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果工地上的怪象:工具神秘失踪,竟是为了活下去?

职场 04-30 阅读:9 评论:0

你见过这样的工地吗?刚果的烈日下,工人们一边晃着身子,一边慢悠悠地搬着石头,时不时还停下来聊两句天,你说他们懒?可他们却能在这片土地上生存下来。你说他们磨洋工?可你又不得不承认,这种慢里藏着一种让人哭笑不得的智慧。

刚果金非洲腹地,资源富饶,却又极度贫困。中铁七局承建的卢本巴西-卡松布兰萨公路,是当地经济命脉。作为项目负责人,老杨带着一腔热血和满脑子的中国速度来到了这片热带大陆。可现实却给了老杨一记响亮的耳光。

每天清晨,天还没亮,工地上中国人已经开始忙碌。可当地工人总是姗姗来迟,到了工地,先找个阴凉地歇着,喝口水聊会天。催急了才慢吞吞地干活。有人说非洲人天生懒散,可在老杨看来,这背后是生存智慧的体现。炎热、蚊虫、疾病、战乱非洲人的生活本就不易。慢工出细活?在这里慢工只是为了活下去。

磨洋工的境界远不止偷懒那么简单。

工地上工具常常神秘失踪,物料总是莫名其妙地短缺。

刚果工人,对主动性几乎是没有什么概念的,安排工作的时候,要一遍又一遍地叮嘱,稍微有那么一点松懈,就会偷偷溜走。

更有甚者,夜里偷偷地偷走工地上的柴油和电缆,接下来将其转手卖掉,以此来补贴家用。

你以为他们不怕被发现?

这里的小偷小摸并非大奸大恶之举,只是在当地逐渐,习以为常,仿佛融入了日常的生活纹理之中。

碎石厂乃公路建设之关键所在。然当地供应商每逢雨季,便停止生产,碎石供应中断,已成寻常之事。司机驾车,着实令人忧心忡忡,超载逆向行驶,闯信号灯等行为,皆敢为之。路况本就恶劣,遇雨季则泥泞难行,车辆陷于路中,一拖延便是整日。你以为通过加班,便能赶上进度?在刚果此想法只会令你更加焦虑。

生活条件,更是令人无奈。物资十分匮乏,在超市里,常常会断货,那蔬菜水果,价格贵得简直离谱。水电供应,极不稳定,蚊虫肆意横行,随时都有可能感染疟疾。夜晚时分,在工地宿舍里,总有人因高烧而辗转难眠。中国工人咬紧牙关坚持着,刚果工人却学会了适应环境,慢慢地去经历、慢慢地去度过。你说他们不思进取,可在这样的环境之下,谁又能对他们要求过多呢?

为什么刚果会这样?这里的历史,太沉重。殖民时代的掠夺,分裂留下了难以愈合的伤痕。比利时殖民者曾用铁血般的手段统治刚果,把族群分裂,资源掠夺,暴力以及腐败深深植入这片土地。独立后战乱不断,政府无力,社会秩序混乱,民众对未来,失去了信心。矿产资源成了外部势力争夺的焦点,普通人却只能在贫困与动荡中挣扎。

刚果的贫穷,并非因懒惰所致,而是由历史、体制、环境等多重因素叠加而成。极端贫困,失业率颇高,教育资源匮乏,致使大多数人只得靠体力活维持生计。你言其磨洋工,实则乃无力改变命运之无奈。中国企业莅临,带来了技术、资金与就业机会,亦带来了希望。然要全然改变此地之面貌,绝非短时间内能够达成之事。

我见过刚果工人用最原始的工具挖矿、修路也见过他们在烈日下跳舞、唱歌自得其乐。他们的慢节奏,是对生活的妥协,也是对苦难的抗争。中国人讲效率、讲速度非洲人讲生存、讲适应。两种文化的碰撞,带来无数误解和冲突,也带来彼此的尊重和理解。

未来刚果需要的是什么呢?不只是外来投资,更是制度的逐步完善,教育的广泛普及,以及社会的持续稳定。唯有当此地的孩子能够心无旁骛地上学,工人能够学到切实有用的技能,社会拥有公平与正义之时,刚果的明天才会发生真正的改变。中国企业所能做的,便是把道路修好,把桥梁架好,将希望留存在这片土地之上。

磨洋工的境界其实是生存智慧的极致体现。我们笑他们“磨”其实更该反思我们对效率的执念。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生存方式,理解比指责更重要。刚果的路,还很长但是只要有人愿意坚守,愿意改变,总有一天,这片土地会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