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谱!男子1万5买的机票,退票时被扣1万4,本人发声,平台回应

娱乐 04-02 阅读:1 评论:0

近日,山西运城的张先生(化名)遭遇了一场令他愤怒的"退票陷阱"。他在某知名购票平台花费15113元购买了全家赴日探亲的往返机票,却因行程变动申请改签时,被系统直接扣除14263元,

仅退回850元。更让他无法接受的是,平台将责任推给"用户误操作",而航空公司却表示从未收到相关订单。张先生是一名国企中层管理人员,工作稳定但假期有限。他的独生子在日本攻读硕士学位,由于疫情阻隔,父子俩已有两年未见。

今年2月,他特意提前半年预订了8月北京至东京的4张往返机票,计划带妻子和父母一同探望儿子,顺便体验日本文化。7月初,张先生的父亲突发腰椎间盘突出需静养,妻子单位临时安排重要项目,原定行程被迫调整。他决定改签机票,心想:"提前这么久,手续费最多几百块吧?"

8月1日,张先生打开购票APP,页面提示"先退票后改签"。他按照流程点击退票,系统瞬间弹出一条通知:"已成功退票,退款金额850元。"他顿时傻眼4张总价15113元的机票,竟被扣除94%费用!

客服解释称:"这是国际机票特价舱位,退改规则由航司制定。"但张先生联系航空公司后,对方明确表示:"该订单未在我司系统中显示。"这意味着,平台可能从未实际出票,却仍收取天价退票费。

事件曝光后,评论区炸开了锅:"提前4个月退票扣94%,比高利贷还狠!", "我也被坑过!航班取消还要我倒贴钱!","'先退后改'根本是文字陷阱,专坑老实人!",类似案例层出不穷: 杭州李女士提前2个月退票,6000元机票仅退机建燃油费。

深圳某旅行团因台风取消行程,平台仍收取50%违约金。经半个月投诉,平台最终额外退还4000元,但仍有近万元拒不返还。张先生苦笑:"扣一两千我能理解,但扣1万4,这不是吃人吗?"目前,他已向消协提交证据,但平台仍坚称"规则合规"。

此事暴露出在线旅游平台三大乱象:退改规则模糊化,用极小字体标注苛刻条款;责任转嫁游戏,平台、航司互相"踢皮球";资金池风险,扣款后迟迟不出票涉嫌挪用资金。当"提前半年退票仍血本无归"成为常态,消费者该如何自保?

张先生的遭遇绝非个案,而是整个行业亟需整改的缩影。平台若继续打着"规则"旗号巧取豪夺,终将失去用户的信任。这些扣掉的钱,到底流进了谁的口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