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明州康复医院获江苏省康复医学会康复护理专业委员会“优质康复护理案例”竞赛优秀奖

推荐 02-27 阅读:0 评论:0

近日,第一届“优质康复护理案例”竞赛,在江苏省康复医学会指导,康复护理专业委员会主办下圆满落幕。南京明州康复医院六病区姚慧婷护士长提交的《脑出血恢复期,康复护理案例汇报》经过重重选拔,荣获本次竞赛优秀奖。

创新护理:全方面提升护理服务理念

康复六病区的姚慧婷护士长在接到竞赛通知后,认真筹划、积极备赛。发挥自身科室IOE技术专长,通过指南循证、文献检索、临床实践效果观察等多种途径收集材料,采用 PPT结合视频的形式进行汇报,层层深入剖析病情,循证护理措施,解决护理难点,体现康复护理的临床思维、人文关怀,展现重症康复专科医院的护理特色、护理效果、分享护理体会以及切实为患者服务的康复理念。

姚护士长精心准备并提交的竞赛案例也得到了评委的认可和赞赏,并最终获得了优秀奖的好成绩。她表示,“通过参与这样全省范围的康复护理案例交流活动,吸取经验,有效提升了我院的康复护理内涵。同时,在比赛中找到自己的短板和差距,以赛促研,以赛促进,不断加强自身的技术,以便于将来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康复护理服务。”

案例跟踪:全方位展示康复护理效果

患者曹阿姨是一位脑出血患者,经上级医院治疗后生命体征平稳,但仍然遗留神志模糊、言语欠轻、吞咽障碍、认知等功能下降、一侧肢体偏瘫等种种症状。

来到南京明州康复医院后,采用了高压氧、经颅磁、康复治疗科及中医科等各项治疗,配合护理的良肢位摆放、床上被动运动,神志逐渐转向清醒。因为无法支配四肢,她和很多患者一样出现了消极情绪。姚护士长第一时间注意到了这一情况,平日经常在巡视工作中宽慰她,“你还这么年轻,而且经历这么多磨难还能清醒得这么快,说明康复很有希望。”

同时,姚护士长积极与家属沟通,表明亲人陪伴的重要性,曹阿姨丈夫了解到后非常配合,几个月时间内完全放下手中的工作,在护士长的指导下,积极学习日常陪护的知识,翻身、拍背、怎么打流质营养餐。每天寸步不离陪伴在一旁,给予情感和精神支持,极大地给予了曹阿姨康复的信心,她也开始认真配合各项康复。

在护士长的帮助下,曹阿姨看到了自己的明显进步,想要康复的心愈加热烈。那时住院正值晚春初夏,她每天7:30一起床,各项手法、理疗、针灸、机器人等课程排得满满当当,课后又在家属帮助下积极加练,每次训练完后常常满身大汗,但是也坚决不放弃,严格要求自身,成了康复六病区人人都知道的“康复模范”。功夫不负有心人,仅用50天,曹阿姨就从一个卧床患者变成了一个能够缓慢行走的“普通人”,并且出院回家,相信在这个毅力和努力下,她很快能够恢复如初!

据了解,本次竞赛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新时期新质生产力对康复护理专业的要求,展现康复护理新理念、新技术,拓展康复护理领域,促进康复护理服务行动落地做实,提升整体康复护理专业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而举办。

正如姚护士长最后所写,康复不仅仅是动词,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多方位的投入和支持,不知何时才能有回报、是否有相应的回报,对于每位患者都不尽相同,成效其实可以不仅用冰冷的数据来衡量,我们可以用更直观的图像来呈现,使所有参与者从自己的视角感受到“成就感”。

将来,南京明州康复医院仍将秉持医+氧+康+护+技多部门协同康复的理念,把康复护理的好方法、新技术、有效经验融入临床工作中,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康复护理服务,为促进康复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

通讯员 周璠

校对 盛媛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