种挫败感积累多了,孩子就会变得自卑,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连让父母开心都做不到。
孩子需要的是一个快乐的家庭环境,需要父母的陪伴和鼓励。工作再累,回到家也得把负面情绪留在门口。孩子放学回到家,看到的是父母的笑脸,听到的是鼓励的话语,这才是孩子需要的。
遇到困难,父母可以跟孩子说:“宝贝,爸爸妈妈今天遇到点小麻烦,不过没关系,我们一起努力,一定能解决。”这样,孩子会觉得自己也是家庭的一份子,也能为家庭做贡献。孩子会从中学到面对困难的勇气,而不是被困难吓倒。
感情不顺的时候,父母也别在孩子面前抱怨。夫妻之间有点小矛盾很正常,但别让孩子卷进来。孩子还小,他们分不清大人世界里的对错。你跟孩子说这个,孩子会很困惑,不知道该站在哪边。夫妻之间的事,还是自己解决,别让孩子夹在中间难受。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孩子从小就模仿父母的行为。你整天唉声叹气,孩子也会跟着学。等孩子长大了,遇到困难也会像你一样抱怨,而不是积极面对。这可就不好了,孩子本该学会乐观、坚强,却被父母的负面情绪给带偏了。
父母向孩子诉苦,这事儿可真得改改了。孩子是我们的宝贝,是我们生活的希望。我们得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一个充满爱的家庭。别让孩子小小年纪就背负大人的烦恼,让他们在爱的环境中茁壮成长。父母们,别再向孩子诉苦了,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让他们健康、快乐地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