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气是最好的良药,做好这6点,孩子阳气充了,气血足了,长更好
春季是万物生发的季节,人体也应顺应自然,养护初生的阳气。对于孩子来说,春季养阳至关重要,一旦阳气亏损,就容易出现气血虚衰、脏腑失调、寒邪入侵等状况,影响孩子长肉长个。
《黄帝内经》有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天是阳气生发的好时节,那究竟要如何养?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6个简单实用的「养阳秘诀」,家长们学起来,帮孩子养出好体质,健康长高个。
❶晒晒后背
孩子后背的督脉是“阳脉之海” ,膀胱经穴位众多,通联脏腑气血,晒背能借天阳补阳气。
春季上午10点至11点晒背最好,这一时段阳光温暖柔和,紫外线偏低。让孩子晒背时,要根据天气和孩子的体感温度,一般10-30分钟就可以了,每周1-2次为宜。比如周末上午,可让孩子在公园草地玩耍,晒晒背。

❷睡好子午觉
子时大睡,子时(23点~次日凌晨1点)阴尽阳生,是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时刻。此时孩子入睡,可助阳气潜藏、肝胆排毒,养阴以生阳,防止孩子因为阴不敛阳导致失眠、烦躁,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
午时小憩,午时(11点~13点)阳尽阴生,是阳气最盛的时候,也是心经工作的时间段。此时让孩子小憩20 -30分钟,可以养心血、敛心阳,孩子下午也能精力更充沛。

❸睡前泡脚
孩子足底经络密布,常用热水泡脚可温煦经络脏腑,驱散寒气,帮助孩子阳气升腾。
每晚睡前用40℃左右的温水给孩子泡脚10-15分钟,可刺激足底经络,促进血液循环,温暖全身,帮助阳气升腾。还能在水中加入艾叶、姜片,增强散寒效果。

❹穴位贴敷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孩子脾胃功能健运,则能更好地消化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将其转化为气血,从而有助于阳气的生成与充养。当孩子脾胃虚弱时,可能会影响阳气的化生。
可以通过外用的,贴敷在特定穴位,如神阙穴、足三里穴等,起到调节脾胃功能,使脾胃运化功能增强,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阳气的补充。像门诊上很多孩子不好好吃饭,胃口差,睡觉不踏实,便干,排便难,不长肉不长个,贴敷调理后,反馈都很不错。
❺适当运动
运动能促进孩子气血运行,有助于阳气生发。但孩子身体还在发育阶段,任何运动都要适量,过量反而容易耗气血、伤筋骨。
周末可以带孩子外出走动、接触自然,保持心情舒畅,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阳气生发。平时让孩子跳跳绳、打羽毛球、打篮球等等,助力孩子健康长个。

❻谨防阳气耗伤
养阳就像往水池蓄水,不堵住漏洞,灌再多水也没用。对于孩子而言,以下三点要格外注意:
饮食:减少给孩子吃冰镇饮料、雪糕、冷藏水果、刺身海鲜等寒性食物,防止直接损伤孩子脾胃阳气。春季孩子的饮食应该“少酸多甘”,适当多吃甘味食物,有助于孩子脾气健运。
北方地区天气干燥,可以让孩子少吃辛燥食品以免助热生火,推荐吃豆芽、韭菜、荠菜、香椿芽、山药等。南方地区春季潮湿多雨,孩子饮食应兼顾健脾祛湿,推荐多吃薏苡仁、春笋、芦笋、山药等。
防寒保暖:要特别注意孩子三个部位的保暖:足部,寒从脚生,要注意给孩子穿袜,睡前用热水给孩子泡泡脚,避免孩子赤脚踩地;腰部,腰为肾之府,不要给孩子穿露腰的衣服。小腹,关元穴所在处,忌给孩子穿露脐装,天冷时可用暖贴帮孩子温敷。

谨慎用药:从中医角度来看,部分药物,如抗生素,大都具有苦寒的性质,孩子身体娇弱,长期滥用会耗伤孩子的阳气,一定要让大夫辨证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