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塞武装又把美军刺激到了!海滩上捡到了“宝”,定睛一看是GBU-53/B
这次“玩”大了!
美军本以为用两个航母战斗群在远离海岸线的外围对胡塞武装进行围殴就可以万无一失了,可是没想到又出事了,而且这件事可能造成的影响还不小。
这次友军倒是没有把“密集阵”对准“超级大黄蜂”,可是自己的舰载机使用的弹药却出幺蛾子了。
最近在社交媒体上有几张图片的疯传让美军后背感到了一阵阵的“凉意”!
这些图片中展示的这款弹药为美军舰载机正在使用的GBU-53/B“风暴破坏者”滑翔炸弹,也叫做小直径炸弹。
按照图片发布者的配文显示,这枚炸弹是在也门东南部的沙卜瓦省阿斯兰地区的一处沙滩上被发现的,可能是由于沙子的缓冲作用或者是炸弹本身的故障,所以这枚炸弹并未爆炸,只是外观有些许的破损。
在此条消息被发出来之后,有眼尖的网友一眼就认出了炸弹的型号,然后图片就开始被疯传开来。
看到这里也许就会有人问了,不就是一枚没有爆炸的航空炸弹吗?这玩意在乌克兰战场上多的是,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你别说,老美这次打击胡赛武装所使用的这款炸弹还真的有点不太一样,相比于俄乌战场上那些通用航弹相比,GBU-53/B可能就是该领域天花板级别的存在了。
GBU-53/B是美国空军在最近几年重点开发的尖端武器之一,属于第二代小直径精确制导炸弹,它是在GBU-39/B小直径智能炸弹的基础上结合战场实际使用情况而开发的。
该炸弹解决了GBU-39/B弹头在实战中易受电磁干扰、无法精确锁定小型移动目标等诸多技术难题,同时还引入了红外、激光和毫米波的“三模式”导引头技术,这是该型炸弹最引以为傲的一个卖点。
利用多种导引模式并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实时切换可以保证炸弹以最小的干扰精确命中目标,并提高了可靠性。
另外,你别看它叫滑翔炸弹,也没有动力系统,可是它配备了双向数据链,能够与发射平台进行双路信息交换;简单理解就是在飞行过程中驾驶员可以对炸弹的飞行姿态、轨迹以及打击的目标进行调整、选择。
GBU-53/B的第三个优势是“小而大”!
所谓的“小”就是指其体积相对较小,该炸弹的开发其实有一部分原因就是为隐身战斗机的内置弹仓而考虑的,它的长度为1.8米,总重只有94.7公斤;
当然了,小的劣势也是很明显的,那就是战斗部的体积不大,只有48公斤,在破坏力方面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好在人家打得够准,这个劣势相对而言也就没有太大的影响了。
而大是指其射程和单机携带的数量,根据美国空军公布的数据显示,“风暴破坏者”在高空释放后的最大射程可达到110公里左右,这个距离已经超越了一般中远程防空导弹的射程了。
在威力方面,“风暴破坏者”战斗部虽然装药不多,可是由于采用了聚能装药技术,正常打击的话对于一米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坦克上装甲都有不错的打击效果。当然了,坚固工事等目标的打击本来也不是人家的第一作战目标,这款炸弹研发之初就是为了打移动目标而设计的。
而体积小巧所带来的另外一个优势就是一架战机上可以携带多枚导弹,比如有“炸弹卡车”之称的F-15E战斗机最多可携带28枚,F-35的每个内部弹仓内都可挂4枚,在狂暴模式下,F-35最多能够携带24枚该型炸弹。
至于这款炸弹对于美军的意义吗?
雷神公司曾说过:“风暴破坏者”是目前唯一一款能够让飞行员在恶劣天气或者能见度很差的情况下击中移动目标的武器。
总得来说,这款炸弹是美国空军手中非常高端的一款武器,也是F-35的制式武器之一;
这一次在也门属于该型炸弹首次参与实战,可是没想到刚刚在战场上蹦跶没几天就把它给搞丢了,而且还是完完整整的丢的,你说老美能不揪心吗?
按照之前美军传出的数据显示,“风暴破坏者”本身是带有自毁装置的,但看来这个功能还是不够完善啊!
美媒认为,胡塞武装一旦拿到这枚完好的炸弹,势必会将其送给伊朗或者俄罗斯,亦或是流入中国,届时美军引以为傲的先进武器将不再有秘密可言,并且还会被对手进行仿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