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器知识:日军九八式直协侦察机
历史
04-26
阅读:37
评论:0
1937年5月,日本立川飞行机株式会社开始研制九八式侦察机,该机型当时被日军称为直协式侦察机,意思就是直接协同支援地面部队作战的机型。
九八式侦察机
九八式直协侦察机于1938年4月20日首飞,同年11月开始量产。作为一架侦察机,九八式特别强调飞行员视界、机动性、起降性能,要求机翼载荷小、升降舵面积特别大、机腹设有罕见的大型观察窗。九八式直协侦察机乘员3人,机长8米,翼展11.3米,高度3.3米,机翼面积20平方,空重1247公斤,最大起飞重量1649公斤。
动力为日立13甲星型9缸活塞发动机,起飞功率510马力,高度2000米480马力;2200米高度最大平飞速度350公里/时,巡航速度235公里/时,实用升限8150米,爬升到3000米耗时6.9分钟,最大航程1100公里;九八式既能侦察还可作战,机载自卫武器在右前方一挺7.7毫米机枪,机身后部一挺7.7毫米旋转机枪,最大载弹量250公斤,作战时通常携带十枚12.7公斤炸弹。
侵华战争期间,日本陆军航空兵大量使用九八式直协侦察机,由于我国当时的防空能力较弱,致使其对各地狂轰滥炸,给中国人民带来惨重的伤亡。1942年,日军装备了新型侦察机,九八式的性能落后了,已经不适合执行作战任务。因为该机视界开阔,机腹观察方便,低空性能好,可在野战简易机场起降,所以日军将一部分改为联络机,用于各地日军之间的相互通讯。
九八式直协侦察机于1944年停产,累计产量为1333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