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年刘伯承逝世后,邓小平看到治丧委员会名单,为何勃然大怒?
1986年10月7号,咱们敬仰的“军神”刘伯承元帅在北京走了。按照刘伯承元帅生前的愿望,中央特地请了他的老朋友邓小平来为他操办葬礼。
葬礼的事儿都安排妥当后,工作人员把治丧委员会的名单草稿拿给邓小平,让他过过目。
邓小平拿起名单,一个一个地仔细瞧着上面的名字。可当他把名单上的名字都看了一遍后,突然火冒三丈。到底是啥原因让他这么生气呢?
邓小平突然发现,名单上竟然漏掉了一个对刘伯承元帅来说极为关键的人物,那就是刘伯承元帅非常器重的爱将肖永银。
【刘伯承和肖永银的渊源】
刘伯承元帅和肖永银初次见面,是在那次不太顺利的西路军远征行动中。那时候,他们同处困境,因为西路军的远征没能如愿成功。就是在那样艰难的时刻,两人有了交集。刘伯承元帅的大名和风采,肖永银早有耳闻,而这次共同经历的风雨,更让他们的关系有了特别的意义。尽管初次相识的背景不那么光彩照人,但这段经历却成为了他们友情的重要起点。
1937年3月份,西路军跟马家军打了整整四个月的血战,打得特别惨烈,最后因为实力差距太大,只能认败。那时候,西路军剩下能打的战士不到三千人。为了保住这点儿宝贵的战斗力,西路军的领导层商量了好久,最后拍板决定:让主席陈昌浩和副主席徐向前先撤回到陕北去,这样剩下的战士们就能分散开来,更容易突围出去。
为了确保两位领导的安全,西路军专门安排了一个警卫小组跟着他们去陕北,而肖永银正是这个警卫小组的领头人。
可一上路,他们才发现实际情况远比预想的还要棘手。此刻,他们正身处祁连山中,沿途布满了敌人的重重关卡。想要安全抵达远在数千里之外的延安,那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徐向前果断下令,让大伙儿分开行动。这样一来,目标小了,行动起来也方便。不管哪一路人马能回到陕北,都能给中央带个信儿,总比咱们聚在一起,被敌人追着跑要好得多。
行动前,徐向前给肖永银安排了个重要又秘密的任务:他叮嘱肖永银,不管遇到啥困难,都得想方设法安全抵达延安,向中央报告西路军的状况。
肖永银一本正经地向徐向前敬了个标准的军礼,斩钉截铁地说:“首长,您就放心吧,任务我们一定会圆满完成。”
过了四个月,肖永银和他的战友们历经重重困难,终于在甘肃那边找到了援西军的司令部。原来啊,中央根本就没放弃西路军,而是悄悄派了援西军一路去寻找和收留西路军那些走散了的战士们。
肖永银和战友走到司令部门口,哨兵一看他俩,还以为俩乞丐来了呢。他俩对视一眼,心想除了没拿着打狗棍和破碗,这一身脏兮兮,还臭烘烘的,确实挺像乞丐的模样。
肖永银心急如焚,直接跟哨兵说道:“兄弟,我们是西路军的,有急事得赶紧跟首长说一声。”
哨兵一听这话,立马撒腿就往司令部跑,急着去报告这事儿。
没多久,司令部里头就响起了慌忙的脚步动静,还伴着焦急的呼喊:“请问西路军的同志们在哪边呢?”
听到问话,门口出现了一个戴眼镜的领导,嘿,是刘伯承来了。
刘伯承瞧见门口站着俩战士,头发乱糟糟的,衣服也破破烂烂,跟乞丐似的,他赶紧走上前去,一把拉住他俩的手,眼里闪着光说:“兄弟们,真是难为你们了,赶紧进来歇歇脚,咱们好好聊聊。”
带着肖永银两人,他们走进了司令部。一进门,肖永银就赶紧解开衣服,从里头掏出一封藏了足足四个月的秘密信件。他小心翼翼地把信递给刘伯承,然后立正敬了个军礼,大声汇报:“我是西路军警卫排的排长肖永银,这信是给中央的,请您过目。”
刘伯承严肃地接过信,然后回敬了一个军礼,说道:“肖永银啊,你这次任务办得真漂亮,我替中央给你点个赞。”
肖永银咧嘴笑了,他真没白让徐向前首长信任一回。艰难的任务,他算是啃下来了。这下,中央知道了西路军的实际情况,能立马想办法去救他们,让西路军的战斗力得以最大程度保留。
肖永银特别开心的是,这次任务让他终于见到了心中的偶像刘伯承。刘伯承对这位年轻的警卫排长也很是欣赏,便把他留在了身旁。从那以后,肖永银就开始跟着刘伯承南征北战,踏上了革命的道路。
【刘伯承的得力干将】
七七事变发生后,上头决定把红军的一些部队整合起来,组建了八路军的第一二九师,师长是刘伯承。肖永银呢,他被提拔为三八五旅一个营的营长,而且没过多久,还被送去随营学校深造了。
刘伯承对肖永银特别看重,也很信任他,经常会把那些既重要又棘手的任务交给肖永银去完成。在任务开始前,他会先和肖永银一起商量计划,等任务结束后,再一起回顾整个过程,总结其中的得失和经验。
时间一长,肖永银从刘伯承元帅那儿掌握了不少打仗的窍门和真刀真枪的经验。刘伯承看着这个战士越来越勇猛,慢慢长成了一个能自己挑大梁的大将,心里头那个高兴劲儿,真是越看越满意。他俩之间的感情,也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变得越来越铁。
在千里跃进大别山那场大名鼎鼎的战役里,肖永银同样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那时候,他已经当上了六纵第十八旅的旅长。
那时候,上头急令刘邓大军得赶紧过河汝,好甩开国民党大军的追赶。肖永银带领的第十八旅,就是冲在最前头负责渡河的队伍。
正当肖永银带着队伍在河边琢磨怎么过河时,刘伯承和邓小平两位首长来到了肖永银的旅指挥部。肖永银正为渡河的事儿犯愁呢,突然间,刘伯承和邓小平走了进来。他们来得正是时候,肖永银赶紧迎了上去。
刘伯承一脸凝重地盯着爱将肖永银,就是不吭声。在这旅部的小地方里,气氛一下子就变得紧张起来,好像有种说不出的重压。
多年的配合让肖永银心里有了数,知道刘伯承首长这是要给他派个重要又危险的任务。他挺直了腰板,给刘伯承敬了个标准的军礼,声音坚定地说:“首长,有啥任务您就吩咐吧。”
刘伯承开心地笑了,毕竟肖永银是他的得力干将。但笑容很快就没了,他一本正经地对肖永银说:“永银啊,刚收到中央的电报,敌人已经守在汝河对岸了。咱们现在是前有狼后有虎,但不管怎样,为了完成中央的任务,咱们得豁出去,强行渡过汝河。”
稍微停了停,接着说道:“邓政委和我,打算跟着你们十八旅一起,硬闯汝河。”
肖永银急忙开口:“头儿,强渡这事儿我们打包票能搞定。但您和邓政委就别跟我们一起冒险了,实在太不安全。部队还得靠两位领导坐镇指挥呢。”
刘伯承果断地表态:“别争了,难道战士们的命就不重要吗?你们就万无一失吗?就这么决定了,咱们跟十八旅一块儿上。”
肖永银有点犯难,不过他还是开口说:“为了保证首长安全,两位首长在行动时得听我的安排。”
刘伯承开怀大笑,说:“行,行,就听你的。你这小子,本事见长啊,连首长都敢指挥了。”
最后,肖永银带着十八旅紧紧守护着刘邓首长,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他们不顾一切地冲过枪炮交织的汝河。这次行动不仅顺利完成了中央交代的战略使命,还确保了刘邓两位首长安然无恙。
后来的战役里,肖永银跟着刘伯承,立下了好多战功。刘伯承对他这个得力助手越来越重视,他们之间的感情,说是师徒、朋友、兄弟,甚至像父子都不为过,越来越深厚了。
【“军神陨落”】
新中国一建立,刘伯承就跟中央提议,后来被安排到南京去筹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那时候,肖永银呢,他在十二军当上了副军长。
抗美援朝一打响,十二军就定了要去朝鲜。可奇怪的是,副军长肖永银愣是没收到要去的消息。这下肖永银急眼了,直接去找他的老领导刘伯承,跟他倒起了苦水。
这位常胜将军在老首长的面前竟然“卖起萌来”,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诉说着自己没法去朝鲜打仗的“苦衷”。平时一脸严峻的刘伯承,也被这位以勇猛著称的爱将给逗乐了,不由得“妥协”,答应了肖永银请求出战朝鲜的请求。但他也严肃地叮嘱肖永银:“上了战场就得赢,还得给我完好无损地回来。”
肖永银没辜负老首长的期望,他带着十二军去了朝鲜,打了好几场胜仗。后来,朝鲜还给他颁发了一级自由独立勋章呢。
1955年授衔大典上,刘伯承荣膺元帅头衔,他特别器重的肖永银也拿到了少将的荣誉。之后,肖永银就进了刘伯承当院长的军事学院,也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去进一步学习提升。
毕业后,肖永银被中央调到了南京军区,当上了装甲兵的头儿,还兼任了南京军区的副司令。那时候,南京军区的司令是许世友。两个人工作之余,经常聊起以前的打仗经历。聊着聊着,许世友惊讶地发现,自己这位副手竟然是“老相识”了。而肖永银呢,也才知道原来许世友将军以前还救过自己的命,是自己的“大恩人”。
打那以后,许和肖两个人就搭伙干了十几年。
肖永银因为工作繁忙,不常能碰到刘帅,但他心里一直惦记着。每次去北京办事,他都会抽空去刘帅家看看。就算在那些特殊的日子里,他对刘帅的尊敬和关心也没变,总是想方设法地帮刘帅,好让他少受点影响。
八十年代初,刘伯承元帅身体状况日渐不佳,只好跟中央说,想卸下担子,回家好好养病。但这位一辈子都在为革命打拼的老将,即便退休了,心里还是装着国家和党的事业。老朋友来探望他时,话题总离不开国家怎么发展,部队未来咋样。特别是肖永银来访,他们还是像往常一样,聊着工作上的事儿。刘帅不顾自己身体,依然给肖永银出主意、想办法。
后来啊,刘伯承元帅的身子骨是一天不如一天,眼睛也快看不见了。医生就劝他,为了身体着想,尽量少见客人,最好是安心在家休养。于是,刘帅就开始慢慢地不再见外人了。不过,有个人例外,那就是肖永银,刘帅对他总是敞开大门。这足以说明,肖永银在刘帅心里,就跟家里人没啥两样。
1986年10月7号,刘伯承元帅因为长期患病,在北京医治无效离世了。早在七十年代,刘帅就跟中央说过,他走后想让老朋友邓小平来主持他的葬礼。要是这个愿望实现不了,他宁可不去八宝山安葬。
为了表达对这位一辈子都在为国家做贡献的老帅的敬意,也为了让老帅能安心离去,中央决定按照刘帅的最后心愿,让邓小平来为他主持葬礼。
邓小平听到刘帅去世的消息,眼眶立马就湿润了。他赶紧带着家人赶往医院,想最后再见刘伯承元帅一面。在医院里,他强忍着悲痛,忙着给这位老搭档、老朋友操办葬礼的事情。
当工作人员把治丧委员会的名单递给邓小平后,他就开始一个一个地认真看名单上的人名。可来来回回看了两遍,都没瞧见肖永银的名字。邓小平这下可火了,他立马把工作人员叫过来,问道:“名单上咋没刘帅的爱将肖永银呢?你这样让刘帅怎么安心走啊?”
工作人员赶紧给肖永银打了个电话,告诉他刘帅已经不在了,需要他马上动身去北京,参加刘帅的告别仪式。
听说老首长刘帅,那位既是老师又是朋友的刘帅已经离世,肖永银心里特别难过,他赶紧坐飞机去北京,想去送刘帅最后一程。
肖永银急匆匆赶到医院,一到那儿就扑通跪在刘帅遗体前,放声大哭。他边哭边念叨:“刘帅,我迟到了,没赶上见您最后一面啊。”
邓小平轻轻拍了拍刘帅这位得力部下的肩头,笑道:“永银啊,你能亲自来送别刘帅,他老人家这下可以安心了。”
1986年10月16号那天,人民大会堂给刘伯承元帅办了个大大的告别仪式。邓小平老爷子,作为他的老朋友,亲自站出来主持了这个场合。刘伯承元帅生前的那些得力干将和老友们也都赶来了,送他最后一程。邓小平站在那里,心里头五味杂陈,轻轻说了句:“老兄啊,你看,你的老部下、老朋友都来了,你就安心地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