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刚驰援缅甸,不到24小时,又有大地震爆发,美国公布海啸预警

国际 04-01 阅读:14106 评论:14

阅读此文之前,请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紧跟着缅甸大地震的是另一场大地震

近期,缅甸大地震再次让我们看到大自然的“残酷”,这起最高震级达7.9级的地震给缅甸这个落后国家带来了太多的问题。

基础设施被毁,医疗资源短缺,物资难以送达,遇难者难得到全面的治疗,而在这种情况下,登革热、疟疾和霍乱三种流行病还出现在缅甸土地,给遇难者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我国作为缅甸邻国,在地震28号刚刚发生后就立刻组织了救援队奔赴缅甸,于29号早上8点35分就抵达仰光机场,成为了首个抵达缅甸的他国救援队,光是携带的医疗用品就多达5吨。

可让人感到意外的是,我国救援队刚到缅甸不到24小时,另一个地区竟又出现了7.3级大地震,一度引发了美方的海啸预警,这是怎么一回事,那里的地震又是否造成伤亡?短时间两起难道真意味着地球进入了“震动模式”?

不到24小时又有大地震?

截止到30号中午,缅甸全国因3.28大地震而死亡的人数已经升至1700人,而导致其情况如此严重的原因要和缅甸落后的情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地震导致基础设施被毁,机场公路等地都出现了损坏情况,哪怕是其地标性建筑阿瓦桥也受地震影响被拧成了“麻花”,这给物资运输带来了很大的苦难,而缅甸因自身条件一般,医院物资难以承担大量的遇难者。

在这种情况下,缅甸领导人呼吁各国、各组织为缅甸灾区伸出援手,而我国直接展示了什么叫做“中国速度”,3月28号中午地震,29号早8点35分(北京时间),我国37人加5吨物资的首批救援航班便抵达缅甸。

对于地震一直有着黄金救援72小时的说法,早到一秒就有可能多挽救会一个生命,对于我国的及时帮助,缅甸司长敏登向我国表示了由衷的感谢,首个抵达的救援队体现了中缅间深厚的友谊。

救援队陆续抵达,剩下的就是全力抢救,然而缅甸的救灾还未结束,另一个大地震紧跟着到来,仅仅同我国首批救援队抵缅不到24小时的事间,在30号20点18分(北京时间),我国地震台网便测定汤加群岛发生7.3级地震!

同时美国那边原也将震级定为了7.3,后经过修订将震级变为7.0,并且美海啸预警中心还表示汤加海岸附近存在海啸威胁,一度让人担忧后续是否又会造成不在少数的人员伤亡,毕竟当初印度洋海啸就有造成23万人死亡!

不过显然事情没有大伙想的那般严重,汤加地震来的快去的也快,根据公布的消息显示,汤加地震目前并没有出现人员伤亡的情况,同时美机构后续也解除了海啸预警,可这背后所引发的问题却值得我们深思。

地球震动模式?

其实不仅仅是缅甸和汤加,同样是在30号的时候,日本北海道以南近海也有发生一起4.5级地震,只不过同上述那俩7级地震相比,4.5级不是很能引起注意,而这种情况很难不让人怀疑地球是否进入了地震活跃期。

再往前看,今年1月7号,我国西藏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2月9号洪都拉斯以北海域发生7.6级地震等等情况,让网络上出现了地球进入“震动模式”的传闻,而这说法实际上不可信的。

首先缅甸本身就是一个地震多发国,他们处在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相互作用的边界地带,而印度板块是在朝下俯冲往东推进的,在这种情况下,缅甸的构造运动会受到不小的影响。

以数据角度来说,此次缅甸地震位于实皆断裂带,近100年以来,那里平均每11年就会发生一次7级以上地震,当下互联网高度发达,我们才能更广泛注意到世界各国的地震情况。

拉升到全国范围的话,7级以上地震平均每年会发生12到14次左右,而8级以上地震平均下来会有1到2次,尽管每年大地震次数都有一定的变化,但在平均值范围上下波动的数字较小,并没有大幅偏离平均值。

若把今年1月1号至今发生的全球地震数据与24年同期时间相比,今年的地震频率实际上还要低于24年情况,之所以今年此问题关注较高本质而言还是缅甸情况严重所致,传闻的“地球震动模式”并不存在。

本质来讲,地震实际上是一种非常正常的地壳运动过程,地球每天都在发生地震,只不过大部分震级很小并不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影响,只有一次地震引发大量人员伤亡才会被我们注意。

反观汤加七级震,如果没有缅甸大地震引发大量伤亡的情况,实际上它的关注度也不会太高,毕竟当下无人员伤亡以及财产损失情况,而且汤加出现大地震的原因同缅甸相同,它原本也是地震频发地带。

当然,这并不代表我们能对地震掉以轻心,无论是否进入所谓的“震动模式”各个国家,各个地区,每位公民都应做好应对地震的准备!

防御、教育是关键

“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我们国家所按照抗震新标准施工的房屋建筑,实际上所具备的抗倒塌能力已经有了非常显著的提升,同时咱们的地震宣传非常到位,无论在哪谁上学时没进行过地震应急疏散演练?

这就是各国都应该做到的一点,应对地震防御教育是关键,设计施工抗震能力的强的建筑,能大幅降低地震带来伤亡的情况,而每位群众都掌握了应对地震的基本方法,也能有效的提高撤离人数。

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地震预测领域的重点突破也是关键,当下我国基本已经实现了防止精细、监测智能等现代智慧防震减灾,面对地震等各类自然灾害,无论怎样都不能掉以轻心,只有每个人都重视起来,才能减少悲剧的发生!

参考信源

北青网2025-03-29 14:46——搭载37人5吨物资 中国首班救援航班抵达缅甸

看看新闻Knews2025-03-31 06:55天津——汤加群岛发生7.3级地震 一度引发海啸警报

东南网2025-03-31 09:32——美国海啸预警中心解除汤加海啸警报

大象新闻2025-03-31 09:54——汤加群岛发生7.0级地震 因地理位置地震频发

南方网2025-03-30 16:12——地球进入了“震动模式”?地震预警专家:说法不成立|破谣局

大象新闻2025-03-31 06:54——全球地震活动进入活跃期?专家解读缅甸3.28大地震

北晚在线2025-03-29 21:53——缅甸地震破坏力为何这么强?地球进入“震动模式”了吗?

中央广电总台央视新闻客户端2025-03-31 06:39:10——缅甸震后救援工作面临困难 政府正全力协调

网友评论

精彩评论
  • 2025-04-01 20:31:49

    文采斐然必须支持友友[点赞][点赞][点赞]

  • 2025-04-01 10:55:41

    地球不是被激活了,是被激怒了!

  • 2025-04-01 19:45:50

    是不是外星人在攻击地球[呲牙笑]

  • 2025-04-01 19:47:55

    五年前是病毒。这次又是地震

  • 2025-04-01 15:44:07

    地球是个生命体。人为的频繁发射火箭,刺穿了大气层,南极北极颠倒,大的自然灾害频繁出现。

  • 2025-04-01 11:15:52

    地震和病毒每年会都有的,谁也改变不了。大自然的规律。

  • 2025-04-01 19:18:52

    天灾防不胜防,凭命由天吧,阿弥陀福

  • 2025-04-01 19:06:27

    点赞了[点踩][点踩]人类每年试验多些核弹看看地球还能承受多少年吧[doge][doge]

  • 2025-04-01 19:58:46

    我国救援队的迅速行动,无疑为缅甸带来了生的希望。愿缅甸灾区人民平安无事,生活马上会好起来的[祈祷]